郭林林
摘 要:生物學科是在初中教育中才開設的,也是初中教學中的一門基礎課程,有利于學生形成嚴謹的科學態度,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這對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素質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但是目前初中生物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問題式教學是提高初中生物教學實際效果的一種有效教學模式,主要分析了問題式教學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關鍵詞:初中;生物教學;問題式教學;實際應用
一、注意提問的技巧,巧妙引入課程內容
新課改下,我國初中生物教材的課程內容也有一定的變化,刪除了部分老舊知識,目前初中生物教材中的課程內容和現代社會發展以及學生的學習能力更加吻合。生物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充分利用新教材中的創新內容,使學生能夠關注這些創新內容,這樣不僅有利于開闊學生的視野,也有利于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體會生物學科的進步和發展,調動學生的學習好奇心和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好地感受到生物學科的魅力。例如,學習“生物與環境的關系”的相關內容時,新教材中對于兩者之間的關系更加注重,適當減少了生物、環境獨立體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新生物課程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以及科學思維方式。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就可以通過問題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了解并且學習教材的新課程內容。比如,在課程上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同學們認為什么是生物呢?”“什么是環境呢?”“生物和環境是否存在聯系呢?”通過提問這些問題可以引導學生思考生物和環境的概念,使學生自主探討兩者之間的聯系,這種經過獨立思考獲取的知識相信比單純地在課本上獲取記憶得更深刻。
二、鼓勵學生自主提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不同的人因為學習方法以及學習能力的差異,思維方式也存在很大差異,面對相同的問題時,因為學生的思維結構差異,答案也會千差萬別。因此,教師在生物教學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思維方式自己主動問題,引導學生主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樣可以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也有利于啟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暢所欲言。在不同的看法下,學生的思維會出現碰撞,這對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生物思維發展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比如,在講解“動物運動方式的多樣性”的相關內容時,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閱讀課本的內容,然后再慢慢引導學生挖掘其中的問題,覺得自己很難理解或者理解得非常充分的內容,可以拿出來和全班學生分享。有的學生提出,“動物一般有哪些運動方式?”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會找到一些線索,然后教師再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想想是否還有課本上沒有提及的運動方式,在這個環節學生可以相互討論。這種引導學生提問的方式,可以更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有利于提高初中生物教學的有效性。
三、精心設計問題情境,開發學生的思維
生物教學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對于培養學生的思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設計一些極具探究意義的問題,讓學生自主探究,進而啟發學生的思維。在設計探究式問題的過程中,應該緊緊圍繞教學內容,并且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設計層次性的問題。設計的探究性問題的難度一定要符合初中生的生物學習能力,如果問題難度太大的話,可能會使學生失去學習生物的信心,但是如果問題難度太小的話,學生可能不屑,無法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因此,應該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合理設計問題,使學生更加樂于參與課堂教學活動中。比如,教師在講解“人類的起源與進化”這一部分內容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將人類進化的相關圖片展示給學生觀看,然后再詢問學生看了之后有沒有想到什么。針對這個問題,學生可以相互討論,等到學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后,教師再講解和人類進化的一些故事,并且提出一些具有探究意義的問題。例如:“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人類的特點有什么不同?”“從起源一直到現在,人類的發展過程是什么?”這些問題屬于開發性的問題,探究性很強,而且這些問題和學生自身的起源與發展緊密聯系,因此很多學生都有很大的探究興趣。教師正確地引導學生探究這些問題的話,有利于活躍課堂教學氛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問題是課堂教學的核心,好的問題不僅能夠突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還能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總而言之,問題式教學模式是一種創新、有效的教學方式,將其應用于初中生物教學中,可以通過設計各種問題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在獨立思考的過程中獲取知識,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對于提高初中生物教學有效性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吳昌毅.巧用問題式教學模式,促進初中生物教學[J].生物:教學經緯,2014.
·編輯 魯翠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