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書林等
摘 要 對新時期中小學圖書館的功能定位進行了解析。中小學圖書館的基本功能是收集、整理、保存文獻資料和其他信息資源;中小學圖書館新的功能定位是學校信息資源高地,是師生智慧中心、成長中心、活動中心。
關鍵詞 中小學;圖書館;基礎教育
中圖分類號:G258.6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5)19-0007-02
中小學圖書館是我國圖書館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小學辦學基礎設施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準確把握中小學圖書館功能定位是搞好中小學圖書館建設與應用的重要前提。
1 中小學圖書館準確功能定位的重要性
近年來,國家先后實施一系列基礎教育重大建設工程,全面提高中小學圖書館保障水平。
1)面對全面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新形勢,深入推進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的新要求,落實立德樹人、深化課程改革的新任務,就必須對中小學圖書館的功能重新定位。教育領域綜合改革,不僅僅是對教材和教法方面的改革,也包括了教育現代化、信息化、網絡化方面的改革,這應該是由中小學圖書館完成的義務教育的良性發展的這個新課題。
2)中小學圖書館準確功能定位是依法治校重要體現。搞好義務教育、搞好中小學圖書館建設要依據《教育法》《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教育部頒發的《中小學圖書館(室)規程》(以下簡稱《規程》),教育部、文化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聯合發布的《關于加強新時期中小學圖書館建設與應用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搞好義務教育和中小學圖書館建設。這一系列法律法規是依法治校、依法搞好中小學圖書館功能定位和建設的法律依據,使加強中小學圖書館建設有法可依。
3)中小學圖書館準確功能定位,有助于搞好圖書館中小學建設,發揮中小學圖書館立德樹人功能,有助于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義務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使受教育者掌握更多的科學文化知識,而應當使受教育者成為品德高尚、遵紀守法的合格公民。立德樹人是第一位的,科學文化知識是第二位的。搞好中小學圖書館功能定位,搞好中小學圖書館的建設和服務,能夠促進受教育者更好地接受德育教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北京精神。
2 加強中小學圖書館基本功能建設
中小學圖書館的基本功能是收集、整理、保存文獻資料和其他信息資源;它的宗旨是為教師教學、學生學習、提高教育質量和培養人才服務。在新形勢下,中小學圖書館要深入貫徹落實《規程》和《意見》,根據圖書館和辦學條件的實際情況,注重文獻信息資源的建設,提高紙質館藏資源質量,改善紙質館藏資源結構的同時,引進電子書刊、數據庫等數字資源,構建多元文化的館藏資源體系。
中小學圖書館要購置富有教育性、符合中小學生年齡特點、品種豐富的優質出版物,要結合實際合理確定中小學圖書館藏書副本量標準及館藏定向補充和剔舊原則。妥善存續具有收藏保存價值的圖書,基礎藏書配備目錄內的藏書,一般不進行剔舊。中小學圖書館要重視對校本資源、特色資源的收集、整理、加工、保存和應用。
3 中小學圖書館應該成為學校信息資源高地
中小學圖書館是中小學校的文獻信息資源高地,是為學校教育教學和教科研服務的機構。這是《意見》對中小學圖書館的最新功能定位之一。高地就是至高點,就是輻射中心。
1)中小學圖書館作為學校信息資源高地,是廣大師生獲取信息資源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徑。現代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使社會信息資源極大豐富,途徑是多元化的,但是和教育教學關系最緊密、內容最全面、質量最優質的是由教育主干網、教育城域網、校園網所構成的教育信息網絡所提供的信息。中小學圖書館是學校信息資源高地,這是中小學圖書館所具備的獨特功能。《意見》,要求將中小學圖書館信息化建設納入區域和中小學信息化建設整體規劃,創造條件積極推進中小學數字圖書館及配套閱覽條件建設。逐步建立起縣級、地市級、省級中小學數字圖書館網絡體系,為中小學圖書館、公共圖書館館際數字資源共享搭建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
2)中小學圖書館作為學校信息資源高地,是均衡合理配置教育資源的基本內容。我國各地區中小學的教育資源分布不均衡。搞好中小學圖書館建設,是均衡合理配置教育資源的基本內容。中小學圖書館引進國內外優質數字化資源,建立數字圖書館,建立開發靈活的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促進優質教育資源的普及與共享,使教育比較薄弱地區的中小學,能在更廣闊的領域通過信息資源高地享受優質教育資源,以達到均衡合理配置教育資源的目的。
3)中小學圖書館作為學校信息資源高地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重要體現。中小學義務教育的現代化,還應包括中小學圖書館的功能現代化。《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以下簡稱《教育規劃綱要》) 提出,要建立數字圖書館、加強網絡教學資源體系建設,推進數字化校園建設,構建先進高效、實用的數字化教育基礎設施,加快終端設施建設。《意見》指出,中小學圖書館是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重要體現,到2020年,絕大部分中小學要按照國家規定標準建有圖書館。基本建成與深化課程改革、實施素質教育相適應的現代化中小學圖書館建設、管理和服務體系,使中小學圖書館與教育教學全面深度融合。中小學圖書館要推進基礎條件建設,逐步將中小學圖書館建設成為設施齊全、功能齊全、運行順暢、服務便捷、利用高效的現代化圖書館。
4 中小學圖書館應該成為學校的三個中心
中小學圖書館應該成為師生智慧中心、成長中心、活動中心,這是《意見》對中小學圖書館的最新功能定位之二。
中小學圖書館應該是師生的智慧中心 中小學是立德樹人的教育基地,是開發師生智慧的學習場所。智慧是人們對事物的認識、辨析、判斷、處理和發明創造的能力。學校要向學生傳授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的知識、規律、經驗和教訓。中小學圖書館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信息資源優勢,服務于教育教學和教育科研。在圍繞深化課程改革的同時,推進圖書館與教育教學結合,深度融合,使中小學圖書館成為師生的智慧中心。提升學科教師對圖書館的認識,倡導學科教師自覺利用圖書館的各種資源,改善教育教學,利用圖書館資源,開展教育科研活動。倡導中小學生自覺利用圖書館的各種資源,培養搜集、整理、分析和選擇信息資源的能力,提高中小學生的信息素養,使中小學圖書館成為師生的第二課堂,成為學生學習課程以外知識的重要場所和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基地。
中小學圖書館應該是師生的成長中心 中小學是學生學習的基地,中小學是教師工作的場所,中小學還是師生共同成長的家園。成是成熟,長是生長,成熟則不顯幼稚,生長則是健康發展。師生共同成長,不僅是知識的增加豐富,也是人生閱歷的增加豐富,還是身體的健康健壯、人的全面發展。搞好中小學圖書館建設,可以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和學生全面發展。中小學圖書館作為重要的辦學條件,對于保障教學、服務教學、改善教學、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具有重要作用。
廣大中小學教師是中小學教育教學的主力軍和中堅力量,同樣需要堅持終身學習、不斷更新知識、改進教學方法、提升專業素養。教師的專業成長,一方面通過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的學習獲得,另一方面可以利用中小學圖書館這個信息資源高地進行更為深入廣闊的學習和探索,提高利用信息資源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專業水平,培養自身的素質,提高人生品位,拓展視野,開闊眼界,促進校本教材建設和特色辦學。
中小學圖書館作為重要的辦學條件,對提高中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中小學圖書館要精心選購并向廣大師生推薦大量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各種讀物和信息資源,鼓勵有條件的學校圖書館,倡導學生自主管理、誠信取閱、彼此友善,形成文明、和諧、自由、平等的圖書館中的良好氛圍,使學生在這種氛圍中茁壯成長。《教育規劃綱要》指出:“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適應國家和社會發展需要,遵循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教育教學方法,探索多種培養方式,形成各類人才輩出、拔尖創新人才不斷涌現的局面。”“樹立多樣化人才觀念,尊重個人選擇,鼓勵個性發展,不拘一格培養人才。樹立終身學習觀念,為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中小學圖書館應該成為校園活動中心 中小學圖書館作為校園活動中心,對于帶動全民閱讀,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和書香社會建設具有深遠意義。
廣大師生可以在中小學圖書館自主學習、培養個人愛好,不斷完善自我。在京劇進課堂、書法進課堂、校本課程進課堂的同時,圖書館還應積極組織開展書香校園和校園文化建設,提倡中小學生每天堅持課外閱讀習慣,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閱讀興趣。這種大量的課外閱讀,是搞好素質教育的重要輔助手段。在每年4月23日“世界讀書日”和9月9日“國家圖書館日”積極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中小學生讀書專題活動,提倡學生和家長共同閱讀,同讀一本書。中小學圖書館要提高館藏資源利用率,切實使中小學圖書館成為師生的學習中心、閱讀中心,推動學習型社會和書香社會建設。
中小學圖書館應該成為學校的文化休閑中心,以豐富師生的精神文化生活。休閑可以是每個社會成員為全面發展自己的體力和智力,使每個人在文學、藝術、科學、技術等方面自由而全面發展的各種活動,是社會進步的表現,是人才成長不可缺少的活動。中小學圖書館可根據不同年齡學生的特點,組織各種文藝表演、故事會,舉辦專題展覽,如書法繪畫展、攝影作品展、各種成果展、邀請家長參觀師生的各種作品展等,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從而達到豐富師生精神文化生活的目的。樹立中小學圖書館的新形象,發揮中小學圖書館的新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