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朝華
摘 要:在教學中,教、導、學三者若是可以有機地整合在導學式的教學之中,就可以為小學數學的教學提供理論與實踐的共同基礎。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導學式
一、教是基礎,導為核心,學以致用
1.教學相導的意義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教”“導”“學”是息息相關的三個單體,卻又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在導學式教學中,教師應該讓導學成為教學的前提,讓導學助力學生的自主學習,這樣三者的有效結合才可以促使學生真正地掌握好應該學習的知識,應用好這些知識,這才是教學的目的所在。
2.導學式教學的應用體現
有針對性的教學是所有教學方法能實施好的前提條件,導學式教學也是如此,并且在某種程度上還倡導了教學的重要性,但導學式的教學和單純的教學有所不同,這種不同體現在兩個方面:(1)針對教材的各個知識點串聯教學;(2)針對學生每個人的年齡和性格特點的接受程度教學。導學式教學最大的特點便是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讓他們自己提出問題,然后解決問題。
二、導學式教學的應用方法
1.教師備課的重要性
備課是教學的開始,在大家的意識中,教師都是站在一塊黑板前,拿著粉筆和一本教案在講臺上講述著課本里的知識,可是在現今的社會上,信息化時代的趨近,輔助教學的工具越來越多樣化和新穎化,這些也逐漸取代了原始的教案和粉筆,但是備教材卻是無法取代的,在導學式教學中更是重要,這也考驗了教師的能力與耐力,精練的備課能夠提高教師的授課效率,提高學生的知識接受程度。
2.導學式教學的氛圍利用
導學式教學并不是簡簡單單的教學過程,教師授予知識,學生接受知識。而是在一種特定的附帶感情色彩的氛圍中自然引導學生進入學習活動的一種過程,而這種感情氛圍就得教師好好地掌握著,拿捏好情境的度,這些都是可以根據不同的課程、教材、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師的教學習慣得以改變的,但是導學式教學的情境導入一般有故事導入、談話導入、活動導入等不同的形式導入,而這些在小學數學教學的課堂上不宜超過5分鐘。
三、導學式教學法在小學數學中代數學習領域的應用
1.導學式系統教學較之前的比較
“數與代數”是小學數學學習中的一大難題,其中運算能力以及數學中的一些模型思想都是最需要掌握的知識符號的應用,可以使一些運算和推理更加簡單,導學式教學法雖不是很成熟,但一步步結合之前的一些經驗,結合代數的教學特點開始教學,可以得到更好的效果,并且遵循“數與代數”的知識要求,根據不同課程的標準,結合導學式教學的特點和原則,形成特有的教學模式,使得“數與代數”的解題過程更加簡約化和精確化。
2.學習數學流程及改變
在數的認識、數的運算特點、常見量的特點、式與方程的特點、正比例與反比例的特點、探索規律以及應用問題的特點,這些數學的一般教學流程都是教師創立的情境,使學生一起探究解決的方法,發展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
我國傳統教學中的師生關系是不平等的,教師在課堂中具有一定的獨裁性,特別是在設立一些課堂秩序以及要求的層次上,很少會問及學生自己的感受以及他們的想法的,幾乎是按照自己的上課習慣模式對學生展開日復一日的復制性教學,這些對于小學生來說更是嚴重,因為在小學生的認知里,對教師的絕對服從便是自己作為一個好學生的基本要求,很多觀念和習慣都會去效仿教師,久而久之,便成為一種自己的習慣,而導學式教學卻打破了這層理念,使教師在教授的同時,也在接收學生的信息,也使學生的思維活躍了起來,教師的指導也不再是死氣沉沉,課堂的氣氛更是積極向上,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參考文獻:
[1]張亞杰.小學數學導學式教學法初探[J].教學與管理,2009(33).
[2]鄭靜.淺談自主學習中的“導”[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9(11).
[3]郝兆蘭.建構主義支架式教學在高職數學中的應用[J].職業,20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