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娥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體制和模式改革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任務型教學的好處。將任務型教學應用到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更是史無前例。就任務型教學方法在小學音樂中的實踐與應用進行探討,旨在為目前的小學音樂教育提供參考。
關鍵詞:任務型教學;小學音樂;運用實踐
一、什么是任務型教學方法
在新課程標準改革的背景下,各種教育方法都在進行著改革的嘗試,而任務型教學,更是在小學教育中普遍應用。任務型教學可以是教師提出教學目標,讓學生帶著清晰的任務進行學習,這種教學方式避免了傳統教學的枯燥、乏味,更在教學過程中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是小學生綜合能力發展的重要途徑。
二、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應該轉為任務型教學
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發展,人們素質的普遍提高,家長們對下一代的教育不再只重視知識型教育,而是更對孩子審美、道德的熏陶和培養。然而小學音樂就是這樣一門以培養小學生審美情趣的重要課程,而任務型教學引導小學生投入到音樂活動中,并且以各種有趣的活動激發小學生對學習音樂的興趣,從而達到提升審美情趣的目的。
然而,小學音樂教育因為其教育對象是小學生,所以,教學方法有一定的特殊性,而不能用學校慣用的“填鴨式”教學方法。小學音樂教育是以小學生為主體,要讓小學生主動融入課堂,主動參與課堂活動,通過自身體驗體會到音樂學習的樂趣,而任務型教育正是基于這一目的研究出來的教育方法。首先,教師可以根據備課情況,聯系以往的教學經驗為小學生設定合理的學習目標,以及一步一步的教學計劃,這樣做有利于教學目標的完成,也有利于理清教學思路。
小學生年齡小,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對事物的理解能力也不夠強。這時音樂教師布置一些簡單的任務,不僅可以通過這些問題給小學生施加一些壓力,使他們可以將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還可以讓他們通過完成老師的任務獲得成就感,獲得自信心,從而產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這種課堂結構非常適合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學習特征。
音樂教師可以一上課就明確提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教學任務。讓小學生在進行學習的同時可以同步思考,更可以帶著明確的目標去學習,從而能使小學生在學習音樂課程中不僅學到了音樂知識,還鍛煉了自己的思維能力、綜合思考能力、語言交流能力等綜合能力。
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針對學習內容對小學生進行課堂提問。對小學所要學習的每一門課程而言,課堂提問都是必不可少的教學方法。小學生普遍年齡較小,自控能力不好,注意力特別容易分散,這種課堂提問可以很好地為小學生施加適當的壓力,讓他們的注意力回到課堂上,可以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記憶。而且,由于小學生的好勝心和虛榮心,這種課堂提問常常會變成搶答,這種結果就要求小學生可以快速準確地說出學到的知識,這不僅是對所學知識的強化記憶、快速理解,更重要的是直接鍛煉了小學生的反應能力、語言組織能力、臨場發揮能力,這些能力在學生成長學習中都是必不可少的。
任務型教學實現的方式可以多樣化。例如,可以讓班上的小學生開展歌唱比賽,作為一節課的課堂任務。這種類似臨場發揮的表演,可以檢驗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掌握情況,同時即興表演的模式更可以讓學生在所學歌曲的基礎上融入自己的創新和發展。這種任務模式在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同時鍛煉了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臨場發揮能力,同時也是對小學生的膽量和心理素質的一種培養。
如今,人們越來越重視小學教育,也越來越重視對小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在這一背景下,任務型教學方法必將推廣開來。任務型教學方法在小學音樂課堂的推廣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切合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切合小學音樂的教學實際,通過開展積極有益的教學活動調動了小學生的注意力,是小學生可以更加主動地投身到小學音樂課程的學習。并且通過開展這些活動在小學生能夠更輕松、更高效地學到音樂知識的基礎上,鍛煉了小學生的反應能力、語言運用能力,更活躍了課堂氣氛,真是一舉多得。然而,任務型教學方法在小學音樂課堂的實踐還需要更多的實踐和研究,本文僅為任務型教學在小學音樂課程中的實踐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王婷.中小學音樂教育現狀評析[J].中國教育學刊,2012(S1).
[2]馮宇.小學音樂審美教育若干問題淺析[D].遼寧師范大學,2012.
[3]王漢明.對任務型教學的認識與反思[J].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