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翠青
摘 要:學齡前階段是人生最重要的啟蒙時期,是為后繼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的階段,在人的一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我國現在已經走向多種經營模式的多元化市場經濟發展進程,對各地學前教育行業的原有模式有很大的沖擊,因此,目前的學前教育要面臨很多挑戰,所以,教師需要對學前教育開始新的定位。我國的學前教育體制要開展新的定位,就要明確其發展公益性質,加大政府對學前的整體投入力度,要協調地方政府和家庭以及學校之間的相互關系,要保障從事學前教育的人員能公平享受到基本福利待遇,有效地保證學前教育的質量。
關鍵詞:社會體制;學前教育;重新定位
在經歷社會體制轉型的階段,在國家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推進的過程下,國家已經不需要用財政來補充企業發展,把企業推向了市場。但因為經濟利益的驅動,在市場化多元化的趨勢推動下,很多的地方政府對于學前教育的重視程度顯得不夠,對于一些黃金地段的幼兒園進行放手,由辦學質量良莠不齊的民營機構隨意占領,這種現象嚴重制約著學前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在開辦學前教育時,要分析我國學前教育發展滯后的重要原因,了解社會的發展方向,通過明確教改的方式,建立健全學前教育的高效體制。
一、學前教育要面臨的新問題
我國目前的社會體制是信息和市場化經營管理模式,市場在整體的資源發展進程中發揮著基礎性的作用。幼兒園轉制以后發展定位很迷茫,想要符合市場的定位,但是對于市場的定位又把握得不準確。根據資料顯示,現在有百分之六十左右的改制幼兒園,成為自負盈虧的企業,有些幼兒管理機構開始出現個人承包的情況,當福利的機構變成了自負盈虧的機構以后,經營理念就會變得很混亂,幼兒園在短時期內被大量地推向市場,基礎設施不完善,教師待遇比較低,完全失去了政府財政的有力支持。在有政府支持的公辦學前教育機構進行管理的時候,辦園的標準相對較高,而所收取的費用卻是大眾家庭能夠接受的,但是轉向市場以后,民營機構要生存,必然要以營利為目的,其相關的各種收費項目必然會提高,加重了群眾的負擔,教師的待遇反而降低。
二、重新進行公益性事業的定位
全國學前教育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指出,發展學前教育事關億萬兒童的健康成長,是促進人終身發展的奠基工程。《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等文件出臺,也對當今幼教的發展起著重要的指導性作用。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政府是資源配置的主體,在競爭市場模式的前提下,合理地運用市場的資源,讓政府和市場來對資源進行共同的匹配和共享。所以,轉制以后的學前教育機構,政府應該先幫助其定位發展方向。要增強政府對學前教育的重視程度,加大投入力度,政府需要靈活地運用政策,運用政府、企業和個人三方面來承擔費用的方式開展學前教育改革,最好要聯系當地的大型企業,把幼兒教育作為企業福利內容的一個部分,企業的員工進入企業工作,福利待遇不僅僅體現在個人收入上,還要有對其子女受到良好教育方面的體現。員工工作的目的,更多的是為了有個好的生活環境和好的發展前景,使得子女能夠得到更多受到優質教育資源惠顧的機會。而學前教育的發展,可以和這方面密切聯系,在加大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和師資力量的同時,聯系當地的大型企業承擔相關費用,在提升職工福利的基礎上,也能夠比較好地解決幼兒園改制中所面臨的資金問題。通過雙向互動合作的方式來管理學前教育機構,也同時能夠為企業吸引人才,拉動地方經濟的增長。
學前教育在不斷發展中還會面臨很多新的問題。在社會體制轉型的過程中,經濟利益的驅使會在短期內對學前教育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但是,時代的變化對于教育有了新的要求,所以,學前教育的重新定位勢在必行,由此也會促進企業、政府部門和教育部門三方面的密切互動,帶來更多的社會效益,有力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趙微.我國學前教育質量現狀的原因分析[J].學前教育研究,2012(02).
[2]輝進宇,褚遠輝.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基本特征分析[J].教育探索,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