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亮
摘 要: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繪畫活動中幼兒產生了興趣,才有作畫的愿望。如何將幼兒潛在的繪畫興趣挖掘,引導幼兒自由表達與創造,優化繪畫活動的實效性?結合教學實踐,從四個層次做了深刻的剖析與論證。
關鍵詞:繪畫活動;興趣;課堂實效
“藝術是人類感受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達自己對周圍世界的認識和情緒態度的獨特方式?!崩L畫是幼兒喜愛的活動,把亂涂亂畫作為一種自由的游戲活動與表達內心的方式。如何將幼兒潛在的繪畫興趣挖掘,優化繪畫教學活動的實效性?這需要我們幼教工作者的不斷研究和發現。
一、激“趣”——創設適宜的空間和方式,為優化繪畫活動“著色”
提高幼兒對美的感受力,是激發幼兒繪畫興趣的前提。幼兒對新事物的興趣往往是基于非常直接的視覺形象。因此,創設一些讓幼兒身臨其境的環境能使幼兒在活動中更加投入,特別是墻壁的裝飾都應注意構思的形象夸張,畫面內容生動,色彩鮮艷協調,具有童趣。如,班級每月主題墻面和吊飾的布置都是很好的機會,可以利用廢舊材料和幼兒作品,教師做藝術的加工。再如,活動區中的繪畫角,應作為幼兒寫寫畫畫的平臺,讓他們可以隨時到那里創作。有了這種氛圍和環境,幼兒在日常生活的活動中隨時隨地觀察美、欣賞美、感受美,這樣可以漸漸萌發幼兒對繪畫的興趣。
另外,單一的繪畫方式,幼兒會感到厭煩。因此應注意不斷改變繪畫的地點和幼兒作畫的位置,來激發幼兒繪畫的興趣。如,在音樂室、戶外作畫,這樣的環境課堂氛圍顯得很松弛,且活而不亂,同樣會收到良好的效果。此外,幼兒十分喜歡集體作畫,教師可以為幼兒創設集體或者小組作畫的機會。
二、導“趣”——選擇富有趣味的內容和材料,為優化繪畫活動“添色”
好奇是興趣的先導。因此,在選材上要下功夫,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征、興趣愛好、繪畫特點來選擇內容,選擇幼兒生活中熟悉的、感興趣的,具有較強吸引力的題材。如幼兒喜歡的小動物、交通工具等,可通過講述故事的形式,引發興趣,把繪畫的內容串編成故事情節,并跟隨故事情節展開來作畫。
在繪畫活動中,應運用多種繪畫工具,學習不同的繪畫表現形式和繪畫活動——粘貼、泥工、手工制作、油畫棒繪畫、水粉畫繪畫、水粉油畫都結合多種形式,使幼兒產生畫畫玩玩的心理,有利于培養幼兒的想象力?!跋矚g自然界與生活中美的事物”“支持幼兒收集喜歡的物品并和他一起欣賞”。因此在繪畫活動中,要挖掘并收集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廢舊物品,先擺放在班級區角活動中和幼兒一起欣賞,然后利用這些材料在繪畫活動中一起去嘗試并創作,生活化的材料成為一件件、一幅幅藝術品,幼兒從中發現原來身邊的廢舊材料可用自己的巧巧手打扮并創造得非常漂亮。
三、樂“趣”——引導幼兒自由想象、大膽創作,為優化繪畫活動“亮色”
在繪畫活動中,需要幼兒的想象和創造,要激發幼兒繪畫活動中的主動創作能力。《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每個幼兒心里都有一顆美的種子。幼兒藝術領域學習的關鍵在于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如,畫“小手變變變”時,讓幼兒在畫自己小手的基礎上,大膽地想象、創作,在手的造型上添畫成小孔雀、小魚、小花等。教師也可以在教學中提出一些線索作為幼兒思考的起點,使其展開想象,大膽創作,從而更好地發揮幼兒的繪畫積極性,這樣一來幼兒創新的意識開始得到培養,在得到老師的肯定后自信心也會增強,興趣也會隨之增強。如,我園的園本課程《足球聯想畫》,通過教師的魔術和引導大大激發了幼兒的創作欲望,幼兒在彩色足球上填畫,有的變成汽車、太陽花、兔子、烏龜等等,各種各樣的奇思妙想令老師大開眼界!
四、享“趣”——給予幼兒巧妙點撥、多元評價,為優化繪畫活動“潤色”
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努力的成果得到別人的認同,幼兒也不例外。我們要了解并傾聽幼兒藝術表現的想法或感受,領會并尊重幼兒的創作意圖,應多鼓勵逐步培養幼兒對繪畫的自信心。《幼兒教育指導綱要》提出幼兒藝術教育必須“克服過分強調技能技巧和標準化要求的偏向”。幼兒有著豐富的想象力、創造力,教師要充分認識和利用,要理解童心,從兒童的角度去欣賞,不追求完美,應注意發現畫面上每一根線條、圖形、色彩能傳達的幼兒的思想和情感,給予幼兒巧妙的點撥,贊賞幼兒點點滴滴的創造,并提供機會讓幼兒進行分享、交流。
在評價幼兒作品時,教師可采用多元評價的策略,引導幼兒互相評價、自我評價等多元方式,教師在過程中要注重評價方式,不斷提高評價能力。一旦幼兒作品受到教師的承認和贊許,幼兒會表現出更大的創作熱情,從而增強自信心,對繪畫產生更濃厚的興趣,越畫越好。每個幼兒有自己獨特的個性,他的畫也就有與眾不同的特點,有的作品只有他自己看得懂、說得清,因此,教師在評價幼兒繪畫作品時要尊重幼兒、善于發現幼兒作品中的精華所在,表現出接納、贊許的態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