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然

摘 要:目前,我國房地產業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傳統的以課堂講述為主的房地產經濟學教學模式已經很難滿足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要求,改變傳統的理論教學模式勢在必行。如若在理論教學過程中結合一定程度的實踐教學可以讓學生充分了解我國特殊國情下的房地產行業的特點與規律,加強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該文在分析房地產經濟學實踐教學必要性的基礎上,構建了課堂實踐教學模式,探討了實踐教學模式下的房地產經濟學教學體系、教學形式以及考核方式。
關鍵詞:實踐教學 教學模式 房地產經濟學 應用型本科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9(a)-0142-02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應用型本科院校在全國高校中所占的比例越來越高。該類院校以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的高技術應用型人才為主要目標[1]。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更加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與應用能力培養。房地產經濟學是房地產開發與管理、土地資源管理、工程管理等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主要講授房地產經濟領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房地產市場的運行規律和房地產業的發展規律。這門課程理論與實踐聯系緊密,知識體系中蘊含許多行業特性與行業現象,傳統的以課堂講授為主的教學模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該課程的教學目標。尤其對于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學生來說,改變傳統的理論教學模式勢在必行。
1 房地產經濟學實踐教學的必要性
實踐教學是在理論教學的基礎上,通過課堂討論、辯論、演講等方式,將應用思想注入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應用能力與創新創業能力。因此,在房地產經濟學的課堂教學過程中開展實踐教學,不僅可以改變傳統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學生“讀死書”問題,還可以讓學生充分了解我國特殊國情下的房地產行業的特點與規律,加強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
1.1 實踐教學可以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
房地產經濟學作為一門部門經濟學,將經濟學理論與房地產行業相結合,研究和探討房地產市場的運行規律。較強的專業性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知識體系的理解不夠深入,很容易停留在理論表層,無法透過現象看本質。通過實踐教學,可以將理論知識與行業的社會熱點問題緊密聯系在一起,使學生從不同視角了解相關知識點的內涵,開拓思維,加深理解,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進一步提升學習興趣。
1.2 實踐教學可以鍛煉學生獨立思考意識
獨立思考是高等教育的目的之一,也是學生創新創業的必備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包括人的獨立認知能力與獨立判斷能力。傳統的理論教學多采用教師傳授知識與學生接受知識并行的方式進行,學生缺乏獨立認知能力與獨立判斷能力的鍛煉,久而久之養成了不擴展、不發散的僵化學習模式。尤其對于房地產經濟學而言,知識體系中包含許多開拓性內容,很多社會熱點問題沒有絕對的答案,這就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獨立思考,結合所學理解行業特點與現象。通過實踐教學,可以給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機會,從而加強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地位。
1.3 實踐教學可以提升學生實踐應用能力
學生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應用,房地產經濟學也是一樣,能否熟練應用所學是檢驗知識是否掌握的關鍵。而實踐教學,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理論體系的理解,還能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與應用能力,培養學生自覺將所學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及未來工作的良好意識[2]。既為學生今后的職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也為特殊國情下我國的房地產業培養需要的應用型人才。
2 房地產經濟學實踐教學模式的構建
2.1 建立教學體系
科學合理的教學體系有助于學生對學科知識的理解與吸收,所以實踐教學體系的確定非常重要。好的體系結構可以將理論與實踐完美的融合一體,使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掌握所學內容,并能學以致用,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與應用水平。房地產經濟學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可以圍繞“學以致用”的原則進行,在編制實踐教學大綱時,應選取有實踐意義與實踐條件的內容,如房地產供求、房地產價格、房地產周期等與實際市場聯系較為緊密的學科內容,層次化、系統性的構建知識體系,并與實踐方法相結合、與理論內容相對應,以實現實踐教學的培養目標。具體教學體系如圖1所示。
2.2 選取實踐形式
2.2.1 案例教學
案例教學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的需要,通過對一個具體情景的描述,引導學生對這些特殊情景進行分析與決策的一種教學方法[3]。我國房地產市場產生后,尤其是近十年來,房地產行業中的許多現象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大量的新聞報道為案例的選取提供了基礎材料。例如在講解區位理論時,可收集萬達集團選址的案例進行介紹;在介紹房地產泡沫時,可展示我國1992年海南房地產泡沫事件;在解釋房地產市場空置時,可結合新聞報道中的“鬼城”現象來介紹。通過這些生動的案例幫助學生理解房地產經濟運行的各種原理與規律,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
2.2.2 情景教學
情景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情緒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知識,獲取技能,并使學生心理機能得到發展的方法[4]。在課堂中,引入和教學內容有關的特定的情景,鼓勵學生親身體驗該環境下的教學過程,有利于最大程度的發散學生思維、強化學習效果。例如在講解房地產市場四象限模型時,可讓學生分組模擬物業存量、租金、價格、新開發建設量的變化情況,從而理解這四組變量之間的相互關系;在介紹房地產周期這一部分內容時,可讓學生以開發商、購房者、政府等的身份參與到房地產市場的運行中來,模擬不同階段的房地產市場變化情況,體會市場各時期特點與運行規律。
2.2.3 課堂討論
在我國構建社會主義房地產市場的過程中,隨著市場的不斷發展與完善,出現了很多社會關注度較高的熱點問題,對此,可要求學生課下收集資料,課上分組討論或辯論,應用所學原理和方法探討社會上熱點問題出現的原因與解決問題的方法。討論不分對錯,重在培養學生獨立思考以及靈活應用知識的能力。例如針對我國住宅價格的不斷增長,可分析其成因以及其后隱藏的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針對我國出臺的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可分析不同階段的市場背景以及制定政策的各項重點;針對我國2015年3月開始實施的不動產登記制度,可引申討論我國是否應該征收房產稅,探討房地產稅收制度的改革方向。
2.3 制定考核方式
成績評定對于實踐教學是非常重要的,它一方面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可以作為教學效果的反饋,調整實踐教學在今后的發展方向。成績評定的結果在于考核方式的選擇,實踐教學由于其多元化的組織形式,不能生搬硬套傳統的試卷考核形式。在制定考核方式時,應本著過程與結果并重的原則,根據實踐教學的具體情況選取多種考核方式,或者提交報告,或者根據課堂表現,或者小組互評。并根據實踐內容與工作量大小設定相應權重,最終匯總得到綜合的實踐成績。
3 結語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工業化進程的不斷深入,國家越來越重視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應以實踐與應用為主,傳統的房地產經濟學教學模式已經很難滿足目前人才培養的要求。若在理論教學的同時結合實踐教學模式,構建實踐教學體系,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可以加深學生對學科知識的理解,鍛煉學生獨立思考的意識,提升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為我國房地產業培養出具有綜合素質和應用能力的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 沈奇,張燕,羅揚.應用型本科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改革[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0(10):36-38.
[2] 繆悅.《房地產經濟學》課程實踐教學的研究與探討[J].現代經濟:現代物業中旬刊,2009,8(7):119-120.
[3] 楊巧.對房地產經濟學課程采取多樣化教學方式的探討[J].金融教育研究,2013(2):80-83.
[4] 牛鴻蕾.《西方經濟學》實踐教學模式的構建——基于應用能力培養視角[J].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3):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