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偉東
摘 要:中職體育教學應當結合其職業定位和專業特點,不僅要增強學生身體素質,讓學生掌握體育的基本知識和運動技能,更要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和職業能力。本文以中職汽車維修專業為例,探討在中職體育教學實踐的基礎上,如何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與職業能力。
關鍵詞:中職 體育教學 身體素質 職業能力
中等職業教育的核心培養目標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綜合職業能力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而中職體育教學必須通過開設、發展與專業特點相結合的職業實用性體育教學課程,才能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促進學生身心素質的全面發展,實現中職體育教學的目標。
一、體育教學與職業能力
中職學生職業能力是學生就業的核心競爭力,不同類型、專業的職業人才所需求的能力不同,加強對學生身體素質和操作技能的培養是培養中職學生職業能力的重要方法。堅持以“健康第一、快樂運動”為宗旨,“以學生為主體,在運動中學、運動中練、練習中樂”的方法,是中職教育的體育教學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與職業能力的一條有效途徑。
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應以增強身體素質、培養創新能力為重點,結合專業特點與職業特性,通過設計、模仿職業場景,在增強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又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其特點如下。
1.課堂教學目標要在不脫離體育教學實際的同時,重視職業能力的提升
通過體育課堂教學來增強學生的集體觀念,培養學生頑強拼搏的團隊意識、人際交往能力,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品質,從而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因為體育教學是集體教學、競爭與合作并存的團隊教學,即使是單個練習,也要師生間相互配合、協作互動才能有效完成,這是體育教學的優勢。
2.課堂教學整體規劃要遵循體育教學的本質,緊密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
中職體育教學要根據學生專業特色和職業特點確定教學目標及重點。體育教學本身是以學生鍛煉為基本手段的,是以運動為主的提高身體素質的教學,必須與學生的職業特點和教學特點結合,在增強學生身體素質的過程中提高學生職業能力。
3.課堂教學過程設計要緊靠中職體育教學大綱,結合職業背景
體育教師要更新觀念,在掌握體育理論與實踐的基礎上,強化對現代課程理念的學習。在設計課堂教學時,教師要結合專業特點,適當調整教學內容;營造具有職業特色的教學環境和練習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鍛煉,在增強身體素質的同時不斷提升職業能力。
二、體育教學設計策略(以汽修專業為例)
1.體育教學環境設計
將運動場變為一個汽車實訓中心,根據其崗位要求及特點設置教學環境,如倉庫、檢測、維修、美容等區域。在力量素質練習時,用小汽車輪胎替代常用的啞鈴、杠鈴等器械;在速度和耐力素質練習中,將模擬的車間和崗位設置在跑道的起點、終點和彎道,并放置不同的練習器械替代維修工具,如跳繩、呼啦圈、籃排球等。學生變成汽車維修人員,通過場地教學環境和器械的變化,在貼近工作實際的練習中,提高參與體育練習的積極性,完成自己的體育課學習目標。
2.職業能力目標綜述
中職學生畢業后從事實際工作一般從基層做起,企業對其身體素質和職業能力有一定要求。如汽車維修的某個環節或者整個流程,都會牽涉到電路、油路、鈑金、噴漆等工種,而汽車配件種類繁多,配件輕重不一,在拆裝、更換零配件等環節上體現出從業者的團隊意識和協作能力,并對從業者的速度、柔韌、力量素質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在體育教學時,教師應在發展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結合專業特點,強化應用、突出實踐,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與職業能力。
3.體育課教學活動設計
中職汽修專業學生以男生為主,教師在教學計劃、方法和教案制定上進行創新,根據每節課的教學內容合理融入專業特點,安排好場地和器材。如在力量練習時,用輪胎作為器械,可以根據其大小不一、重量不均的特點,在常規的推、舉、拖外,還可以要求學生掌握好輪胎著力點、平衡點。在速度練習時,學生分組競賽,從設計的倉庫領取簡單的汽車零部件,然后安全快速送到維修崗位,教師負責計時。這樣在體現專業特點的同時,達到了教學中對速度練習的要求,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練習興趣。
三、培養學生創造性職業能力的教學實例
1.教學實例一:速度和力量練習
如何結合汽修專業特點,有效提高學生速度和力量練習的積極性呢?教師課前和學生溝通,討論利用汽車輪胎來進行力量練習,項目叫“輪胎搬運工”。由于是教師啟發、學生參與討論的運動項目,學生練習非常投入,在培養和提高他們的創新精神、團隊溝通與合作能力的同時,力量練習的教學目的也順利完成。第二次課上,教師提出如何快速地做好輪胎搬運的問題。學生通過討論,發現在實際工作中“滾輪胎”比“搬輪胎”更省力,于是學生的練習興趣又被激發了,進行了認真練習,并不斷總結,最后學生把輪胎滾得快而直。通過拓展第一次課的任務,在學生興趣的調動下,不僅活躍了課堂氛圍,提升了學習效果,學生素質和能力也在創新練習中得到提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學與練的過程中不斷動腦筋、想辦法,相互溝通,這樣學生既掌握了體育運動的基本技能,增強了自身身體素質,又提高了自己在實際工作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職業能力。
2.教學實例二:隊列隊形練習
隊列隊形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組織紀律性,保持良好的身體姿勢,體現學生的精神面貌。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生動活潑、能使學生產生強烈興趣和新鮮感的組織形式,同時結合汽修專業坐、走、站等不同的姿態,將其融入有節奏感的韻律、唱游中;通過組織探討、互動、競賽等,讓學生自己當老師,發揮自身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指導其他同學練習,達到自主練習的效果。就像舞臺上的道具一樣,不同的教學手段引起的教學效果是不相同的,用音樂、圖片替代口令,加強視覺的刺激,營造輕松氛圍;利用多媒體,提高感觀意識等。學生在鞏固本專業身體姿態的同時,不僅提高了審美觀和道德品質,又陶冶了個人情操,促進學生“健體、塑美、促德、益智”的全面發展。
3.教學實例三:室外拓展練習
教師通過各種拓展游戲,結合汽修專業特點,在游戲中融入了難易程度不一的身體素質和技能的練習,如“縮小包圍圈”“畢業墻”“信任倒”等項目。在“信任倒”的游戲中,一個人往下倒而大家在下面接,手臂紅、疼了也不說,讓學生們了解了團隊的含義,明白了團隊成員的責任和成員之間的信任,也懂得了付出與感恩,為以后和他人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教師還可要求學生,融入已學內容,自行設計游戲的方法和形式,進行演示。通過一個個看似簡單的游戲,卻拓展了學生的體能和智力,更重要的是它改變了學生的某些思維模式,學生的潛能被喚醒了。深奧的理論被融入到游戲中,讓學生自己去理解和提煉。當高強度的訓練與汗水交織在一起時,對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能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四、小結
中職體育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發展學生的個性,尊重其個性選擇,強調學生的興趣與積極主動性,更新教學方法和教育理念,提高專業素質,在教學中將身體素質與職業能力教育相結合,針對不同專業設計職業實用性體育教學內容,實現提升中職學生身體素質和職業能力的目標。
(作者單位:江西省冶金工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