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海霞
摘 要:初中化學教學定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化學學科認知。為此,教師必須要突出化學教學的實驗性,用化學實驗開好頭,讓學生對化學學習產生興趣。與教師自主進行的演示實驗相比,強調學生自主參與和動手操作的分組實驗,對學生的吸引力是不容小覷的。
關鍵詞:初中化學 實驗演示 實驗操作 實驗競賽
學生在初三時又接觸了一門新的課程——化學。對于化學,有的學生覺得知識枯燥、乏味、難懂,這種錯誤的認知使學生對這門學科望而卻步。其實,初中化學并沒有學生認為的那么晦澀難懂。那么學生為什么會如此評價這門課程呢?我想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師的“教”出現了問題。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化學知識的學習需要學生具有明確的實驗認知,而目前初中化學的實驗教學卻并不如人意。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化學知識的客觀認知,削減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學生的學習效果也大打折扣。經過多年的教學探索,我發現通過實驗激趣,能夠有效地為初中化學課堂注入活力。
一、實驗激趣,要從第一堂課開始
初中化學的第一堂課對于學生來說非常重要。這堂課如果不能讓學生對化學學習形成正確的認識,將不利于今后的學習。因此,初中化學的第一堂課要定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化學學科認知。教師要突出化學教學的實驗性,用化學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是化學第一堂課的主要教學目的。
比如,為了上好初中化學的緒言課,我對教學環節進行了優化設計,在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后,以“歡迎同學們進入化學課堂”為題開始了第一堂課的教學。首先,為了讓學生認識到我們身邊處處有化學,我設計了“雞蛋與白醋”的實驗,將雞蛋放入盛有白醋的燒杯中,讓學生注意觀察發生的現象。學生一開始以為燒杯中只是水而已,不會發生什么事情。可是,接下來的實驗現象卻超出了學生的預料,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種教學效果正是我所追求的。比如,為了讓學生體會什么是化學變化,我設計了“糖的變化”實驗,我把紅糖放在燒杯中,加入水,加熱后使得紅糖融化,然后又向溶液中加入少許的活性炭,經過攪拌、過濾、濃縮、冷卻后,學生驚奇地發現紅糖居然生成了白糖。這個“糖的變化”的實驗現象,極大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也讓學生認識到了初中化學的神奇。
二、做好趣味演示實驗,激活化學課堂
初中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富有趣味的自然學科,化學實驗是學生學好化學、理解化學知識和理論的基礎。化學實驗分為兩個重要組成部分,即教師在課堂上進行的演示實驗和學生親自動手操作的分組實驗,其中演示實驗是由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操作展示的,也是教師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激活課堂活力的有效教學手段。我在化學教學中,就特別注意選取一些有代表性和趣味性的演示實驗開展課堂教學,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比如,在學習“燃燒”現象時,我選擇了“魔棒點燈”的演示實驗。所謂“魔棒點燈”就是用玻璃棒接觸酒精燈的燈芯把酒精燈點燃的實驗,學生看到這個實驗現象都感到非常神奇,其實我事先在酒精燈的燈芯中加入了一點高錳酸鉀粉末,提前把玻璃棒放在了盛有濃硫酸的試管里,為了不讓學生發現放在試管中的濃硫酸,我用一個不透明的盒子進行遮擋。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增加實驗的趣味性和懸念性,真正把演示實驗作為一個魔術表演來完成,這個演示實驗很成功,能夠有效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可見,教師參與的演示實驗,能使課堂教學更具自主性和靈活性。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探究熱情方面,教師要發揮自己的潛能,充分利用課內外資源,把演示實驗做得更加有趣和精彩。
三、合理設計分組實驗,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與教師演示實驗相比,強調學生自主參與和動手操作的分組實驗對學生的吸引力也是不容忽視的。分組實驗就是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以小組合作探究為基礎的組織學習形式,以探究問題為實驗課堂的研究性實驗過程。這樣的學習過程,強調的是發揮學生的自主性,激活學生小組合作探究的熱情。我在實際教學中,從探究課題和學生分組方面進行了細致的優化,在學生剛開始接觸分組實驗時,我就選取了比較簡單而又有效的分組實驗進行研究。
比如,在學習“二氧化碳的制取和驗證”的內容時,針對二氧化碳的制取步驟、驗證方法以及制取和驗證的原理,我進行了充分的演示和講解。在學生了解了實驗步驟和注意事項后,我再組織學生進行分組實驗。這樣的教學方式既降低了學生分組實驗的難度,又避免了學生在分組實驗時因不了解實驗步驟和原理而導致實驗失敗的問題,進而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我在組織實驗的過程中,非常注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研究:經學生小組討論就能解決的問題,我從不干預;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我也會先引導他們進行小組討論;對于難度較大的問題,我則進行必要的指導,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而得出結論。這樣的分組實驗,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實現了學生的自主探究。
四、開展實驗競賽,激活學生的競爭意識
競爭是激活學生課堂活力的永恒主題。初中化學課堂也需要通過競爭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在課堂教學中,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實驗課題,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組織材料,進行實驗,然后對學生的實驗效果和實驗的合理性進行評估,對不同等級的實驗進行評分,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競爭意識。
比如,在一次實驗競賽中,我提出問題:“用一種實驗來說明酸、堿、鹽相互反應的規律。”這是一個開放性的課題,學生可以組織的材料和說明的規律有很多,這有利于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制訂出不同的實驗方案。經過兩天的實驗準備,學生呈現了一堂精彩的實驗規律總結課。學生爭先恐后地進行著實驗操作,這種學習的熱情是非常難得的,課堂教學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可見,開展實驗競賽,不僅激活了學生的競爭意識,也實現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融會貫通,學生的實驗技能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五、通過學生實驗,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對于初中化學的學習,不少學生表現得不夠自信,認為化學很難學好。為了改變學生的這一錯誤認識,教師可以通過實驗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比如,在教學“燃燒”實驗的內容時,我鼓勵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讓他們獲取成功的喜悅。我班里有一名學生非常膽小,我鼓勵他要勇敢地進行實驗操作,引導他一步步地操作,使他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從那以后,這名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所以,在化學實驗教學中,通過實驗來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廣大教師應充分予以重視。
總之,初中化學并不像一些學生認為的那樣難學,要改變學生的這種既有認知,可以開展豐富的實驗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為初中化學課堂注入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1]吳俊明.關于化學實驗教學現代化的幾個問題(下)[J].化學教學,2013(11).
[2]羅令.化學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作用[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0(6).
[3]林彰頌.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之我見[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