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彥宗
【關鍵詞】 數學教學;興趣;激發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20—0112—01
興趣是以情感為動力的心理因素,由興趣所產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直接影響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因此,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既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又是學生學好數學、提高數學素質和形成數學能力的關鍵。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就如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談談自己的體會和看法。
一、創設適宜的生活情境
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生活是數學知識產生的背景,因此,教學中,教師要盡量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經驗入手引出學習內容,這樣學生便會樂于接受所學知識,進而快速掌握。
例如,教學“軸對稱圖形”一課時,筆者創設了這樣的教學情境:夏季的一天,一只美麗的小蜻蜓在草地上飛來飛去捉蚊子,忽然飛來了一只美麗的小蝴蝶,繞著小蜻蜓飛來飛去。小蜻蜓生氣了,小蝴蝶卻笑著說它們是一家人。小蜻蜓不相信,小蝴蝶帶著小蜻蜓去找它們家族的成員,它們找到了樹葉、太陽,小蝴蝶說在圖形王國里它們四個是一家人。同學們,為什么小蝴蝶要這樣說呢?它說得對不對?這樣引入新課,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興趣濃厚,注意力集中,并促使學生主動去探究對稱圖形的共同特征。
二、積極引導學生動手實踐
動手操作能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因為動手操作具體、形象,便于建立表象,能同時調動學生的手腦協同參與,促使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除此之外,還能在引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促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例如,教學“三角形的面積計算”時,先請學生動手拼一拼、擺一擺、移—移,把兩個完全一樣的銳角、鈍角、直角三角形轉化成學生以前學習過的圖形。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高,他們有的拼成長方形,有的拼成正方形,還有的拼成平行四邊形。然后讓學生觀察拼成圖形的底、高、面積與原三角形的底、高、面積有什么關系,從而得出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教學實踐證明,讓學生動手操作比教師單純講解獲取的知識更加牢固。
三、重視多媒體的應用
興趣是學生認識事物或關心活動的心理傾向,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多媒體具有集圖、文、音、視、動、色為一體的特點,它表現力強,以新穎性、趣味性、藝術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能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筆者是這樣做的:綜合考慮教學實際,適時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創設有趣的學習情境,使學生入境動情,在輕松愉快的氣氛和美的感受中學習知識。這樣教學,大大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讓數學課堂充滿了生機和活力。
例如,在講授“七巧板”這一內容時,筆者利用多媒體將七巧板的七塊圖形旋轉、移動,拼出學生熟悉的圖案,使學生在有趣的情境中感受到數學好玩,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四、積極開展小組合作活動
教學時,教師要有意識地為學生創設合作交流的情境,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與同學互相交流。在小組合作學習之前,一定要給學生留足獨立思考的時間。等學生對研究的問題形成了初步的認識后,再組織其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教師還要適時引導,提高合作學習的質量,因為教師始終是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
五、采用表揚獎勵策略
教師要給每一位學生表現的機會,尤其要偏愛“學困生”。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采用激勵性的評價和適當的表揚。激勵性的評價和適當的表揚能讓學生如沐春風、敢想敢問、敢講敢做。只有這樣,課堂教學才能充滿生命的活力,學生的個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現,學生的創造、創新火花才能迸發。如,在練習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教師獎勵小紅旗給學生,有時還主動與他們說上幾句悄悄話。學生得到教師的獎勵,進入愛學、樂學的境界,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率。
總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能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他們就會在無意中形成一種內在的動力,進而積極參與學習。因此,教師要利用這一特點,充分地利用以上五點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