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
【摘 ?要】對于現代大學生而言,具備口語交際能力成為語文素養中必備的一項技能。可是長期以來,在傳統教學模式中的口語教學大多以老師為核心的傳授語言知識的形式,使得大學生在口語交際方面存在許多不足。身為高校傳統的語文教學課程,大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需培養大學生口語交際能力,讓大學生變成當代社會需要的人才。
【關鍵詞】大學語文教學;培養;口語交際能力
一、大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大學生
口語交際能力的問題
(一)缺少課時
在《教學大綱》中對口語交際訓練的規定為18課時,并分配致三個學期,每學期共有6課,由此體現出,透過三個課時進行一個訓練項目并不能令學生完成訓練的目的,此類課時分配對于重視能力培養的大學生而言并不科學,對大學生培養社會能力十分不利。更加關鍵的是,由于口語交際訓練評價體系的欠缺,許多語文老師及這些課時都不夠充足。
(二)不注重因材施教
口語作為一個尤為繁瑣的傳達情感、信息的語言實踐方式,其屬于一定的語音、語調、語匯透過適合語境的語法規則的結合。每一名大學生都具有不同的家庭背景、教育背景以及心理特征,這則需要在口語交際訓練課堂當中更加注重大學生的個性特征。
(三)忽視傳授學習方法
語言思維身為一個思維的特有方式,不論作為書面語言還是口頭語言,都應當依照感覺、知覺、表象到概念、判斷、推理的方式。對于課堂教學而言,老師應當認真備課,將正確的思維方式教給學生,并讓學生了解需要如何使用??墒呛芏嗬蠋煂谡Z教學極為忽視,不但不認真準備,還對傳授口語的學習方法不以為然,這使得目前很多大學生的口語能力無法獲得提升。
(四)老師忽視自身素質的提升
作為一名老師,應當以身作則,從自身方面提高口語能力。老師應當讓學生感受到語言在新課導入當中、示范朗讀當中、闡述觀念當中、分析課文當中、課堂提問當中、總結陳述當中,乃至課間和學生進行交流當中,都具有充分的魅力,調動學生內心最強烈的學習動機,可是,很多老師并不能真正意識到這一方面。
二、大學語文教學中口語交際
能力的培養方法
(一)設定口語交際教學的目標
有些大學語文教材內,將口語交際教學的目標設定為培養和提升大學生語感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而大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目標應當為培養及提升大學生語言能力。真正的語言能力實則為能夠通過正確、得體、有效、成功的語言進行表達。大學語文口語交際的教學目標不止需要老師準確、規范的運用語言能力,還需老師準確、得體、有效、成功的使用語言能力。
(二)豐富口語交際教學內容
口語交際教學訓練作為一個綜合性訓練,不但可以鍛煉其表達能力,還可以鍛煉其心理素質;不但要進行有聲練習,還需要具備態勢語言;不但要對思維進行鍛煉,還要對控場進行鍛煉;不但要對聽覺進行鍛煉,還要對視覺進行鍛煉;不但要對角色的語境進行鍛煉,還要對演講、交流、辯論等不同方式的語體進行鍛煉。
(1)普通話訓練內容
首先,發音練習。包含了吐字歸音教學及顫音等方面。吐字歸音技術是將一個音節的發音過程通過出字、立字以及歸音等不同方面,對所有發音階段都提出具體標準,以便能夠清楚表達字音、聲音飽滿的效果。其次,朗讀朗誦的技巧練習。練習內容為重音與頓連練習、語氣與語調練習、節奏與速度練習、內心狀態練習等方面。
(2)口語交際說話練習內容。具備了介紹、評述、對話等不同內容。生活中運用較多的為交際性對話,而在學校練習最多的是通過自主性陳述的方式進行。這一練習的結論為,導致學生只會在靜態語境中說話,而在動態語境中則會出現心慌、無言以對的局面。口語交際的恰當機敏表達能力,可以建立學生對動態語境的順應能力,令學生步入社會后,不論多么復雜的環境,都能夠適應。
首先,介紹類。包含了對自我、他人、事物的介紹。
其次,評述類。則為闡明自己對某一問題的看法、意見及態度。這方面通常需要和學生的現實生活、思想、社會現象等進行結合。
再次,對話類。指的是具備探討、采訪、辯論、學術及辯論賽、模仿記者招待會等方面內容的形式。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口語交際能力不但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入的學習語文,還能夠為學生今后的人生培養一個尤為重要的能力,在當今高速發展的社會當中,機敏的反應能力以及清晰的表達能力尤為關鍵,因此,大學語文教學中,應當加快學生的全面發展,提升教學品質,以便培養出更多的人才。
參考文獻:
[1]蔡水英.淺談語文教學中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J].科技信息.2010.(11):663.
[2]涂國權.學會傾聽:口語交際的一道生命線[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0.(0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