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微娜
摘要:聽是說、讀、寫等其他語言技能的基礎。聽力理解能力需要經過一個專門、完整、嚴格的訓練。但高職院校的學生英語基礎相對薄弱,學生在聽力課堂和英語過級考試中存在許多問題,要克服這些問題,就要求教師在聽力課堂上采用正確的策略和方法指導學生進行英語聽力訓練。
關鍵詞:高職學生;聽力訓練;訓練策略
一、高職學生英語聽力水平的現狀
高職學生是從各個不同的生源地上來的學生,大部分是教學比較落后地區的學生,他們英語語音面貌差、語法底子薄,他們在高中時注重讀、寫方面的訓練,忽視了聽、說訓練,尤其是現在高考又取消了聽力,有些學生就更忽視聽力這一技能了;高職學生詞匯量太少、缺乏正確的學習方法、心理素質欠佳又急于求成;而且現在大多數高職院校都是每周2節聽力課,這對于基礎差的學生來說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再理解吸收練習;從教學課堂上來看,目前高職學生最大的障礙就是語音變化引起的現象,有時候看聽力材料里簡單的句子但在聽的時候卻不知所云,這些方面都是高職學生存在的嚴重問題。現在高校擴大招生,許多院校的聽力課堂都是大班授課,授課方式又很單一,基本上就是放錄音、對答案、再放錄音檢查答案這種老套的教學方式,再加上學生數量多,老師很難駕御課堂,測試成了檢驗學生成績的唯一方式,這就影響了授課質量和學生的興趣。
二、高職學生英語聽力水平現狀的原因
(一) 語音面貌差、語法底子薄
語音是各種語言的基礎,高職學生大多是來自教育比較落后的地區,他們一部分人的普通話發音不標準,英語發音就更不準,而且在高中時就忽略了語音方面的學習,對于音標的正確發音掌握不是很好或者根本不會。即使是程度好一點的學生也是對強讀、弱讀、連讀、不完全爆破、省音、同化、濁化、語音(英音、美音及其相應地方的口音)、語調(肯定、否定、疑問句、祈使句)、單詞或句子重音分不清,因為這些差異的不同句子的意思就不一樣,學生聽不懂聽力材料的內容,這樣他們就更是忽略了聽這方面,完全把聽、跟讀、模仿、練習棄之一邊。高職學生的語法知識掌握不夠全面和扎實,有些學生更為匱乏,語法結構作為任何一種語言的骨架,是有著實實在在的東西,只有當學習者真正掌握其用法時,才能排除聽力理解上造成的又一最大困難。
(二) 詞匯量少
詞匯是語言的基本要素之一,詞匯量的多少直接影響英語的交流和表達,詞匯量的積累是非常重要的,同時也成了高職院校的學生面臨的一個最為重要的問題。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就必須提高學生的詞匯量,因為聽力材料中的對話、語篇都是由句子組成,而句子又是由單詞組成。高職院校的學生必須要過全國英語A級考試,A級考試大綱要求的詞匯量在3000詞左右,正因為學生的詞匯量少,他們在做聽力部分時,總是糾結于沒聽出來的單詞,而不是對篇幅的理解,只要是有單詞沒聽出來,就會影響他們做題的心情,導致最后的結果。
(三) 缺乏正確的學習方法
笛卡爾曾說過:“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特別是對于高職學生來說,聽力方法、聽力技巧的掌握可以幫助他們對聽力材料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教師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聽力習慣,在聽力前,培養學生利用相關材料預測聽力內容,幫助學生對所聽內容進行聯想,對有難度的句子詳細講解,學生學生重拾信心克服心理障礙;在聽的過程中教給學生如何快速地抓住關鍵詞、做好聽力筆記。要求學生平日里多跟磁帶聽、模仿,學習里面的語音、語調、連讀等,要統籌全局,不要將聽的過程集中在一個或幾個詞上。另外,教師還要培養學生了解外國的文化背景知識,包括文化、經濟、教育等方面。
三、高職學生英語聽力訓練策略
針對高職學生的自身情況,我校教師在聽力課堂教學中嘗試以下幾點:
(一)培養學生興趣,樹立學生信心
信心和興趣是學習者對自我能力和價值的評價,對于高職學生,他們對英語的興趣已然沒有,所以要求教師在授課時不但要對單詞、語法上給出明確清晰的解釋,還應該注重學生在英語背景文化知識方面的了解。只有這樣,學生在聽聽力材料時才可以更深刻理解里面的意思,聽力水平才能不斷提高。對于聽力材料的選擇教師也要細心準備,就高職學生的特點,我們要選擇一些自淺入深、寧易勿難的聽力材料,讓他們記錄下來,然后復述,讓學生更多地體會成功感,擺脫心理障礙,增強他們的信心。
(二)糾正學生發音,加強學生語音基礎知識的學習
語音是學好英語的基礎,心理學家認為人類加工語言的過程包括語音辯音和語音的理解,只有正確理解說話人的語音,才能理解真正的含義。但在英語聽力教學中,學生經常會對一些強讀、弱讀、連讀、不完全爆破、省音、同化、濁化、語音(英音、美音及其相應地方的口音)、語調(肯定、否定、疑問句、祈使句)、單詞或句子重音分不清。針對這些方面,教師應該讓學生從基本的語音學起,強化語音的基本訓練,讓學生準確掌握48個國際音標的讀音,然后再告訴學生發音規則,解決學生自身發音不準造成的聽力困難,幫助學生在課堂上用原汁原味的聽力材料,跟著教學設備(磁帶或多媒體)去跟讀、模仿,強化練習,提高辨音能力。課下利用手機、MP3等現代化設備多聽多模仿,逐漸習慣地道的英語發音和語調,這樣把語音與聽力教學結合在一起,讓枯燥的聽力材料變得生動活潑。
(三)教授學生聽力方法
1、預測法是要求學生借助題干和選項對聽力內容的主題進行推測。在聽材料之前,先指導學生瀏覽題干,迅速閱讀試題,從中推測符合邏輯的聽力材料的主題。
2、整體法就是抓住主要的內容大意,而不是要聽懂每個單詞和句子,通常學生只有抓住重要的語言信息才能形成對整篇聽力材料的整體認識。
3、聽寫法是聽與寫相結合的統一體,在聽寫過程中要抓住文章大意,有意識地對聽力材料進行整句、整段的理解,盡量做到聽、理解和寫有機結合,長此以往,學生會發現自己的聽寫速度有所提高,重拾信心。endprint
4、抓主題句和關鍵詞是提高聽力技能的重要途徑。主題句是信息內容的引導句,它提示整個段落的大意;關鍵詞是指思想表達中具有實質內容的詞語,抓住關鍵詞有利于對語義的理解。
(四)注重日常教學
教師在平日的英語聽力教學中要盡量使用英語組織教學,對于過長的句子可以給出相應的翻譯,這樣既能培養學生對英語的感知力,又能養成用英語思維的習慣。對于高職學生所使用的教材有限,教師要盡量選取教材里適合的聽力材料,讓學生不要屏棄課本。教師可以利用情景教學法,為學生設定特定的身份去完成聽力任務,可以讓學生嘗試著復述聽力材料,甚至可以把聽力材料編成對話或小品的形式,讓學生表演,增強學生的情景運用能力,增強學生的成就感,這樣就更能促進學生有想聽出來的欲望。
(五)培養學生積累英語背景文化
語言源于文化,不同的文化產生不同的語言,高職院校的聽力教材里面涉及的內容大多數都是國外的社會制度、民俗習慣、思維方式、風土人情、社會價值觀等。高職院校的聽力課堂大多是每周兩節,在課堂上的時間是非常有限的,教師應該在課堂上留好下一節的課前作業,讓學生收集與聽力材料相關的背景知識,引導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積累。隨著積累越多,題材也各不相同,學生就能在積累中獲取更多的英語文化知識,理解也更容易,相應地提高英語應變能力。
高職類英語教學具有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的雙重特點,完全不同于本科院校的普通高等教育和中專學校的中等職業教育。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是實用型人才,因此高職院校英語聽力課堂要有效地加強和改善聽力教學。聽力教學既是一種語言學習,又是一種技能培養。聽力教學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有量的積累才有質的飛躍。教師要根據課程上學生對聽力策略的掌握情況來調整聽力策略,聽力策略訓練的實質是從加強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入手,從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聽力的愿望。 “聽并不是一種被動的技能,而是一種創造性的技能。”因此,在整個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地在優化英語課堂教學的同時,不斷學習,提高教學方法,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在幫助學生多聽多練的基礎上,讓學生運用正確的聽力方法和技巧在充足的“聽”的語言量中學習英語。
參考文獻:
[1]李巖,陳則航.聽力策略與聽力訓練[J].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9.
[2]胡春洞.英語教學法[J].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9.
[3]孫如鏡.簡要記錄在聽力訓練中的作用[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4,6.
編輯/岳 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