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麗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斷深入,傳統的“師本位”教學模式已經逐漸成為歷史。新型的教學模式層出不窮,并且更多的教學模式還在探究摸索當中,當然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也必然要緊跟時代的腳步積極創新。通過對大量教學案例進行分析,總結出了一些具有創新性的高中數學教學模式。
關鍵詞:高中數學;創新性教學;合作學習
高中數學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僅關系著學生的高考成績,同時又是學習高等數學需要掌握的基礎。
但是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教育界對高中數學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為了更好地契合這樣的要求,就必須對教學模式進行革新。鑒于此,筆者通過對高中數學教學現狀的研究,在如何促進高中數學創新性教學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一、高中數學創新教學的具體要求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社會對教學的要求也越來越嚴苛。但是無論是學校還是教師都應該化壓力為動力,積極應對新形勢下的教育改革問題。當然,高中數學教學也同樣在改革范疇之內,通過對相關文獻的研究,筆者總結出了以下幾點對高中數學教學的要求。
1.增強數學人文的教學
由于受到傳統教學思想的約束,在以往的數學教學中,教師往往習慣于概念、公式、解題方法的灌輸,從而忽略了數學中人文知識的講解。這樣就使學生潛意識里認為數學就是一門冷冰冰的學科,沒有一丁點有趣的人文色彩,久而久之便會使學生喪失學習的興趣。因此在新一輪的教學改革中,就明確地將人文教學納入高中教學中。要求在教學中,不僅僅是記公式,還要講解公式的來源。如,在講直角坐標系章節的時候,就可以順便大致講解一下笛卡爾創造直角坐標系的過程。
2.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主性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雖然教育部一再強調這個問題,但是卻依然收效甚微。因此這個要求就一直存在于教育改革的要求之中,但是如何達到這樣的要求時,還
需要經歷大量的研究實踐。
3.合理利用信息技術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已經進入了信息化時代。現代社會是一個視覺、聽覺大爆炸的時代,這個時代的各個角落都是光怪陸離的。在這種時代背景下的學生,已經習慣了色彩斑斕的視覺體驗,習慣了振聾發聵的聽覺刺激。在學習中同樣也是需要視覺、聽覺上的刺激才可以使其集中精力,將精力用到學習中去。因此,合理地應用信息技術已經成為教學改革的新要求。
二、促進高中數學創新性教學的策略
1.采取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所謂小組合作學習教學,顧名思義就是以學習小組通力合作為基礎展開教學活動的一種模式。這樣的教學模式既能調動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又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使其取長補短不斷完善自我,還可以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比如,在講立體幾何部分的時候,由于解題思路比較多,每個學生都可能會有自己的解題方法,因此在這個時候就可以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促進學生交流經驗,同時又可以拓展學生的創新思維。
2.通過開放性問題促使學生思考
顧名思義,開放性問題是指學生在解題過程可以站在不同角度,運用不同方法對問題進行合理的解答。這樣的題目沒有固定的答案,正因如此,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就可以掙脫固有思維的桎梏,解放自身的創新思維。不僅如此,學生通過積極思考,一方面鞏固了舊知識,另一方面也會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欲,從而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數學學習中。如此一來,既保證了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同時也調動起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培養了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創新能力。由此可見,在教學中采取一些開放性的題目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是大有裨益的。
3.合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多媒體輔助教學是基于計算機事業、互聯網行業、軟件行業飛速發展所產生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其主要具有實現教學資源配置最優化,改變了教學的時空限制,促進了師生的交流等一系列特點。經過總結,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層面:
(1)實現了教學的情景化
多媒體教學是以計算機網絡為基礎的,將圖形、音頻、視屏等一系列信息化產物融入日常教學中的一種輔助性教學。這樣的教學模式很好地將原本受到限制的教學資源合理地運用到了課堂中。比如,在高中數學幾何教學中,就可以利用多媒體工具將幾個原理的來由通過動態圖的形式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這樣一來可以促進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與記憶,由此可見,多媒體教學是一種十分高效的教學模式。
(2)搭建起師生互動的平臺
在日常的高中數學教學中,許多學生面對不懂的問題既羞于請教老師,又礙于面子不肯向同學求助,只好不懂裝懂。這樣做的結果是問題最終像滾雪球一般越積越大,最終一發不可收拾。但是多媒體教學的出現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學??梢岳眯@網搭建一個師生互動資源共享的學習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學生和老師都匿名在線交流,暢所欲言,可以有效地緩解師生間交流的壓力從而解決學生的困惑;并且在節假日,可以合理地安排一些值班的老師,選擇一個固定的時間為學生答疑,這樣很好地突破了學生學習的時空界限,使學習效率提到最高。
一言以蔽之,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創新能力的過程。因此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格外注意教學模式是否能達到這樣的要求。如果不能很好地契合時代的要求就應該做出適當的調整,以符合教書育人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孫延洲.基于創新思維培養的中學數學教育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
[2]王海濤.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上,2011(06).
[3]徐維風.深度探討高中數學教學中創造性思維的培養[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09).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