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丹(湖南涉外經濟學院 湖南長沙 410205)
當前高校高爾夫教學過程中的課程設計問題初探①
李丹
(湖南涉外經濟學院 湖南長沙 410205)
摘 要:高爾夫是一項重要的休閑體育,教學質量直接影響高爾夫的發展,該文主要針對當前高爾夫教學過程中的課程設計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并進行了高爾夫教學課程設計的對策研究,提出了有效的措施,高爾夫的教學既要滿足學生對該項體育活動的技能、活動學習訴求,還要透過體育活動本身,發揮學生高爾夫運動技巧、管理服務能力、組織經營思想等多樣的學習能力,進而拉動我國高爾夫體育事業快速向前發展。
關鍵詞:高爾夫教學 過程研究 課程設計 問題分析
高爾夫專業教學發起于1995年,是我國早期校園內愛好高爾夫體育運動的學生們積極推動起來的,依附于體育教育體系、中國高爾夫運動事業管理模式、高爾夫組織及服務結構,在教育教學的基礎上搭建了一個高爾夫專業教學雛形,以滿足學生了解、認識高爾夫體育活動的想法和要求。隨著該專業學生投身于高爾夫事業領域,學校開始認識到高爾夫專業發展的市場優勢價值,并開始強調、關注對于該專業教學體系、內容、結構上的整頓及創新工作,并開始了廣泛、多元的實踐活動,搜集高爾夫專業教學的教育資源和信息,以豐富課程設計依據,如:清華大學與廣東大學聯合創辦的“高爾夫友誼聯賽”、浙江體育職業學校與江西體育職業學校共同創建的高爾夫事業發展探索小組,為國內多個高爾夫競賽提供技術支持、管理服務人員,這些實踐活動及探索行為都為校園高爾夫專業教學開辟了新的發展道路,使其課程設計經驗更加豐富。自此,校園高爾夫專業教學在課程改革與發展中,雖然歷經無數挫敗、磨難,但最終還是獲得了較為理想化的延展空間,無論是學校、教師,還是學生,都能夠積極響應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通過努力探索,細致研究去優化課程設計模式及內容。本文論題意在找出校園高爾夫專業教學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產生問題的原因,從這兩方面入手,搜集論據、資料,解決、彌補校園高爾夫專業教學課程設計的漏洞與不足,提出科學對策。
仔細研究校園高爾夫專業當前教學不難發現,對于建立在相對虛擬環境、依附于理論知識的教學模型來講,學生在高爾夫體育技能學習時,無法深入到專業的高爾夫場地中反復訓練,以求證相關理論觀點。課程設計中需要將最直觀、最重要的教學要素添加到課程教學或實踐活動中,即便學生從事的是高爾夫專業管理、教練等學習科目,也需要建立在他們已經熟練掌握高爾夫運動技巧、比賽操作流程、服務重點內容的基礎上,所以如果這些要素如使用、設計不當,都會變成一個個干擾因素,影響高爾夫專業教學效果。
目前,高校在設計課程模型、內容,以及教學目標時,依然面臨許多困擾型問題,如:高爾夫專業教學資源、技術有限,許多先進的教學思想無法貫徹到真實的教學環境中,校內硬件教學設施、設備有限,投資成本一再增加,給學校專業教育帶來了巨大投資建設壓力,教學模型被迫無法從根本上升級、優化;教材資源、教學信息交流、溝通不暢,高校在課程設計安排上的獨立、自主意識太強,不太懂得教學配合,與其他學校建立在高爾夫專業教學上的配合關系,把他們先進的教學經驗、可供高爾夫專業教學的硬件設施、設備引用進來,這個問題也是高爾夫教學專業內容只流于理論,而缺乏實踐操作性內容的根本原因;教學目標不確定、不科學,一般來講,經營高爾夫事業的人都需具備敏銳的洞察力和理性的服務觀念,然而在高校高爾夫教學平臺上,學校教學任務和目標大多圍繞課程體系的完整性而擬定和安排的,對于未來學生高爾夫事業的職業發展并沒有深刻、有效的影響作用,沒有建立科學、敏銳、直觀的教學及管理原則,再加上高爾夫專業教學所處的復雜職業競爭環境、經營環境,學生在日后的職業生涯難免遇到各種各樣的發展問題。
3.1 課程設計要素
3.1.1 教育環境
在高爾夫教學課程上,學生探索理論知識的欲望是無窮無盡的,所以學校必須為學生假設、構建穩定的學習環境,讓他們的思維和行為都趨向于穩定。如:以數字化的高爾夫專業教學模型為例,它透過電腦軟件的實踐操作功能,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現實型操作平臺,學生可以在這個環境中練習、熟悉高爾夫專業的運動技巧和體育比賽的操作流程和服務方法,但該服務不能完全向學生“開放”,也要張弛有度,與老師的教學課程安排相互配合,方才能實現其與眾不同的教學影響價值。
3.1.2 教育教學平臺
高爾夫專業教學是一個理論與實踐共同要求的教學科目,它需要堅固、先進的教育教學平臺予以支撐,如果課程設計內容確定了,學校應嚴格、無條件履行對課程教學內容的支撐義務,投資建設、組織設計較好的教育教學平臺。如:學校與其他學校聯合,組織高爾夫聯誼比賽,通過實踐活動,為課程教學實踐模擬這一塊服務;又如:學校與高爾夫組織經營企業、單位達成共識,為學生爭取到實習、學習的機會,在真實情境下開展教學,這個平臺對于學生自身素質與能力的提升至關重要。
3.1.3 教學技術
多媒體技術、聯網教學技術都是現階段校園高爾夫專業教學中非常重視的技術手段,教師在進行課程安排設計時一定要保持冷靜理性的心態,不要過分盲從、跟隨,也不要一味抵制、抗拒,引用得當,方才能發揮新技術的教學價值。如:多媒體技術可以填補、降低高爾夫專業“虛擬”運動教學環境的弱勢影響,給學生相對直觀、真實的依據理論“解釋”。又如:聯網教學可在不同環境對校園內的學生進行一對一教育,可以大大降低、減少校園高爾夫專業教學資源的浪費,能夠以最短時間內,最優的效率、促成高爾夫專業教學課程全過程。
3.2 對策建議
3.2.1創建與完善教學管理機制、整合資源
高爾夫專業教學所處的教育環境需要嚴格的管理機制加以輔助控制,教學平臺與環境對教學信息和教學行為的使用效果有很大影響,為此,校園高爾夫專業教學在管理機制、教學資源投資與整合方面必須下定決心,一絲不茍地完成建設計劃。一方面,明確規定校園高爾夫專業教學與其他高爾夫專業教學平臺之間的信息交流、溝通界限,主動積極地吸納有關于高爾夫體育事業運動項目、經營策略、管理服務等領域的現實依據和資源信息,通過學校和教師的過濾和篩查,優化學生使用的高爾夫專業教學信息,把校園高爾夫專業教學信息平臺有效的保護起
來,讓高爾夫專業教學變得有序、可控,不致課程安排內容重疊、相互干擾和影響。
3.2.2 技術延展與優化
教學技術問題的解決可以為高爾夫專業教學提供較為廣闊的延展空間,具體操作步驟如下:集中優化存在于校園高爾夫專業教學平臺中的相關網絡技術,如:組建完整的高爾夫專業教學課程資源數據庫,即高爾夫運動基本理論、高爾夫競賽組織及管理服務工作內容、高爾夫事業發展趨向等,把相關理論知識融入到虛擬網絡中,網絡教學技術可以將存在于、產生于虛擬網絡的交易信息集中的放在某個網絡功能框架內,這個框架中的信息可以面向全部學生提供教學服務,技術價值更高。又如:利用教學技術,劃分高爾夫專業教學的部分內容,建立個人檔案庫,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職業追求和想法,選擇、確定自己要參與的學習內容和實踐活動??偠灾?,技術的延展與優化可以供高爾夫專業教學平臺自主轉化功能、完善技術標準的網絡模塊,把它們融合到校園高爾夫專業教學一般運營模式中,隨時改變教學方式和模板,使其專業教學發展過程中的“技術障礙”得以消除。
3.2.3 教學對象、教學資源容量的管理及控制
目前校園高爾夫專業教學對教學對象、教學資源容量的管控想法嚴重落后,高爾夫專業學生總是改變專業、專攻一項“職業技能”、把眼光放在社會實踐活動中等,這些缺乏科學性的學習心態和方法不利于經營服務內容較為單一。為此,需要圍繞不同教學對象修飾、增設刪減教學資源,通過不斷升級、管理及控制,來加深高爾夫專業教學在課程安排上的影響作用。每年高校高爾夫專業教學的學生都會提出新的學習想法和職業訴求,教師可以根據比重,適當改變、完善教學模塊及主要內容,使之能與學生高爾夫專業學習初衷更加貼近。
參考文獻
[1]李丹,楊丹白,郭子丹.高校高爾夫教學過程中的課程設計問題初探[J].當代體育科技,2014,4(15):54-56.
[2]張國堯,徐傳明.四川省高校高爾夫選修課教學現狀調查與分析[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4,(5):59-61.
[3]吳亞初,李康,張潔,等.上海高校高爾夫課程建設現狀和對策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2(13):79-82.
中圖分類號:G84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5)07(b)-0100-02
作者簡介:①李丹(1980,1—),女,漢,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人文社會學、高爾夫運動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