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園園 延娜
摘要:
榜樣教育法是一種歷久彌新的教育方法,在中外教育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榜樣教育能夠為受教育者提供具體的行為參照模式,并且能夠激起學生的情感共鳴,使其形成榜樣學習的內在動力。因此,在了解當代榜樣教育法在中學思想政治教育中運用現狀的基礎上,析榜樣教育法在運用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并深入分析問題出現的原因,針對性的提出解決方法。希望能為思想政治教育這一傳統教育方法繼續保持良好的榜樣示范效果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榜樣;榜樣教育法;思想政治教育
漢代教育學家許慎①在《說文解字》一書中指出:“教,上所施,下所效;育,養子使作善也。”葉闌②則把二字結合起來并在《教育概論》中指出:“可以理解為上對下,成人對兒童的一種影響,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成善,手段是模仿。”
榜樣教育在中國歷史上源遠流長,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認為榜樣的作用是對照激勵和矯正個體人格,同時也是內省與外學的結果。此外,在德育實踐中也總結出重視身教的作用。比如 “環境熏陶”、“內修自省”、“因材施教”等方法。總而言之,榜樣教育是以先進人物的崇高思想、優秀事跡為典型來影響廣大中學生,以提高他們的思想認識和道德覺悟。然而,在社會轉型期各種文化思想相互沖擊,中學生的價值取向趨于多元,傳統的榜樣教育失去了往日的影響。因此,正確運用榜樣教育法,對提高中學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榜樣教育法的理論淵源及特點
(一)榜樣教育法的理論淵源
中國古代先秦時期的儒家思想對當時的整個社會生活有著重大的影響,成 為人們普遍遵守的道德標準。儒家思想之所以成為經典,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就在于依靠道德榜樣的示范教育作用。“行不言之教”向來都是老子倡導的,即教育者要想為人們樹立優秀典范,就要先規范自身的行為。他強調身教的重要性,使受教育者能夠在潛移默化中領會教育者的道德原則,進而規范自己的行為。孔子主張,“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③,強調教育者重在以身作則。孟子在此方面持這樣的觀點:“要行道于社會,首先必須自己行道。所謂身不行道,不行于妻子。”同樣也是強調的教育者的示范作用。在中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們看來,榜樣教育的實質是受教育者對照、和矯正自己的過程。通過內省和對外學習,最終塑造了受教育者的崇尚人格。
(二)榜樣教育法的特點
1、示范性
心理學中有這樣一項研究認為人是最善于模仿的動物,大多數人都有模仿行為,榜樣便是該行為產生的關鍵要素。榜樣之所以稱之為榜樣,是因為他們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優良的品質,這些特征構成了榜樣教育的示范性特征。當中學生在學習或生活中遇到挫折,感到困惑的時候,無一例外的想要找尋到一種可以讓自己堅持下去的力量,這種正能量很大程度上就來源于先進榜樣。
2、激勵性
在中學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運用榜樣教育法時,存在這樣一種現象:當大多數中學生對先進榜樣的輝煌事跡和高尚的人格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之后,便會在思想方面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這就是榜樣的激勵性。而且國內大多數心理學家普遍持如此觀點:榜樣激勵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受教育者的學習行為與先進榜樣的行為之間存在必然的差異,這樣榜樣的行為不僅具有追逐性,而且具有超越性。因此,學習者往往就會拿自己和先進榜樣作比較,從中找出彼此的差距成為學習者不斷學習改進的動力。
二、榜樣教育法在中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殊功能
(一)明確的導向作用
1、引導中學生樹立和發展社會主義理想信念
中學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預備力量。先進楷模和他們的英雄事跡對于中學生來講將不僅是崇拜,更多的成為指導他們生活和行動的哲學。當然,我們應注意采用“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讓學生聽優秀楷模的報告,盡可能創造機會跟他們談,這對他們培養良好的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
2、有利于中學生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中學生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在這段時期,他們接受的思想文化在他們一生中都會受到影響。先進榜樣的崇高精神具有明顯的時代性,是時代的先鋒和社會的楷模,彰顯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因此,政府、社會、學校應倡導學生加強學習先進楷模;加強楷模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讓中學生更為生動地理解和掌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本質特點,自發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在要求。
(二)生動的示范作用
1.易激起學生情感共鳴,培養真、善、美情操
在情感的教育上,榜樣的力量是無盡的。那么,教育者豐富的情感世界無疑是受教育者最佳的楷模。要學會運用百分百的熱情,萬萬分的真情去撞擊學生的心靈,從而達到心與心的交流。201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張麗莉“不要哭,孩子,這是你們人生最美麗的課堂,你們的老師失去了雙腿,但給予了你們翅膀,讓你們自由的翱翔,這也是她不變的選擇”。這樣的模范,在孩子們心中深深的扎根了。
2、使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和行為規范
培養有理想有道德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是德育工作的主要目標。 陳斌強——背著媽媽的工作,他的事跡感動了我,也感動了我們每一個人的心。在如此濃厚的感情當中,沒有太多華麗的詞藻,一句簡短的“我不能離開她,我會把她帶在身邊”,震撼了我們所有人。從心理學角度來講,真正讓榜樣這個社會群體發揮其生動的示范作用,是加強學生素質教育,同時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有效途徑。
三、榜樣教育法在中學思想政治教育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探究
(一)榜樣教育法存在的問題
1、榜樣認同感降低
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市場經濟的多元化,中學生的思想觀念也發生了劇烈的變化。中學生選擇榜樣的時候呈現“任我性”,他們往往傾向于選擇一些和自身相似的或自己感興趣的對象作為自己學習的榜樣,不再全盤接受社會、學校、家庭所提倡的榜樣。他們選擇的先進楷模往往是當紅一時體育明星、歌手、電影明星等。中學生處于心理逐步自立的發展階段,他們在自我認識和自我確認的過程中會發生必然的心理疑惑和沖突。在這種矛盾中,他們將逐步轉移到和自身相似的人或是各種媒體炒作的偶像。
2、教育方法的單一化
很長一段時間,高中生學習的榜樣是由政府和學校規定的,這些楷模一般都貼上了熱愛祖國,尊重教師等標簽,具有明顯的政治特點,如此單一化的榜樣教育卻在很大程度上扼殺了中學生的天性,使其陷入千人一面的尷尬地步。鄭淵潔曾說過,“教育若是千人一面,并行不悖,將是人類社會的末日。最好的教育是用50種不同的方法培養一個學生,最差的教育方式是用一種方法培養50個學生。”多元化的榜樣教育可以賦予孩子們更大的選擇空間,讓他們按照自己的需要,找到自身發展的“樣本”,以榜樣的力量鞭策自己不斷前進。
3、教育目的功利化
國家為了獎勵對和諧社會做出貢獻的人,往往會鼓勵社會大眾向他們學習。此時,便會采取一定的方式獎勵榜樣,被樹立為榜樣后就會“名利雙收”。就向社會傳遞出了這樣一種信號:誰成為榜樣誰就會獲得更多的社會資源。在這種情況下,往往一些人會出于功利做出一些符合國家期望的行為。另外,榜樣教育的功利化會導致榜樣學習的形式化,一些人尤其是中學生,在主流文化的號召下或是出于自身的道德事跡被關注的目的,出現行動上參與榜樣學習活動,心理上卻無心介入的榜樣學習形式化、虛假化現象。
(二)對榜樣教育法存在問題的原因探析
1、榜樣樹立不當,虛構或夸大榜樣形象
目前,社會上存在虛構或夸大榜樣,使學生對此產生了厭惡和輕蔑。中學生呈現出強烈的叛逆傾向,表現為對于先進人物,持有嗤之以鼻的立場,而對于一些不良傾向卻持情感認同。在過去我們先進典型工作出現了許多錯誤和偏差的先進典型,全方位的夸張,提高甚至創造了一個“神”的形象。
2、榜樣的宣傳方式功利化
榜樣的宣傳是榜樣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目前,隨著宣傳力度不斷加強,功利化現象大大減少了對榜樣的認可和學習,即榜樣教育弱化。這種功利化的宣傳方式主要表現在:一些地方選擇榜樣作為政治項目,過度包裝。這類功利化的鼓吹不但導致榜樣數目泛濫,還使榜樣的總體素質下降,為榜樣教育的誠信危機埋下隱患。
3、典型教育走入誤區,學習榜樣流于形式
典型教育走入誤區,榜樣的教育作用流于形式。 在工作中,選擇典型形式化,宣傳典型極端化。在中學校園中,由于受社會潮流的感染,樹立典型時,低于正常標準來選擇,而且,不少地方在宣傳先進典型時,往往為了制造社會轟動效應,在宣傳先進典型時不注意實事求是的原則,這讓中學生學習先進典型時不能達到實際的效果。
四 、有效榜樣教育的實施對策
(一)重視榜樣的選擇
1、選擇要符合時代性,客觀真實性
要結合各個時期黨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實質,圍繞學校智育工作來發掘榜樣最本質、最有指導意義的時代精神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根據時代發展的需要,樹立與時代發展相一致的模型,使學生能根據他們的個人生活選擇類似的主流價值觀,以實現榜樣教育的目的。而且,榜樣必須是真實的,不能把榜樣無限放大。要立足現實,真實反應人物的情況。
2、挖掘身邊的教育資源,樹立正確的榜樣觀、凡人觀
最好的榜樣就是生活在中學生中間,和他們學習生活有密切聯系的。在學生身邊挖掘道德榜樣,讓他們感覺到榜樣就在他們身邊。同時,要善于發現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使他們感受到榜樣也許就是他們自己,從而提高學習主動性。另外,教育者在實施榜樣教育時,應該注意自身言行的榜樣示范作用。一方面,榜樣對受教育者產生影響,只有教育者真心欽佩、信服與崇尚所樹立的榜樣,受教育者才可能欽佩、信服與崇尚。
(二)科學宣傳榜樣
1、實事求是的宣傳榜樣
榜樣的力量首先在于真實,那么榜樣的宣傳必須強調真實性。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在過程中,應當選取適當范圍內的榜樣作為學習對象,并正視其不足。使用真實的例子,才能使受教育者易于接受。要使受教育者感受到先進榜樣和普通人一樣,他就在人民群眾中間,從而產生一種親和力。
2、關心,愛護榜樣
先進榜樣就在人民群眾中間產生,在某些方面,他們也是普通人。在生活中,他們也會遇到挫折和困難。所以,我們有責任幫助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和困難,關心愛護榜樣,調動他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積極性。
(三)轉變典型教育的傳統觀念,革新教育方法
1、在選取典型上,要端正態度,做到程序透明
對于典型的選擇,我們應該改變傳統的做法。突出廣泛,先進的特點,不搞“高,大,全”。先進性是先進典型的思想特征應體現時代精神,社會的發展方向,具有崇高的思想境界,能夠為廣大中學生崇拜,這種典型才會有持續性的影響。此外,在典型的標準上,應在制度方面給予監督完善,做到公正透明。
2、在學習典型上,一切以受眾為出發點、落腳點
典型教育重樹更重學。當我們選擇了適應社會發展的榜樣之后,我們的教育工作只做了一半,我們的最終目標是學習。通常,典型教育一般以觀眾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當中,教育者是主體,他介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過程。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須做好示范,還應發揮學生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發現自己與典型的差距,激發向其學習的動力。
[注釋]
①許慎;(約公元58年一公元147年),著有《說文解字》和《五經異義》.
②葉瀾;中國著名教育家,祖籍福建南安,1962年畢業于華東師范大學教育系本科.
③孔子;《論語·子路》.
[參考文獻]
[1]何小忠.偶像亞文化與青少年榜樣教育[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
[2]鄭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郭彥雯.榜樣教育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J].教育探索,2012.(3).
[4]李毅娜.當前榜樣示范法的問題、原因及其對策[J].華中人文論叢,2011.
[5]陳萬柏.對青少年榜樣教育效應弱化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
[6]廖明月.新時期榜樣示范的困境及策略[J].劍南文學,2012,(2).
[7]鄒霞.新時期榜樣教育的審視與重建[J].教學管理,2010.(8)
[8]鄒欣.新時期榜樣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華中師范大學,2011.(4).
[9]汪士華.增強榜樣教育實效性思考[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0.(4).
[10]楊璐.思想政治教育中榜樣教育法的運用[J].安陽師范,2013.(2).
(作者單位:1.西華師范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四川 南充 637000;2.中陽縣寧興中學,山東 ?呂梁 ?03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