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平+馮春花+管學茂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工科傳統學科專業課雙語教學過程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辦法,提倡有效的雙語教學手段,以期達成雙語教學的真正目標。
關鍵詞 雙語教學 傳統學科 教學方法 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11.020
Bilingual Teaching of Engineering Traditional Disciplines
ZHU Jianping, FENG Chunhua, GUAN Xuemao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Jiaozuo, He'nan 454000)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raditional disciplines of engineering Bilingual teaching problems an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promote effective bilingual teaching methods, in order to reach the real goal of bilingual education.
Key words bilingual teaching; traditional disciplines; teaching methods; reform
傳統學科即指那些學術成熟度較高、邏輯嚴謹,并在高等教育學科專業建設歷史沿革中發展時間較長并一直延續發展至今的學科。①現在大多數高校都保留有傳統學科專業,而且很多是所在高校多年以來重點建設的專業,既然是傳統學科就說明已經發展了相當長時間,發展趨勢可能已經比較緩慢,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傳統學科發展正在面臨嚴峻挑戰,或者目前就業形勢不太好,這樣就會導致教學過程中學生對這類專業有一定的抵觸心理,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不夠,教師上課也會比較吃力。要想讓傳統學科長期保持較好的發展趨勢,必須注重學生獲取知識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而目前英文文獻是最新科技信息交流的主要平臺,較好的英文閱讀、交流的能力必能幫助學生在本專業中有更好的發展,所以目前,我國很多傳統學科專業已經開展了專業課的雙語教學,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②但同時也暴露出了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
1 學生的抵觸心理
學生選了工科傳統專業,有時會覺得就業形勢不好或者專業比較老土,不夠高大上,缺乏學習的興趣,甚至想轉專業,雙語上專業課更會抵觸,因為需要背很多專業詞匯,難度較大,而且感覺沒啥用。所以教師需要告訴學生,任何一個專業實際上都在不斷向前發展,也會不斷產生新的研究方向,事實上是永葆活力的。譬如水泥混凝土方向,很多學生開始接觸以后都會覺得這專業很土,誰還不會拌水泥啊,而且想象中的工作環境肯定是臟亂差,從心理上輕視、抵觸這個專業,事實上現在水泥混凝土方向有很多新的研究課題是緊跟材料發展前沿的,如建設高層建筑的高強高流動性混凝土,石墨烯在混凝土中可以明顯增強其強度、導電性能,摻加氧化鈦后可以使混凝土具有降解空氣污染物的功效,某些特種混凝土還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減少溫室效應等等,都是新穎又很現實而又有挑戰性的課題,對社會的發展也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而且隨著管理的越來越規范,水泥混凝土企業是可以做到環境優美的。有很多最新的研究成果是通過英文發表出來的,而這些最新的發展通過雙語課程的講解來介紹給學生,會給予他們積極的引導,若安排課后作業要求他們自行查閱相關文獻,他們會更清晰地發現傳統學科并非停滯不前,而是一直在不斷前進中,也讓他們對自己的專業更有信心。
2 教材選擇
因為工科傳統專業很多是從國外傳入的,所以其經典教材往往也是外文的,特別是英文的,而且教材的種類可能也比較多,所以選擇英文教材時教師應該注意甄別,其中有些是適合職業教育,有些是基礎類的教材,選擇時最好選用適合自己學校和專業特點的教材;再就是每個行業相對來說都有實力比較強的國家,比如水泥混凝土專業,目前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印度等國家都用英語講授課程,但是相對來說美國的技術水平最高,所以我們選擇教材時也要考慮到使用本教材國家的本專業實力水平,那么我們選擇美國現在使用的教材就更加合適。如在河南省雙語示范課程《混凝土學》教材的選擇過程中,關于混凝土學的英文的教材就有很多如《Properties of Concrete》、《Teaching the Materials Science,Engineering,and Field Aspects of Concrete》、《Concrete Structure,Properties,and Materials》、《Design and Control of Concrete Mixtures》等,但是根據我們學校的特點及使用相應教材的學校,我們選用了Prentice Hall出版的Sidney Mindess和J. F. Young編著的《Concrete》,這也是美國普度大學、西北大學用的教材。再就是講解章節的選取需要慎重,因為英文教材會比較厚,而目前專業課一般只有32個學時,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還需要拿出一定的時間學習英語專業詞匯,難以在短時間內講完,所以需要有側重點的進行章節選取。對于一些比較高深的理論,可以刪減掉,只進行簡略的講解,至于其中的深層次原理可以不講,對于一些例子可以選講。
3 講解形式
有了好的教材,講解方式也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若一味地全用英語講解,對學生來說可能比較難以接受,可以采用循序漸進法進行講解。如在《混凝土學》中,基礎理論方面(緒論,硬化混凝土的結構,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因為牽扯到較多的專業詞匯,采用國外教材和英語教學模式,同時增加學生查閱最新資料的機會,讓學生感受到學習內容的發展情況,讓學生了解混凝土方面的最新知識。同時注重將基礎理論與目前的研究進展相結合,多介紹一些基礎理論在最新研究進展中的應用,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學習的基礎理論在最新研究中體現出的重要性,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方式上可以采取多媒體教學,網絡教學等先進的教學方法,同時引用一些視頻動畫資料,以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引發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擴大知識面。
在涉及到有關標準的知識(混凝土原材料,混凝土和砂漿外加劑,新拌混凝土的性能,混凝土的物理力學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建筑砂漿)講授方面,同時介紹國內外的標準,以國內的標準為主,中英文講授相結合,打破教科書內容的限制,豐富教學內容,讓學生了解國內外的差別。
同時注意創設學生為主體、探索性的教學環境,在課堂教學中積極主動與學生進行英文交流,引導學生進行英文溝通,開拓學生的學習思路。如可以采用教師課堂一開始就提出任務,學生課后或當堂分組學習討論等方式進行教學,提高學生自主探索想辦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4 教學團隊建設
一支業務能力強的團隊是建設雙語課程的保障,也是雙語課程的瓶頸,一般情況下首先要求主講教師的英語能力強,既能用英語講授內容,而且學生聽起來也不能太費力,這對教師的能力要求比較高;有時候教師自己看文獻沒有問題,但是講起課來可能不一定容易懂,因為英語口語水平和閱讀能力不成正比,所以作為承擔雙語教學的教師,需要不斷強化自己口語表達能力,在自己明白的前提下也可以用平實的英語表達出來,讓學生更易于接受這種上課方式。一個專業要發展好,就需要一個雙語課程群,單純的一門雙語課程在專業建設中起到的作用畢竟有限,所以就很有必要建成一支雙語教學隊伍,多位教師共同努力,多門雙語課程共同建設,齊頭并進,就可以很好地完成一個專業雙語課程群的建設,也就是需要有一個相對強大的雙語教學團隊。所以需要對本專業的教師進行不定期的培訓,到水平較高的學校進行培訓,或者最好能出國訪學一段時間。
5 學生反饋及矯正
對于一門雙語課程來說,在教學過程中,英語不是目的,英語只是一種手段,是一個媒介,是學生可以通過這個媒介開拓視野,了解自己專業目前發展現狀和發展方向的手段。所以要時刻檢查這種方式是否起到了應有的作用,可以通過問卷或者口頭調查的方式,如果顯示難度太大可以適當加以中文的解釋,以學生的接受程度為標準。所以剛開始上課時注意引導課堂氣氛,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和積極性,密切關注學生的反應,根據學生的反應情況及時進行英語難易程度和比例的調整。
6 結論
雙語教學是傳統工科專業提升自身吸引力的一種有益的手段,教學過程中要注意解決學生的抵觸情緒,進行教材的適當選擇,教學方式要靈活多變,同時注重教學團隊的培養,并要及時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對英語教學方式進行迅速調整,從而達到教學相長的目標。
基金:2014年河南省雙語教學示范課程《混凝土學》;河南理工大學教改項目2013JG075
注釋
① 樊子斐.高校傳統學科創新力提升對策研究[J].科教導刊,2013(10):1-2.
② 郭學鋒,任昉,崔紅保,周愛國.雙語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J].教育教學論壇,2012(3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