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滿坤
摘 要:《義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準》指出:“思想品德課程是一門以初中學生生活為基礎、以引導和促進初中學生思想品德發展為根本目的的綜合性課程。”可見,思想品德課程的存在對學生健全地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為了最大限度地展示思想品德課的價值,也為了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和價值觀,作為教師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要從多角度入手來有效地展現其綜合性,以確保學生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關鍵詞:思想品德;綜合性;問題探究;案例分析;小組辯論
思想品德課的綜合性有機地整合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國情等多方面的學習內容;將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知識的學習、能力的提高與思想方法、思維方式的掌握融為一體。所以,為了適應初中生的成長需要,為了有效地展現課程的價值,作為新時期教師的我們,要從課程的特性出發,要組織多樣化的教學活動來有效地貫徹落實課改下所提出的“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要在充分發揮學生主動性、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的同時,為學生綜合素質水平的全面提升做好保障工作。因此,本文就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對如何有效地體現思想品德課的綜合性進行論述,以期能夠促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
一、借問題探究活動展現思想品德課的綜合性
問題探究活動的開展是為了讓學生在主動求知、主動探究中加強理解,提高效率。所以,為了有效地展現思想品德課的綜合性,也為了有效地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性,我們要立足于思想品德教材內容,要創設有效的問題探究情境來引導學生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中掌握基礎的思想品德知識,進而為學生的健全發展做好基礎性工作。
例如,在教學《嚴也是一種愛》時,為了展現課程的綜合性,也為了幫助學生正確地看待父母對自己的態度,更為了讓學生認識到逆反心理帶來的危害,使我們更好地體會家長對自己的深厚感情,使學生學會感恩,在授課時,我選擇了問題探究活動,引導學生思考了下面幾個問題:
①代溝是如何產生的?
②父母與子女之間的代溝是無法填平的?
③我們與父母之間都存在哪些矛盾?
④父母的強制性命令就是對我們的“不愛”嗎?
……
組織學生對上述的問題進行思考,幫助學生能夠正確地看待父母的教育,這樣不僅能夠確保思想品德課的綜合性特點最大化實現,同時,對學生道德素養的形成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借案例分析活動展現思想品德課的綜合性
案例分析是思想品德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方式,也是考試中占分值較大的一部分內容。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要鼓勵學生對案例進行自主分析,要讓學生在知識的靈活應用中掌握知識,提高能力,進而確保課程的綜合性得到有效的展現。
例如,在教學《做誠信的人》時,為了讓學生認識到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為了讓學生在生活中努力做誠信之人,與人為善,在授課時,我引導學生分析了以下案例:
案例一:分析“國王與花種”的故事。思考:為什么沒有種出花來的孩子獲得了王位?
案例二:小雨和小風約好星期天去打球,但是,小風因為星期天媽媽要帶他去外婆家,所以,在未告知小雨的情況下,小風爽約了。思考:小風的行為是正確的嗎?
……
引導學生對上述的案例進行分析,一來能夠提高學生的知識靈活應用能力,確保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順利實現,二來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誠信觀念,使學生學會用誠信的智慧來處理人際關系,同時,逐步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
三、借小組辯論活動展現思想品德課的綜合性
辯論活動的開展是為了讓學生在激烈的討論和爭辯中明確是非,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所以,在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我們要選擇恰當的辯論主題來引導學生進行正反兩方的辯論,這樣不僅能夠加深學生的印象,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對課程綜合性的展示以及學生全面的發展也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授課的時候,教師要充分發揮小組辯論活動的作用,以促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
例如,在教學《人生難免有挫折》時,為了幫助學生正確地看待挫折,也為了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態度,在本節課的授課時,我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挫折是利于學生健康發展的”“挫折是不利于學生健康發展的”進行辯論,自主搜集資料,重拾論點,并在觀點的反復論證中正確地理解挫折,進而,幫助學生懂得挫折能夠磨煉人的意志,能夠幫助學生以積極的生活態度和健康的心態來面對生活中的挫折,進而,在展現課程綜合性的同時,也為學生素質水平的提高打好基礎。
總之,素質教育下的思想品德課堂,要深入挖掘教材價值,要借助多樣化的教學活動來展現其價值,同時,也在充分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性,鼓勵學生在自主學習、自主探究、有效辯論中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最終在確保高效思想品德課堂順利實現的同時,也為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的提高作出相應的貢獻。
參考文獻:
蔡永南.淺談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中貫徹素質教育[J].科教導刊,2011(15).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