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萍 劉慧
摘 要:讓學生喜歡語文,就要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在語文課堂上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語文帶來的快樂,以前的觀念是學生不愿學習,教師強制學習,現在是學生不愿學習,教師吸引學習;只有吸引學生學習,讓學生對所學的內容產生興趣。那么,學生就能在很輕松的環境中完成課堂學習任務,達到樂學的目的。
關鍵詞:喜歡;興趣;快樂;學習
出于對教師職業的喜歡,我選擇了做一名人民教師,選擇了做一名語文教師。因為我認為語文課堂是最快樂的,感覺語文最接近生活,內容最豐富多彩,最富有生活情趣,更是充滿人文氣氛的學科。那么,如何讓學生在學習語文時能樂在其中呢?下面我淺談一下自己在實踐教學中的做法。
一、構建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邁出語文學習第一步
“親其師而信其道?!彼宰鳛榻處煟紫纫獝蹖W生、了解學生,處處關心學生,讓學生感覺到你在他們的眼中是一位可親、可敬、可信的親密朋友:在課堂上,我們要放下架子,走到學生中間,和他們一起商量問題。還可以讓學生當“小老師”去解決問題,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遇到困難時要把自己的愛無私奉獻給學生;其次,我們還要學會用微笑面對學生,每個學生都不喜歡板著面孔上課的老師,快樂是可以傳遞的。相反,教師要不斷激勵、指導,并及時表揚該學生能夠勇于發言,積極回答問題,要用自己的一顆愛心贏得學生信任。這樣可以有效消除學生課堂參與的心理障礙,這一次努力做了,相信下一次他們會做得更好,給他們增加自信,讓學生真正做到“親其師,信其道”。
二、激發學習語文的興趣,走好語文學習的重要一步
作為低年級學生,一聽到教師說玩就特別帶勁,高興得不行??梢宦犝f要上語文課,立馬就變得無精打采,所以我們應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所以,在平時教學中,要利用各種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此,我經常利用多媒體進行語文教學,例如,教學《水上飛機》一課時,農村孩子根本沒見過真正的飛機,更別說是水上飛機了。所以在備課時充分搜集水上飛機的資料,形象生動的畫面在我的講解、引導下為語文課堂增添了新的樂趣,能把學生帶入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學生表現出極大的學習熱情,課堂氣氛非?;钴S,學習效率明顯提高。
三、課堂評價以鼓勵為主,激發學習熱情更進一步
好學生是夸出來的。每個學生都喜歡聽到老師的夸獎尤其是學困生,更需要教師的表揚、鼓勵。例如,我班的魏××同學,剛從尹固小學轉入我班時,真像一匹小野馬,上課他從不認真聽課,坐著也不老實,無論做什么他都不參與,課堂好像與他無關似的。學習成績很差,還經常不完成作業。針對這種情況我曾多次對他進行批評教育,效果也不太明顯。在語文課上,我讓他回答了一個簡單的問題,回答完之后我及時用全班學生的掌聲給予了肯定和表揚。之后,我發現魏××同學慢慢有所轉變,以后的課堂中,舉手的次數越來越多,我及時抓住了他這一特點,不斷進行鼓勵,還評他為班里的“進步小標兵”。出乎預料的是在期末考試中語文竟考了A等。可見,激勵性語言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多么重要,所以,我們以后要在課堂上堅持運用恰當的鼓勵性語言,讓學生更加努力地學習。
四、培養學生良好習慣,走好學習語文的每一步
在平時的教學中,首先,我很注重培養學生課前預習的好習慣,要求學生多讀,遇到不理解的詞語要多查。在課堂教學中,我特別注重學生養成習慣的培養,在讀書時要求學生有端正的坐姿,起立讀書時要把書端起來再讀。每讀課文之前我都要求學生讀準字音、讀通順句子、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不懂的詞語要在書上圈畫出來,要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還培養他們讀課文時要眼到、心到、口到,讀書學會思考,要通過朗讀把心里的想法讀出來,所以讀書要慢一些。其次,我還培養學生在聽課時要養成邊聽邊思考的習慣。針對老師提出的問題,要積極思考,隨時準備發言。另外,還要求學生大量閱讀課外書籍,獲取豐富的課外知識,增加學習樂趣,在讀書的同時還要養成隨時記筆記和隨筆的好習慣。只有做到耳到、手到,才能養成在學習過程中聽寫同步的好習慣。時間久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就養成了。那么,學生在平時學語文就會感覺輕松、愉快了。
五、豐富學生的語文實踐活動,快樂學習再提高一步
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也是培養學生學習語文興趣不可缺少的環節。語文實踐活動的開展能使我們學到的內容進一步得到拓展延伸,由于學生的興趣廣泛,好奇心強,針對小學生這一特點,可以把一些知識學習變成游戲活動,采用多種活動形式來為教學增加色彩,讓學生在快樂中聽、說、讀、寫,如:做游戲、講故事、鋼筆書法比賽、成語接龍比賽、分角色朗讀表演等,都可以吸引和保持他們的注意力,在快樂中學到知識并能牢牢記住,真正讓學生快樂起來,讓學生對語文學習有一種快樂的追求。
總之,引導學生在快樂中學習語文有很多途徑。為了使學生在充滿情趣的課堂中愉悅學習,我將不斷努力,繼續學習。只有不斷學習新的教學方法,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讓我們的語文課充滿生機和活力,讓“樂”充滿語文教學的每個環節,讓學生在樂中學,讓課堂成為快樂的搖籃。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