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樹芬
摘 要: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如何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是初中語文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因此,必須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分析了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前提,并提出了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策略,希望能對初中語文教師課堂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構建高效課堂是新課改對初中語文教學提出的新要求,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國實現教育強國的重手舉措。課堂教學的高效率是指,有限時間內,通過師生合作,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課堂效率,必須提高初中生的知識鑒賞和學習方法。
一、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前提
1.創新教學意識,認識到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重要性
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是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質量的必由之路,因此,初中語文教師應該認識到構建高效課堂的必要性。教師應該更新傳統的教育教學思想,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積極提高自身專業知識,同時必須對教育教學過程中的經驗進行總結,對教育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反思,必要的時候,應該轉變角色,充分發揮學生課堂教學主體的作用。
2.激發學生興趣,為構建初中語文教學課堂模式保駕護航
興趣是人們進行學習和活動的關鍵,因此,教師應該激發和調動初中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應該做好以下兩個方面:師生平等。師生平等不是掛在嘴邊的,而是要落實到實際教學中,師生平等是良好溝通的開端;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融入情境之中,激發和培養初中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二、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策略
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因此要想讓課堂效率最大化,教師必須對教學方式和模式進行改革和創新。初中生年齡特點和心理發展規律是構建高效課堂的關鍵,初中語文教師應該從這兩個方面入手,積極研究和探索。
1.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應該注重課堂氛圍的營造
巴甫諾奧在自己著作《快樂學習法》中說道:“快樂學習使得學習新知識成為一種享受。”然而,因為教師教學方式方法不恰當,大多數學生對學習語文不感興趣,認為語文學習枯燥無味。教師應該根據文章內容,營造課堂氛圍,活躍課堂氣氛。如小說《社戲》是一篇充滿江南水鄉生活氣息的文章。它描繪了江南水鄉的夜景、山巒、笛聲,讀來令人回味無窮。在課堂上,教師可以讓學生打開記憶的閘門,由自己的童年的趣事說起,并通過視頻向學生說起江浙一帶的風土人情和魯迅童年生活的軼聞趣事。這樣大家說得有勁,聽得有味,閱讀的興趣油然而生,自覺把思維的觸角伸向那迷人的水鄉和亦真亦幻的月夜。
2.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應該注重學生情緒的調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興趣,才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才會主動學習。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盡量讓學生變得鮮活,讓學生學得興致盎然,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享受學習的樂趣,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如,在教學《桃花源記》一課時,教師可以播放含有桃花的歌曲,如《夢入桃花源》,根據學生的反應,然后將提前準備的桃花照片拿出來,讓學生根據桃花,描繪桃園美景。在此基礎上揭示課題。與簡單的講述教學相比,這樣的教學方式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開啟學生學習之門。
3.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應該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新課標中明確規定了教學的性質,即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因此,教師要巧設問題,引導學生,點撥學生的思路,學生要通過自己的活動,獲取知識,體現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如,在對《海燕》一文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課文題目,提出相關問題,如“海燕,大海,烏云,海鷗,海鴨,企鵝在文中象征什么?”“你如何理解‘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這句話?”等,帶著問題熟讀和學習課文,將問題答案標記出來,不懂之處用問號標出。通過這樣動手、動口、動腦訓練學生,能促使他們在最大限度上發揮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學習中掌握知識。
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是一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需要教師不斷進行思考和摸索。教師是課堂教學的引導者和實施者,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兩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因此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應該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激發和調動初中生學習語文的激情和熱情,發揮學生教學主體的作用,高質量完成課堂教學的目標,提高初中生的課堂學習效率,最終實現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
參考文獻:
[1]王虹.淺析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J].才智,2012.
[2]劉純赟.如何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J].考試周刊,2011.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