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謀明
興起于美國的翻轉課堂通過其短小精悍的教學視頻和便攜簡易的授課渠道,極大地推進了信息化課堂的發展進度,被稱為“大數據時代的新教學模式”。
在大數據、互聯網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將這一模式逐步深入地應用于我們的課堂教學中,已成為中國課程改革的必要手段。翻轉課堂憑借其自身良好的互動性、交流性、信息化與網絡化等優勢,極大地沖擊著傳統教學,卻也帶來了自由度過高、難以保障學習效果等弊端。對于翻轉課堂這一新興教學方式,作為其實踐者與應用者,我有幾點自己的看法與反思。
翻轉課堂指教師通過網絡云上傳自己的教學視頻,長度較短,多為單個章節。學生通過便攜播放設備,可自由觀看任一課程、單元的內容。極強的自主操控性可幫助學生及時補缺補差,課后的在線練習亦可鞏固知識,強化記憶。除了靈活的學習時間和及時的習題檢測,翻轉課堂的另一優點在于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學生在學習時與同伴或教師通過云平臺互動聯系,教師也可以及時為學生答疑解惑。在以網絡為基礎的信息傳遞渠道下,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積極性因此提高,教學資源得到共享,教育的發展也將更加均衡。
但是,尚未廣泛普及的翻轉課堂,在國內的實踐應用中,仍暴露出一些缺陷。首先,由于缺乏統一監測機制,教師無法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自覺性不高的學生難免效率低下。其次,因為缺乏經驗和相關培訓,教師在錄制視頻的過程中,會存在講課生硬、教學目標不明晰等問題,這也是很多老師對翻轉課堂持懷疑態度的原因。所以,如何將傳統與現代結合,將網絡化融入課堂,是翻轉課堂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對于信息化時代共同成長的當下學生和經驗豐富并形成了自己的特有教學風格的傳統教師來說,若能保持兩者間的動態平衡,便可使翻轉課堂的功效發揮到最大化。從學生來看,增強自主性是第一要務,除了對新事物的好奇心,更要激發他們充分利用現代科技,從而增強學習的積極性。對教師而言,革新固有的教學理念,主動接受并學習新的教學方法,加強對自我的培訓,才能更好地將翻轉課堂與書本教材相結合。當然,打造良好的監測與反饋機制,則需要學生、教師、家長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學生按時學習,教師及時完善,家長適時監督,學習效率實時增加。
總而言之,翻轉課堂是大數據時代應運而生的產物,如果我們能夠克服其不足,充分在教學中應用這種新興手段,勢必能夠開辟教育的新道路,讓我們的課堂煥發生機。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