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志輝
摘 要:足球作為當今學校體育改革的突破口,將對中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產生積極作用。通過足球教學對學生良好思想品質、科學文化素質、身體心理素質、藝術素質等多方面進行闡述,分析足球教學對中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實現立德樹人的目標。
關鍵詞:足球教學;中學生;綜合素質;培養
2014年11月26日,在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足球成為體育必修課,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等重磅內容出爐,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教育部體衛司司長王登峰說:“選擇校園足球作為學校體育改革的突破口,不僅因為足球運動本身,還因為大家都很關注足球,而且中國足球水平比較落后。要提高中國足球水平,必須從娃娃抓起,讓更多孩子參與到足球中去。”“要發展校園足球,必須從普及、教學和訓練等四個方面去落實。”
作為基層體育教師,在發展校園足球方面,必須要做好教學和訓練這項工作。這不僅可以讓學生學會一兩項運動技能,讓校園足球得到長遠的發展,而且對中學生綜合素質培養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一、中學生綜合素質的內容
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對人力資源開發尤其是青年人力資源開發的需求越來越迫切,為了適應這一社會需求,我們的教育就要著眼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
中學生綜合素質包括:有健康的思想和良好的道德素養;正確的公民意識;健康的心理素質;掌握堅實的知識基礎;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能積極主動參加社會實踐與志愿者服務活動;能積極參加文體藝術,促進身心健康;具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等。
二、足球教學對中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1.足球教學對中學生良好思想品質的培養
(1)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技能
足球比賽是以每隊11人上場參賽的集體球類項目,場上11人雖位置、職責、分工不同,但必須按照既定的戰術策略和要求協同一致,形成一個嚴密的整體,做到目標、思想、行動“三統一”,攻則全動,守則全防,只有形成整體的攻守,隊伍才有戰斗力,才能贏得比賽主動權。為獲取勝利,每個隊員必須同心協力,密切配合,服從集體,才能為個人技術發揮創造機會。中學生正處在青春期,好勝心強,常常為勝利激動、自豪,為失敗惋惜、懊悔。為爭取勝利,他們相互鼓勵、相互學習,爭取讓技戰術水平發揮到最大限度,以贏得比賽勝利。在這種動靜結合的環境下,中學生通過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自由與紀律、個性與共性的關系,可以加強組織紀律,培養團隊合作精神。
例如,在傳接球教學中,要求傳球者盡可能將球傳到位,接球者也要盡可能地跑到位,只有雙方協力配合和合作,這個球的傳接效果才會最好。教師在實踐中要不失時機地引導和教育學生,要互相幫助、重視合作。
(2)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
足球運動緊張激烈,戰局跌宕起伏,變化莫測,勝負難料。中學生在足球運動中盡情地拼搶競爭,體驗足球運動帶來的喜悅和快樂,可以合理地宣泄和化解不良情緒及心理障礙。
例如,足球“比賽”教學,要求學生各司其職,還要與隊友互相配合、支持、理解,以便團結一致,這樣隊伍才有最強戰斗力,才更有機會贏得勝利。長期參加足球運動可以增加人與人接觸交往的機會,不斷認識新朋友,提高集體榮譽感和人際交往能力,從而更好地融入社會,提高社會適應能力。
事實證明,中學生經常參加足球運動有利于促進體能和智力發展,鍛煉處事果斷、敢打敢拼的性格,更有助于塑造積極向上、自信樂觀的心理素質,增強社會生存能力。
2.足球教學對中學生良好科學文化素質的培養
(1)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足球教學以動作教學為主,其教學過程特點,與動作的常規性、復雜性、藝術性等特點,直接相連,緊密結合,教師只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方案,才能取得最佳教學效果,學生創新能力才能得以提高。
例如,足球“戰術”教學,教師除了傳授知識和技術戰術的訓練外,在實踐過程中,要鼓勵學生充分發揮優點,不斷創新,找出最適合自己或團隊的戰術。因此,足球教學對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有著重要的影響。另外,讓學生參與足球活動設計、賽事安排、比賽場地選擇等,都可以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
(2)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
足球運動作為一項技能,其必然有運動技能和智力技能的密切聯系。運動技能主要是借助于神經系統和骨骼肌肌肉系統實現的。而智力技能是指借助于內部語言在頭腦中所進行的認識活動的心智操作,主要是思維操作。其中感知、記憶、想象、思維是運動技能的調節者和必要的組成成分,而外部動作是智力技能的最初依據,也是智力技能的經常體現者。
例如,足球 “控球” 教學,它是由三個不可分割的階段構成:(1)分析時空階段;(2)贏得時空階段;(3)控制時空階段。動作復雜,特別需要學生將注意力長時間集中或迅速轉換及分配到特定的對象上去,久而久之,對學生的智力發展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3.足球教學對學生良好身體心理素質的培養
(1)培養學生自我鍛煉的能力
體育教學的目的是增強體質,它是一種對人進行運動和健康的教育。足球運動不僅可以學習知識和技能,還能促進學生的正常生長發育,提高身體活動機能,養成衛生習慣,培養學生腦體結合、綜合使用腦力和體力的能力。學習技術并不是最終目的,而是通過這種運動增強體質,使身體素質得到提高,從而更好地工作與生活。
(2)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
足球運動號稱“勇敢者的運動”,具有強烈的對抗性和激烈的拼搶性。當今高水平比賽隊員的活動距離高達9000~14000米左右,一場激烈的比賽,隊員心率180次/分鐘以上約有32分鐘左右,消耗氧氣300升以上,能量消耗6.278~8.371千焦。由此可見,足球運動對運動員的力量、速度、耐力要求都非常高。
因此,足球教學對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有著很大的作用。例如,在足球腳背內側踢球動作技術教學中,從助跑到腳擊球,學生開始不習慣,動作不合理,經常出現腳尖踢球的動作,導致踢球效果不理想。這種情況重復次數多了,學生就容易不知所措,失去信心,甚至在學習的過程中造成身體某一部位受傷,相當常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準確掌握學生的心理,打消學生畏難的情緒,邊講解邊示范,將動作分解教學,然后過渡到整個技術動作,通過不斷的足球教學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
4.足球教學對學生良好藝術素質的培養
學校體育教育是對學生進行良好藝術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和途徑之一。
(1)培養學生的審美觀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在足球教學過程中,教師以足球運動強身健體,塑造人體外在美,從而引導學生積極參加運動。在運動的過程中把美蘊藏在動作之中,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和愛好,讓學生親身體驗動作美與表現美的深刻含義。因此,足球教學可以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觀念和熱愛美的情感,提高學生鑒賞美、創造美和表演美的能力,使他們更加自尊、自愛、自信、自強。
(2)培養學生的藝術才能
藝術是各種不同文化的符號性載體,記錄和再現了人類文化和思想的發生、發展過程,通過藝術和文化的連接,可以增進對人類多元文化和文明的了解。學生的學業任務重,足球教學可以讓學生從繁重的學業中偶爾得到解脫,放松身心。學生在運動的同時,不僅讓興趣愛好得到了發揮,還可以找到自己的藝術特長;不僅讓學生思路開闊,獲得了情感體驗,還通過藝術的感召力,達到了培養人的目的。
足球運動是世界第一運動,它是力量、速度、技巧與團隊精神的完美組合,它牽動著億萬人的心,吸引著全人類的目光,它的深刻內涵已遠遠超出了體育的范疇。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它是一個國家、民族和地區力量的體現和象征。
王登峰說:“體育鍛煉不僅可以增強青少年學生的體質,還能夠有效地培養青少年學生的意志品質,其中像足球運動這種積極的競技體育還可以增強學生的創造力和團隊精神。并且,足球運動也能培養孩子們客觀和理性地面對成敗,具備永遠不服輸的積極態度,不論遇到什么困難都能夠克服的性格。”《中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發展規劃綱要(2015-2025)》有望在明年出臺。通過校園足球帶動其他運動項目發展,推動學校體育改革,實現培養學生一兩項運動技能、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目標,實現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目標,實現立德樹人目標。
參考文獻:
[1]高永順.未來世紀呼喚創新能力[M].北京:中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張璐.略論有效教學的標準[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8(01).
[3]黃鍵新.淺談體育教學中的“傳統教學”與“創新教學”[J].體育教學,2008(05).
[4]余智崗,楊春.論大學體育教學中的非智力因素培養[J].安徽理工大學學報,2004(06).
[5]王崇喜.球類運動:足球[J].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