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啟輝
摘 要: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知識日新月異,學生學習的教材也在不斷更新,初中生物教材全國就有北師大版、人教版、冀教版等多種版本,不同地區使用的版本各不相同,各個版本的教學目標是大同小異,人們也逐漸認識到學習生物越來越重要,加之各省市又把生物學科納入中考范疇,因此,如何讓初中生在學習中掌握生物內容,學會生物基本的技能技巧,解決實際生活實踐問題,是亟須解決的課題。
關鍵詞:目標教學;整合;自主;合作;探究
生物學是一門以實踐為主的學科,是理論與實踐、理論與探究的相互整合。因為生物學科是以活生生的生物體為研究對象,不像其他學科抽象,學生對生物的學習有濃厚興趣,尤其是農村學生,他們太熟悉不過了,因此,教師在生物課上就可以很好利用學生對知識的欲望,利用他們的熟知來激發學習生物的興趣,指導學生自主學習,教會學生生物技能技巧,進而合作探究。在多年的生物教學中,我就是采用生物的課堂目標教學模式來完成教學任務的。
首先,生物教師上一節課,應明白這一節生物課以那些活生生、學生熟知的生物體作為這一節課的教學標本;要給學生介紹哪些生物知識,哪些生物技能技巧;要求學生應掌握哪些生物知識,掌握哪些生物技能;了解哪些生物知識;了解哪些生物技能;培養學生哪些學習生物方面的興趣;陶冶學生愛護大自然的哪種情操。教師要求胸有成竹,才會有的放矢。
其次,生物教師在設計生物課堂教學目標時要因人而異。一般在班上我把學生分成各個小組,每小組的課堂目標各不相同,每小組的目標綜合起來凸顯一節課的教學目標。因為農村學生受教育、受社會、受家庭等多方面影響,生物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各不相同,加之學生動手動腦的習慣差異,教師不可能采用“一刀切”的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對班上每一個學生的家庭情況、性格、學習狀況、興趣愛好了解清楚,教師才能因材施教。
其三,生物教師在課堂上教學時,要讓學生根據實際狀況來選擇其學習任務。因為學生自己選擇的好處在于:促進小組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通過小組的協調、監督、互幫互助,共同完成學習任務,生成教學目標;有利于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激發,學生個性的發揮、能力的體現以及學習氣氛的渲染。在課堂上每個學生都有事做,不至于在課堂上學生精力不集中,開小差。
最后,自評,互評。讓各小組的成員先自評本組的學習任務,完成情況,有哪些收獲,有哪些優點,有哪些不足,達成學習目標情況,然后小組互評,指出改進學習方法。最后生物教師總結。
通過多年不斷地教學實踐,對于農村學生的生物教學,卻有很大的效果,敬請同行們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