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華
摘 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提高成績的保障。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如果能吸引住學生,學生就會積極思考并且會主動參與學習,學生的求知、探索欲望也會相應的提高。
關鍵詞:初中化學;學習興趣;方法
新課標教學中,教師由枯燥地講解知識,轉變為實時關注學生學習過程中學習態度、學習興趣的培養,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因此,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就顯得非常重要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調動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的關鍵,如何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呢?下面是我在教學中的幾點做法,和同仁分享。
一、重視第一節課教學,激發學習興趣
初三學生對第一節化學課特別的期待,他們非常好奇,教師正好利用學生這樣心理做好文章,從衣、食、住、行講起,讓學生感到學習化學的重要性以及利用化學知識解釋日常生活中一些問題所帶來的成就感、自豪感,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化學第一課的內容雖然理論性知識不強,它卻是學生認識化學的開始,地位相當重要,不容忽視。在第一課上采取風趣幽默的語言、生動活潑的生活實例、以及少量的趣味實驗,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以及學習態度的轉變,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重視化學實驗,激發學習興趣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實驗操作既可以獲得直觀的學習效果,又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硬水、軟水區別時我準備了肥皂水,給學生提供幾種不同的水源進行實驗,實驗現象非常明顯,學生的學習熱情一下就被調動起來了。在學習“二氧化碳的性質”時,先讓學生猜測燒杯內支架上哪層蠟燭先滅?“上層?!睂W生一致回答。我將二氧化碳倒入燒杯內和學生猜測的相反,“下層”蠟燭先滅了,學生的印象非常深刻,求知欲望空前高漲。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實驗室的鐵絲太粗不易燃燒,怎么辦呢?我就問有沒有廢棄的圓珠筆?將里面的彈簧取出來做實驗,學生很主動地取出幾個彈簧交給我實驗,現象非常明顯,彈簧在噼噼啪啪的火花中消失了,講桌下留下一片驚訝聲。講課時還要注意利用家庭小實驗以及分組實驗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進一步深化鞏固學習化學的興趣。
三、理論聯系實際記憶,激發學習興趣
初中化學理論部分的學習是枯燥、乏味的,記憶的知識相當多,教師要盡量將難理解、難記憶的知識趣味化,避免死記硬背,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核外電子分層排布時將電子軌道比作體育場的跑到,電子相當于運動員,他們在同一水平起跑線上起跑,外圈的運動員要比里圈運動員快(外圈路程比里圈長),否則被淘汰,學生也就理解了離核近能量低、離核遠能量高的道理了。再有講酸堿指示劑時我總結石蕊“酸紅堿藍”,酚酞“酸無堿紅”。講電解水時正極產生的是氧氣,負極產生的是氫氣,二者體積比為1∶2,我總結為“掙養父親,養一親哎”(正氧負氫,氧一氫二)。講解原子核外電子排布時,最外層電子數多少決定原子是否得失電子,我就打了個比喻,最外層電子數比作坐席吃喜酒的人,8人一張桌,一桌多于四個人的等人就可以了,不用動地方,一桌少于四個人的那就得到超過4個人的桌子上湊人數直到這個桌子滿8人。講完后學生立刻就理解了。講解化合價時給學生總結了化合價歌,一價鉀鈉氫氯銀,二價氧鎂鈣鋇鋅,三鋁四硅五氮磷,變價鐵是二三,記住以上算過關。經常進行這樣的總結既便于記憶,又提高了學習興趣。
四、注重情感教育,激發學習興趣
教師平時要注意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學生,這樣才能得到學生尊重,學生才會“聽其言,仿其行”,帶著濃濃師恩傳遞的知識學生更易于接受、理解、記憶和運用。讓愛在教與學中“播撒,澆灌”,才可醫治“懶、厭、逃”之病,才能使學生變成“勤奮好學,學而不厭”的人。例如,在批改作業時,附著一條簡單的鼓勵性評語,在布置作業時分必做題和選做題,給學生留有余地,另外,在課間輔導時多鼓勵、多引導,讓學生自己享受成功。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喜歡上化學。
五、巧制課件,激發學習興趣
多媒體課件最大的特點是“視覺沖擊力大,畫面會動”,其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利用好了就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課件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不要盲目亂用,否則興趣不但得不到培養,還會產生一些負面學習效果。制作課件時我們要綜合考慮學生的認知規律、知識內容、學習技巧等幾個因素,這樣的課件會吸引住學生,提高他們的注意力,學生學習興趣自然會提高。
總之,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化學學習興趣是教師的責任。教師不但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還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愛心,以及富有感染力的語言、高尚的人格魅力、駕馭課堂、創設學習情境的能力,將學生注意力緊緊吸引在課堂上,這樣學生的化學成績就會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