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霞映
摘 ?要:職業中專在生源質量有一定的特殊性,后進生的教育和轉化不僅是教育工作者的責任,更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后進生的基本狀況,班主任和其他教師對于后進生的認識,后進生對于自身的認識則是管理和轉化后進生的重要前提。
關鍵詞:職業中專;后進生;認識;轉化
“轉化一個后進生就等于培養一個優生”, “教師不是選擇自己教育的學生,而是要創造適合不同學生的教育”。由于職業中專在生源質量有一定的特殊性,班主任工作在后進生轉化方面任重而道遠,這就需要在教育方法層面不斷創新,切實促進后進生的全面轉變,為社會建設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高素質的職業技術人才。
本文通過問卷調查、實地訪談的方式,對湖南幾所職業中專后進生的情況進行調查,了解產生后進的原因和后進生的心理狀況,以及班主任在后進生轉化工作對學生產生的影響,希望能為日后的班主任工作及教學工作的后進生轉化問題提供一定的借鑒作用。
一、調查、訪談方法與樣本情況
此次調查對象為湖南5所職業中專三個年級的學生。共計發放問卷100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
這些樣本中,一年級新生人數為30人,占樣本總數的30%;二年級的人數為35人,占樣本總數的35%;畢業班人數為35人,占樣本總數的35%。這與湖南幾所職業中專一年級9個班,二年級11個班,三年級11個班的情況基本吻合。另外樣本中男女比例為1:1。
訪談的對象主要是三個年級的班主任老師。
二、調查、訪談的主要結果
(一)高一年級后進生情況及學生對自己基本情況的認識。后進生的基本情況主要通過對班主任的訪談、咨詢來了解。由于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不同,對他們是不是后進生不能籠統地劃分。近年來中職學校因為招生瓶頸,無法獲得優質的生源,招錄要求分數較低,甚至不設置分數線,這就導致后進生的面比較廣。在班主任工作的現實中,一般根據學生的學習和實踐能力的強弱,可以大致將學習基礎較差的群體作為后進生。
在調查問卷中,有69人說自己是農村生源的學生。一年級學生中認為自己學習成績很好和較好的有9人,認為自己學習成績一般或很差的有21人;二年級學生中認為自己學習成績很好和較好的有16人,認為自己學習成績一般或很差的有19人。三年級學生中認為自己學習成績很好和較好的有18人,認為自己學習成績一般或很差的有17人。綜合起來,認為自己學習成績相對較好的同學占43%,認為成績相對一般的占57%,這兩個數字的比例相差不大。
(二)師生對后進的各個方面及產生原因的認識。對自己學習能力的認識方面。8%的同學認為自己學習能力很強,28%的同學認為自己學習能力較強。47%的同學認為自己的學習能力一般,占了接近一半。還有17%的同學認為自己的學習能力很差。
在對自己學習態度的評價方面,21%的同學認為自己的學習態度很端正,58%的同學認為自己的學習態度較端正,21%的同學認為自己的學習態度一般,沒有人認為自己的學習態度很不端正。
在對自己的學習方法的評價方面,11%的同學認為自己的學習方法很好,34%的同學認為自己的學習方法較好,48%的同學認為自己的學習方法一般,只有7%的同學認為自己的學習方法很差。
在自己學習成績落后的原因的認識方面,81%的同學認為學習成績落后的原因是自己,19%的同學認為學習成績落后的原因包括學校、家庭和自己三個方面。沒有同學認為學習成績落后的原因只是學校或家庭的某一方面。
(三)學生對班主任與后進生轉化有關方面的看法。在班主任對所有學生是否平等方面,23%的同學認為班主任對所有學生非常平等,48%的同學認為班主任對所有學生比較平等,21%的同學認為一般,8%的同學認為很不平等。這說明大多數學生認為班主任對優等生和后進生是較平等的。
在問及班主任對對他們是否了解時,有9%的同學表示很了解,38%的同學表示比較了解。也有14%的同學表示很不了解。
在了解學生落后時是不是會對老師傾訴時,21%表示經常向老師傾訴,34%表示有時向老師傾訴,24%的同學表示很少,11%的同學說自己從來不向老師傾訴。
在了解班主任是否經常對他們進行鼓勵時,34%的同學表示經常鼓勵,27%的同學反映有時鼓勵,28%的同學說很少鼓勵,10%的同學說他的班主任從來不對他進行鼓勵。
(四)學生對高考的目標以及實現目標的信心。在回收的問卷中有9名同學表示自己對未來的打算是對口升大學,78%的同學希望自己找工作或者自主創業,這說明他們的目標都比較明確,獨立性比較高。
一個令人欣慰的結果是有87%的學生表示有信心通過努力獲得符合自己期待的生活,還有12%的同學表示較有信心。只有一位同學表示沒有信心。這說明絕大多數的同學包括后進生的對未來生活的信心還是很足的。
三、調查、訪談結果分析研究
從問卷中以及班主任訪談中,我們發現了許多有價值的東西。學生在初中階段學習與思維方式原本就是有一些差距的,學生的基礎也不一樣。但在進入職業中專以后,部分成績較好的學生進入普高,這些不平衡就逐漸打破了。不過在中專的學習和實踐中,又重新會產生一部分后進生。大部分的職業中專學生都面臨著學校教育向社會實踐的轉變,部分同學轉型相對較慢,則會造成落后。中專生年齡一般在16-19歲左右,他們的心理發展尚未成熟,自我心理隨和調適能力也比較差。除了文化課成績外,一般高職的學習風氣都不是太好。在中職的學習很難擺脫環境的影響,較難取得學業水平的進步。就會很容易引發一系列的問題,部分同學適應不過來,造成落后。
作為班主任,要了解后進生的方方面面的情況,才能“對癥下藥”。要拋開成見,轉變“朽木不可雕”的思想,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才能促進后進生健康成長。
(一)啟動內在動力,使后進生端正學習態度。針對職業能力和學業能力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重視學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在職業學校中,可以適當在學生的動手能力鼓勵方面多加鼓勵。引起自我批評,即由“他律”變為“自律”。在問卷中大多數學生回答學習態度較端正,作業老師布置的大都完成,課外的作業后進生基本無力完成。由于很多學生底子薄,部分學生的畏難情緒很嚴重。班主任要引導學生日積月累堅持學習,一點一點地進步,防止其一曝十寒,最終自暴自棄。班主任還可以利用相對優秀的學生,發揮學生之間的“傳”、“幫”、“帶”作用,充分發揮同伴對學習的積極影響,多通過學習好、又能獲得學生歡迎的優秀生來帶動其他后進的學生。教師本人也應經常對后進生進行鼓勵和幫助,以促使他們形成良好的態度。
(二)把準后進的脈搏,細心分析落后的原因。要切實達到教育后進生的目的,就要深入了解和研究后進生。一般的分析,后進生學習成績落后的原因主要有:①學習目的不明確,因為基礎不好,沒有足夠的自信,缺乏遠大的理想和抱負;②缺乏學習上的靈活性與正確的學習方法;學習效率低,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是職業中專大多數同學都有的問題。③意志力薄弱,學習基礎差。這一點在前面已提到。在湖南某些職業中專甚至面臨著一個“全班后進”的尷尬局面,其中的原因還需具體分析。只有分析清楚了成績落后的原因,才能有效引導他們走向積極的學習境界。
(三)建立感情基礎,破除后進生的心理障礙。作為班主任老師應主動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融洽師生的感情。由于各種原因,后進生在家庭中往往面臨各種問題,甚至受到家長的粗暴對待;在學校也很難得到老師和同學的關懷和理解;有時還要受到旁人的各種冷眼、諷刺、挖苦,或受到不公平對待。因此,他們更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尊重后進生的人格、理解學生的難處是很重要的。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是用愛的甘露澆到他們的心田。夏丐尊先生說過:“教育如果沒有愛,就等于無水之地,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為師愛生是天職”。老師的愛為他們改正錯誤創造了寬松的氛圍。特別是對后進生中的單親家庭子女,更要對他們有所“偏愛”,因為他們很難得到較完整的家庭教育,更需要班主任在這方面多加注意,撫平他們的心理問題。
(四)發現和關注亮點,鼓勵后進生走出自卑陰影。對后進生的一點進步都進行激勵,樹立他們的信心。在組織各種活動時,要為后進生留一席之地,鼓勵和引導他們積極參與各種活動,提高他們參與教學活動的意識,調動他們對學習和生活的積極性。后進生往往隱含許多特長,他們有的擅長體育活動,有的喜歡文藝表演,也有的喜愛寫作、繪畫等等,班主任只要善于給他們展現特長的機會,突出他們某一個不被人注意的優勢,以此在同學面前樹立新形象,并以此作為各方面進步的擴散點
(五)定規矩、嚴要求,以言傳身教感化后進生。教師對后進生要愛,更要將嚴格要求滲透在愛之中。對后進生,要以鼓勵為主,但并不是不要嚴格要求,而是要更嚴格的要求,必要時也應進行批評教育。不過,批評和教育都要注意場合,為學生保留尊嚴,要讓學生感到是關心他,幫助他而不是故意打擊他。對屢教不改、非處分不可的,一定要交由學校處分,以嚴肅校紀。但在具體處理時要做好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多聽聽被處分者意見,不能壓服讓其把話都說出來,使之心服口服,同時注意不要一棒子打死,要給出路,并給予愛習和關懷,使其認識到并未放棄他,以防自暴自棄。
中專學校具有相對于普通高中完全不同的特點,班主任工作更為瑣碎復雜。這就需要在班主任工作中不斷的探索新方法、改進新措施,在進行實踐的同時,不斷鉆研科學的管理方法和理論,深入到學生當中,真正的關心、愛護學生,有著“捧著一顆心來不帶走半根草去”的思想,了解班級及班級學生主要的優缺點并分析其原因所在,找準后進生之所以后進的原因,對癥下藥解決亟待糾正的弱點。深入研究學生能力、氣質、性格、愛好等方面的特征,深入了解學生的家庭生活環境、心路情感歷程,以便更好地對癥下藥地教育每一個學生,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夏丏尊.《愛的教育》序言[A].亞米契斯.愛的教育[M].上海:三聯書店,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