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課外閱讀是勢在必行的語文教學要求,不僅在于學生自身的努力,教師有效的引導同樣至關重要。教師應該積極探索教學方式方法并引導學生輕松地完成閱讀任務,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特別關注學生的知識運用,讓學生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體驗閱讀帶來的快樂,并大力宣傳,讓所有學生知道多看書可以擴大自己的知識面,會使自己的學習成績提高得更快。
關鍵詞:課外閱讀;引導;理解
一、根據學生的情況指導正確的閱讀方法,有針對性地激發學生對閱讀的熱情和興趣
老師幫助學生選擇優秀的讀物,有規劃地引導學生讀健康讀物,有利于學生自身素質的提高,符合學生需要,必然會激發學生閱讀的熱情。老師不僅僅在口頭上說讀書,更要處處做榜樣,也要抽時間博覽群書,在課堂上經典名著隨口道來,把自己的閱讀心得體會與學生分享,總結文章中的亮點和不足,然后給予評價,引導學生閱讀。學生積極配合老師教學,共同探索,共同突破難點。平時多注意積累。因為老師有恒心,善于積累而效仿,起到言傳身教的作用,要掌握好度。例如,我在嘗試指導學生閱讀《論語》一書時,首先要考慮的是故事引導,讓學生發自內心地對課外閱讀產生興趣,學生產生濃厚的閱讀興趣才會主動閱讀。
二、課外閱讀指導也應有一定方法
我認為好的讀物都有其特點,例如詩歌要把握住它的情感基調;散文取材廣泛,搖曳多姿,藝術表現形式也豐富多樣,小說要掌握其故事情節等。而《論語》善于通過神情語態的描寫,展示人物形象,用孔子的風采引導學生,學會仁德、禮儀。文中夫子用循循善誘的教誨之言,或簡單應答,點到即止或啟發辯論,侃侃而談。故事中人物神情生動,如子路的率直魯莽,顏回的賢良,子貢的聰穎等都有特點,給后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激發學生對閱讀的興趣。
三、在班級開展生動的讀書活動,來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我想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辦法。如:“喜愛的名言”交流會,有目的地進行評說、欣賞。“小說故事會”讓學生講述讀書勵志成才的小故事,大家一起分享讀書成果,激勵班級內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形成課外閱讀書籍的良好習慣。“班級閱讀報”刊載美文佳作,學生的讀書筆記等,讓學生搜集資料,采稿、寫稿、刊登,讓學生熱情高漲,樂此不疲,讀寫能力得到增強;參加“經典閱讀”等各種讀書活動,促進學生展示自我,交流閱讀經驗;每個月評選“閱讀少年”。根據學生表現,在班級給予表揚,并頒發獎狀,鼓勵先進,樹立榜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根據學生的特點培養學生健康良好的讀書興趣,讓學生獲取廣博的知識渠道。不僅滿足于讀書,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在讀書過程中注重情感體會,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積累語言,學會運用閱讀方法提高自身的文學底蘊。通過一系列多種多樣的讀書活動,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在充實自己課余時間的同時積累更多的知識,沉浸于書的海洋。老師推薦一些優秀的書籍,引導學生閱讀。很多學生求知欲很強,但是不知道讀什么書好,有時候帶一些書籍到教室,或介紹給學生自由選擇;發動學生互相推薦,要求學生養成每天讀書的習慣,要求學生每人帶一本書到教室,放到圖書角,供大家閱讀交流,這樣既解決了書籍不足的問題,更起到推動的作用,要求學生為自己的書寫上推薦理由,夾在書中,每月選出一本書,或每周選出一篇文章。然后進行討論,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鍛煉學生的分析概括和讀寫能力。隨時指定學生課外閱讀,老師可以從讀書態度、觀點、方法等多方面加以引導,老師應該了解每個學生的閱讀情況,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水平和感悟生活的能力,讓學生知道讀什么書對自己有什么好處,能學到哪些知識。
閱讀的根本目的是要讀書,就要把書讀好,通過讀書活動的深入開展,不僅激發學生讀書的熱情和閱讀的興趣,而且學生主動閱讀能力也有顯著提高,學生多樣有效的閱讀方式帶動班級濃厚的閱讀氣氛,激發學生借書,購書,讀書,實踐加積累知識的好習慣,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是學生理解閱讀內容的有效途徑,讓他們從小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參考文獻:
[1]羅劍寵.小學語文教學改革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3).
[2]李建新.關于小學語文教育專業課程的改革措施的探討[J].新課程:小學,2013(12).
作者簡介:王娜,女,1983年12月,籍貫:陜西省西安市高陵縣,教師,高陵縣耿北小學,研究方向:小學語文。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