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磊
摘 要:這個時代的腳步很快,任何事情,都在追求效率,教學也一樣,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是值得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深思的問題。
關鍵詞:課堂教學;提高興趣;教學效率
1 引言
初中的數學學習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階段。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我深感責任重大。既想讓學生學好數學,又想讓學生喜歡數學,總是想尋求一種可以讓學生很快樂的學習數學的方法。工作近六七年的時間里,我發現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我始終堅持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也收到了一些效果。以下是我教學過程中的一些心得和體會:
2 幫助學生建立學習數學的興趣
2.1在學生剛入學的第一節課上,在“貌”給學生留下良好的印象。因為剛步入一個新的環境,彼此都很陌生,只能通過眼睛所看到的東西進行判斷。
2.2逐個進行談話,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家庭背景。尤其關注對數學不感興趣的,認為自己學不好數學的,單親家庭的。對這些人做到心中有數,定期找他們談話,了解他們心里所想,及時幫助和鼓勵。
2.3規范各種行為:
(1)作業本一定要用統一大小的,收作業時可以擺放的很整齊,給人一種很美,很舒服的感覺。(2)交作業的時間,地點。在他們早晨到學校進入教室前把各科作業都自己放到講桌上。(3)課堂上,教師不用太嚴厲,否則學生害怕這個老師,也許會影響到他的想象思維。該說的時候讓他們盡情的說, 適當的放松神經,可以促進他們更好的思考,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學生有問題的,一定要鼓勵學生敢于大膽的提出來,說不定他們所困惑的問題是大部分人存在的問題。(4)家庭作業一般只留1-2題。會的自己寫,不會的可以空到那里。(5)從初一開始就讓他們準備好題庫本,專門收集“疑難雜癥”的題,重點的題型等等,以備中考復習之用。
3 初中生本就是一個愛玩的年齡,所以想要提高教學質量,關鍵是課堂教學。為了上好課,我做了以下工作
3.1備課時充分琢磨教材和學生,預測學生在課堂上對知識的理解程度,運用程度,針對性的設計教學方法。教學環節始終圍繞教學目標進行。
3.2課堂教學真正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講課做到思路清晰,表達準確,過程簡明,不拖泥帶水。給學生做夠的時間去動腦,動手。在講題過程中,適度的培養他們動嘴,有疑問的敢于提出來。課堂上給學生15分鐘左右的聯系時間,在學生做題過程中,觀察學生的神態,反應,針對性的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一直注意學生習慣的培養,從初一學生剛入學開始,就要求學生準備好摘抄本,把重點題型,錯題都工整的摘錄到日記本上,經常翻閱摘抄本,起到了很好的復習作用,學生們在數學的學習上取得了一些效果。針對七年級新生在學業水平、認知能力上參差不齊的現狀,我摸索采取分層教學、課堂互動、設置不同評價體系第形式鼓勵每個學生積極參入,讓他們逐步認識到自己的主體地位,從而激發學習的內動力。
4 讓學生的學要主動
數學的教學方法有很多,我們可以結合課堂內容,靈活采用自學,小組討論,教師展演等多種教學方法。有時,在一堂課上,可能會同時使用多種不同方法。俗話說:“教無定法,貴要得法。”只要能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都是好的教學方法。教師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學生愛學,易于接受,就會收到良好的效果。同樣的一節課,善于表達的老師則講得生動,妙趣橫生,學生百聽不厭,回味無窮,內容講得深入淺出。這樣的課,能使學生聽著不累,但是效果卻是百倍。
5 開展數學活動,鞏固課堂效率
數學活動是學生充分運用數學知識進行交流,鞏固課堂知識的有效途徑。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根據學生的特點和興趣愛好,有計劃的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樣的數學活動。在我們年級,數學每日一練,每周一考伴隨著學生的每一天,這些都使得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更加高漲。
6 引導學生培養良好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是一項長期而系統的工作
學習習慣對學生的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保證學生知識水平的充分提高和學習能力的充分發展。學習困難的學生最主要的成因是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我們的教學,不僅僅是幫助學生獲得知識,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因此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教學任務之一。在課堂教學中,我注重培養學生“會思考、會發現、會提問”的習慣,而課外又通過認真的檢查、批改作業、及時向學生反饋學習成果等形式,潛移默化培養學生“會預習、會復習、會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
7 課外輔導也是提升課堂教學的保障
大部分的老師感受一樣:現在的學生在學習習慣、行為習慣、學習態度上都出現了一定的滑坡。而且這種下滑趨勢在短期內難以逆轉。針對這種現狀,課外輔導和心理溝通就顯得尤為重要。為了幫助他們梳理學習的信心,在課堂上我有意識的通過一些淺顯易懂的問題為他們提供發言的機會,給他們自我表現的機會,同時對他們在學習中點滴的進步,我都予以表揚和鼓勵,使他們重新樹立起學習的勇氣。“信心是成功的一半”,“多一把尺子,就會多一批好學生”,“十個指頭有長短”。忽視個性差異,簡單以優劣分,對學生的傷害是很大的,甚至會造成一生的陰影。課堂教學中,尊重其差異性,盡可能分層教學,評價標準多樣化。多鼓勵,少批評;多肯定,少指責。用動態的、發展的、積極的眼光看待每個學生,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贊美的力量是巨大的,有時,一句贊美的話,可以改變人的一生。一句肯定的話、一個贊許的點頭、一張表示優勝的卡片,都是很好的鼓勵,會起到意想不到的良好結果。
8 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加強教學研究,建立符合自己校情、學情的課堂教學模式
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不搞形式,不擺花架子,用自己的思想,辦自己的事情。我們通過分析、歸納“成功教育”、“合作學習”、“先學后教,當堂訓練”以及“三三六,自主學習”教學模式等教育教學理論,形成了以“學案導學,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反饋達標”的教學模式,確立了我們今后的教育教學指導思想: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策劃者、組織者、合作者;學生是整個學習過程的參與者、探究者;教學的重點必須轉移,學會學習比掌握專門知識更為重要。學會學習最重要的是學會提出問題,只有提出問題才能分析與解決問題,任何創造總是從提出問題開始的,沒有問題就不可能創造,因而,學校對發現與提出問題的能力給予高度重視,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并對提出問題的學生給予獎勵。同時我們還要求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方法,引導學生做什么,怎么做,用什么樣的方式做,要求教師既要當好“幕后導演”又要當好“臺前主持人”。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自由發展,自主探究,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自主的學習興趣。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充分體驗到學習的樂趣。
9 結論
總之,課堂教學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教學過程是一個雙向的過程。提高課堂效率就必須提高教師授課效率又要提高學生聽課效率,只有兩者都得到提高,并將兩者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才能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要積極行動起來,調整教學方法,保證在最佳時間段內完成主要任務,解決關鍵問題,然后再通過精心設計或者討論等,使教學過程一直向著有利于學生發展的方向進行,保證學生在不同的時間內均有所收獲。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內在的、直接的學習動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自覺的,主動的學習知識,讓學生愛學、樂學,產生學習數學的巨大動力,這樣在課堂中學生才能變被動為主動,從而大大的提高我們的教學效率,也進一步提高了我們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劉陽平.概念圖的初中數學方式和學習負擔的調差分析[J].教育導刊,2014,(04).
[2]夏滄桑.淺析初中生數學模型能力的培養[J].教育數學論壇,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