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彩坤
摘要:在新時期下,新的教育發展理念應運而生,新課程改革標準下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能力,強調學生的創新能力。小學語文作為學生創新能力的孕育時期在語文教學中起到基礎性的教學作用。小學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過程中要注重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讓孩子在寫作時能夠彰顯自己的個性,倡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讓學生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避免風格內容空洞的流水賬。本文就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如何體現創新性的話題進行較為深入的分析,并根據教學實際去提出可行性的建議。
關鍵詞:小學語文 作文教學 創新性體現
引言
作文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屬于較難的部分,作文不僅能夠直接性的考察小學生所掌握的語文知識,對學生的語文積累也有檢測作用。只有日積月累才能夠寫好作文,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寫讀書筆記或者寫日記,進而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讓學生能夠逐漸具有較高的語文功底,進而具備寫優秀作文的能力。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一些小學生日常不注重積累相關的寫作素材,導致課堂上不能夠按時完成老師安排的寫作練習,等到寫作文時,只能夠去拼湊字數來完成任務。這種情況下完成的作文必將是條理不清晰,內容空洞無味的。作文水平也處于較低的層次。因此為了提高小學生的語文寫作水平,教師在小學語文寫作過程中要根據小學生實際的寫作情況,去優化教學方式,進而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讓學生能夠主動寫作,愛上寫作,幫助學生樹立寫作思路,進而去創造個性化的作文。
一、培養學生寫日記和讀書筆記的習慣,注意語言知識的日常積累
作文教學是最令語文教師頭疼的事情,但是這個問題是可以解決的。追根究底,小學生寫不好作文不愿意寫作文的原因是自身所具備的寫作知識過于薄弱,沒有足夠的語文知識作為寫作素材。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抓住學生在寫作中出現的主要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寫作素材積累,可以要求學生將每天發生的事情寫在日記本上,進而幫助學生形成寫日記的習慣。長期堅持就會有效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水平。與此同時,堅持每天寫日記本身就是一種積極的學習態度,值得堅持。與此同時,還可以結合讀書筆記,學生閱讀課文讀物能夠拓寬學生的學習視野,進而幫助學生打開寫作思路,語文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將平時讀過書籍中的優美句子以及詞語記錄到筆記本上,可在今后的寫作中去點綴自己的文章,增強文章的可讀性。語文教師必須重視學生的日積月累,只要平時多積累才能夠在寫作時擁有寫作思路和寫作素材。
二、聯系生活實際,拓展學生寫作范圍
生活中的許多事跡、新聞甚至消息都可以當作寫作素材,因此教師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要提醒學生去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進而增強小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探究能力,培養小學生對生活的熱愛以及積極進取的樂觀態度。此外,小學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過程中要對小學生進行寫作指導,進而去開拓學生的寫作思路。如果課堂上學生出現厭煩情緒時,教師要及時的調整教學內容,換用輕松愉悅的方式去緩解尷尬的課堂氣氛,可以通過講故事或者將笑話的方式去調動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重新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寫作要勇于創新,不能夠單純模仿他人的寫法或者寫作模式,教師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可靼性去幫助學生拓展寫作思路,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把創新提高到素質教育的高度去看待。
三、修改作文要科學要有針對性,師生之間有效溝通
由于小學生語文基礎不同,作文水平也不同,這就要求教師在修改學生作文時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去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指導。此外,教師要科學修改學生作文,所謂科學修改就是指教師不僅要把學生寫的不通順的句子改正,也要讓學生能夠明白哪里錯了,為何錯了,以后出現不會再錯。針對有的學生看完教師的修改意見就完事的想法,教師要注重進行學習跟蹤。教師在修改作文時也要做到有針對性,可以將那些小學生常見的寫作問題羅列出,通過系統化的整理,在課堂中對班級內的學生進行整體性指導,再根據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進一步的細化指導。教師通過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幫助學生找到寫作的弱點,進而就能夠對癥下藥解決學生難寫作的問題,極大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學生寫作水平提高后就能夠進行有意識地創新,去優化作文中的語句和文字,升華寫作思想。
四、作文評價講究方法,運用激勵機制激發學生寫作激情
教師在學生完成作文后要對學生寫的作文進行點評,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對學生的學習狀態具有很重要的影響。教師在評價作文時不能夠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與此同時還要激勵學生去自主學習寫作。鼓勵那些富有創新性的作文,借助激勵機制去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進而提高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效果。
五、語文閱讀與寫作并行,注重學生個性化發展
在語文學習中,閱讀和寫作是緊密結合的,小學生通過閱讀能夠可以擴充自己的知識儲備,擁有豐富的寫作素材,與此同時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還會收獲以及掌握一些寫作方法和技巧,學生借鑒作者的寫作思路融入自身的寫作內容就能夠寫出一篇具有血肉的作文。小學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過程中要結合小學生特殊的身心發展特點,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去講解教學內容。教師要將閱讀和寫作緊密聯系起來,在寫作過程中進行知識的引導和技巧的指導,進而培養學生的寫作創新能力,鼓勵學生進行合理的想象,大膽創作新文章,凸顯學生的個性化特點。
綜上所述,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小學作文能夠有效衡量小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而提升小學生的綜合素質。小學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過程中要指導學生學習寫作技巧,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鼓勵學生進行日常積累了,豐富語文寫作素材,在課堂上為學生創設更多的練筆機會,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能夠運用自己豐富的想象力去創新,緊密結合閱讀和寫作,借助閱讀教學和作文教學的共同優勢去體現學生自身個性化的寫作特色,進而提高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創新性。
參考文獻:
[1]陳靜.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新途徑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2(26):87.
[2]王可明,張仲儒.如何讓小學生真正地喜歡上寫作[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05):87-88.
[3]劉國才.小學語文中作文教學創新性探析[J]華夏教師,2014(11):48.
[4]孫艷紅,高明惠.如何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體現創新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4(34):1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