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
摘要:小學數學教學的出發點是促進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既要考慮到小學生的心理規律和心理狀態,又要考慮到小學生的實際生活。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讓學生自主創造發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了有效地提高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本文探討了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方式。
關鍵詞:小學生 數學教學 邏輯思維能力 培養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實施和新課程教育改革的深化,從小學開始的九年義務教育就要求學生全面發展。在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至關重要。而對于小學數學課程來說,它是一門需要高度邏輯性和綜合性的學科。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加強對小學生邏輯思維的培養,是實行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也是發展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
一、邏輯思維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根據小學數學邏輯能力的特點,在小學數學實踐教學中運用的邏輯思維方法主要有:1分類比較法。這種方法是根據一定的要求,讓學生對所研究的數學對象進行分類,然后通過其不同的想象方法對這些數學對象進行比較。這種方法較為常用,一般會貫穿整個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2.演繹法和歸納法。歸納和演繹是解決數學問題的常用方法,這種方法的推理過程是把一個特殊的數學問題推到一個一般的數學問題上。通常,介紹這種方法都是在基礎數學教學中,往往會涉及一些規律和計算方法;3.綜合分析法。這種方法是把所有被研究的對象連接起來,并把它們的本質作為一個整體來理解。然后分析了各個對象的個體,這也是解決小學數學問題的一種邏輯方法4.概括法和抽象法。這種方法總結了相同類型的研究對象的共性,然后分析它們的共性,是小學教學中應用最廣泛的方法之一。
二、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意義
小學數學是小學的基礎學科,要求學生具有較為廣泛的思維能力。從心理學的角度看,思維活動有多元化的特點,創造性思維的基礎就是邏輯思維。對大多數人來說,在日常生活學習中,往往得不到相關的邏輯思維訓練,邏輯思維的能力也就無法得到提高。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尤其是在高年級學段的小學數學中,實踐操作和教學工具的結合使用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就可以得到相對較為快速的提升。
三、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加強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方法
(一)精心設計的數學課程
對于小學數學教師來說,首先要精心設計課程,并采取適當的教學方法。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通常對新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但同時由于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不強,這就要求小學數學教師能夠更高標準地完成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鍛煉。小學數學教師應確保所設計的課程生動有趣,能最大限度地鼓勵學生學習,從而促進教學內容的發展。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利用小學生隨時無有強烈好奇心的特性,引導學生探索新知識,讓學生快樂地學習知識。
(二)強調問題的引入
小學數學科學的根本教學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時也必須以這一教學目的為根本出發點。只有從問題層面調動和發散學生的思維,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有效的數學教學應該是讓學生不斷地提問,教師幫助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最后由他們自己來解決問題,這種教學方法是培養小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最有效途徑。當然,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這種方法對數學教師的控制能力也是要求十分嚴格的。因此,可以說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是通過解決數學問題來逐步實現的。然而,在小學數學的實際教學中,一方面需要培養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另一方面需要小學生牢固地掌握教學知識。要實現這兩個目標,首先要讓學生了解數學知識的根源,教師有針對性地提出數學問題,然后積極引導學生分析數學問題,從而達到上述兩個重要目的。
(三)練習難度要進行合理設計
正確合理的數學實踐是小學數學教育的重要過程之一。做題不僅可以更好地鞏固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記憶,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來說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然而,在練習過程中,教師還應考慮到學生的信心感和成就感,為了幫助學生提高在解題后的成就感,數學教師還應該適當合理地控制練習題目的難易程度,以確保大多數數學能夠自己解題,促進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主性和積極性。
(四)根據學生的特點培養其邏輯思維能力
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由于每個學生的數學思維、邏輯能力以及基礎都不同,所以就要求數學教師不能采用同樣的方法進行教學。為了培養和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教師要了解每個學生的個性和心理特點,有針對性地實施教學方法。同時,小學數學教師在解決數學問題時,不應局限于單一的教學方式和思維方法,可以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這樣,既可以鼓勵學生尋求多樣化的問題解決思維,實現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還可以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共同進步,發散自己的思維能力,提高教學水平。
四、結論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為學生的自主發展創造空間,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增強學生的主體性,增強他們對學習的熱情,從而達到提高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目的。鍛煉小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不僅有利于他們小學階段的學習,而且對學生的后續發展有很大的幫助。在培養學生邏輯能力的過程中,教師要保護學生的學習自尊心,善于理解和傾聽他們的想法,給予學生必要的幫助和指導,鼓勵學生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即使學生回答錯誤,老師也不應該對他們提出批評,而是要合理委婉地指出學生的錯誤,讓他們對數學的學習懷有信心。
參考文獻
[1]高斐.論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J].才智,2014(36):197.
[2]陳曉晨.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研究[J].亞太教育,2014(16):18.
[3]吳球.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探究[J].學周刊,2012(23):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