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德波
摘要:在初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為了更好的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很多的數學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都運用了問題教學方法,不僅極大的激發了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并且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本文主要介紹一下問題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關鍵詞:問題教學法 初中數學 實際應用
引言
在初中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學習興趣是引導學生的指路明燈,通過問題教學法可以很好的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在問題教學法開展的過程中還可以不斷的拓展學生的數學知識視野,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一、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方式單一
在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由于老師長期受到應試教育體系的影響,數學老師的教學思路不僅直切數學考試試題,并且教學模式也是非常的單一。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下,學生的個性思維受到了極大的約束,長此以往,學生對數學僅有的一點學習興趣,也被老師單一的教學模式給消耗殆盡了,并且學生逐漸的對數學學習產生了一定的抵觸心理。在這樣的學習背景下,學生的數學的綜合學習能力不斷的下降,但是學生的數學考試成績,卻是穩步的提高,這樣的教學模式就導致了學生出現高成績、低能力的一種情況。
(二)沒有進行有效的因材施教
在初中數學學習的時候,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都是不同的。學生由于小學數學的基礎學習具有一定的差別,有的學生一直堅持在放假的時間去上輔導課,還有的學生一直都受到著父母的教育指導,并且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學習自信心、個人的性格、社交的能力等等,都會對學生的數學學習造成一定的影響。
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沒有深入到學生的群體中進行溝通交流,從而就不能知道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哪些地方是不清楚的,哪些數學知識是需要進行拓展的,哪些數學知識是可以加快教學進度的。老師這些工作都沒有很好的進行,并且根據數學教學大綱的要求進行“一刀切”的教學方式,嚴重的違背了新課標教學改革的初衷,這樣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是落后的、是愚昧的,必須盡快的改正優化,才能更好的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1]。
二、問題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實際應用
(一)幫助學生構建合理的問題情境
在初中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是非常好的。可是學生在數學知識學習的過程中第一時間就接受一些抽象復雜的知識,腦子還沒有“拐過彎”,因此導致了學生在課堂中沒有及時理解的情況出現。俗話說的好:“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句話同樣也適用于數學教學中。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老師們嘔心瀝血的研究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案,在課堂教學中力爭采用最優質的教學資源,給學生傳授數學知識。但是老師沒有思考過學生在如此強大的壓力下進行的被動學習,學生是否真正的喜愛這樣的教學模式。也就是說老師費盡腦汁的設計教學方案,是否真正的適合學生們。有的學生就是由于長期這樣接受灌輸式的學習,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數學問題探索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不斷的下降。
在初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老師通過進行問題教學法,可以很好改變目前的教學現狀。在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不再辛苦的設計教學計劃,根據教學內容的重點給學生構建一個良好的問題情境學習環境。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的發揮出學生的主體思想和學生的好奇心,通過一個接一個的連環問題,從而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在問題情境教學的過程中老師不要將所有的教學內容都設計成問題探索,一旦問題探索被量化之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會出現一定的下降。老師可以圍繞著本節課的重點知識進行問題設計,而將最重要的數學知識留給學生進行自發問題的探索學習。這樣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通過抽絲剝繭的方式,逐漸的接近本節課的重點數學知識,這個時候基本上老師設計的教學問題,已經被學生解決的所剩無幾,接下來就是讓學生根據之前的問題總結歸納,提出新的問題,而該問題的答案就是今天需要重點理解記憶的數學知識。
在學生提出了關鍵的問題之后,老師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來探索研究該問題。在學生合作探索的過程中不僅針對該問題,交換了自己的想法,并且還對之前老師提出的那些數學問題進行一定的教學談論,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及時的發現自己理解上存在的漏洞,通過小組成員的幫助,更好的鞏固那些數學知識。在學生研究探索的過程中也就是學生最接近數學真理的時刻,學生在探索發現了該數學理論的時候,自己的內心是充滿了自豪感的,并且學生在問題探索的過程中發現了數學知識的無窮樂趣[2]。
因此可以說通過問題情境教學的實施,不僅有效的提高了數學老師的教學質量,而且學生的學習能力也得到了相應的提高。在問題情境學習的過程中通過學生的自主發問,培養了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培養了學生的團結互助的學習習慣;通過學生對數學真理發起的“沖鋒”,培養了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科學探索能力。并且在問題探究的學習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被有效的調動了起來,對學生的初中數學學習具有著重要的作用。
(二)生活問題和數學知識的結合提問
在初中數學的學習中我們可以發現大部分的數學知識都是和實際的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要合理的融合實際生活,從而使得問題教學模式可以很好的生活化,這樣學生在理解的時候,也會更加的快速,學生記憶的也更加的深刻。比如說生活中居住房屋面積的計算就充分的體現出了初中數學中各種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其中包括了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梯形、圓形、不規則的多邊形等等,通過數學老師的合理引導,學生就可以從實際的問題中發現不同數學定理之間的關系,從而利用生活化的問題探索,實現數學知識和生活問題融合的目的。在進行生活化的問題教學過程中老師還要注意問題設計的難易程度,并且通過一定的分層處理,從而實現和上文中說的抽絲剝繭的教學效果一樣,最后讓學生自主的提出提問,并且結合實際生活進行探索,從而實現理解掌握。
三、結束語
在今后的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要根據新課標的教學要求,不斷的提高問題教學法的質量和效果,通過大量的教學經驗,不斷的優化問題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王秦虹.問題教學法在初中數學中的應用分析[J].學周刊,2014,12:68.
[2]曾寧.初中數學有效教學方法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4,17:58-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