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斌
【摘 要】觀察能力是中學生必須要具備的一種學習能力,也是學習數學最重要的素質之一。所謂觀察力,簡而言之就是“透過現象看本質”,主要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從觀察事物外在的行為方式、變化軌跡,以及一些其他現象出發,探究事物內在規律,獲得總結性認識的能力。初中數學教學具有抽象性、復雜性和綜合性的特征,提高學生的課堂觀察能力就需要學生深入掌握基本知識內容,并不斷提升理解能力、分析能力。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課堂;提高;觀察能力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煥然一新,呈現出新的面貌,迸發出旺盛的活力。雖然教學成果顯著,但也存在著制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進一步優化的各種瓶頸,究其原因,主要表現為學生觀察能力的缺失。數學學習難度大,內容繁雜,機械的教學模式必然使學生產生抵觸心理,也容易對學生形成誤導,只有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和素質,才能真正觸及新課程的核心。筆者認為,初中數學教學要提高學生的課堂觀察能力需要從兩方面著手:
一、進行激趣教學,激發中學生觀察學習的內在動力
挖掘數學中的美,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數學世界是一個神奇而富有變化的世界,有跳動著的數字字符,有充滿對稱美的圖形,以一種特殊的符號向人們展示著現實世界中不為人發覺的美。幾何圖形展現了數學的外在美,歸納、演繹等數學思想展現了數學的內在美,而嚴密的分析和解題思路展現了數學的邏輯美。諸如此類,數學世界中充滿了太多美好的事物,教師應善于將這種美進行外化,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這種美,激發觀察探究的欲望。
挖掘數學知識的實用性,聯系實際應用場景,使學生深刻認識數學知識在人們實際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現實案例引導學生學習數學,通過觀察將現實場景和數學理論知識緊密結合起來。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數學中的概率知識時,由于該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十分普遍且有效,學生能夠切身實地地感受到概率論的實用性,小到“擲骰子游戲”,大到“歐美總統選舉”,都運用到了概率論知識。因此,數學教學中應以具體例題為指引,引導學生觀察探究。
樹立中學生數學學習的自信心,增強學生的成就感,使其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快樂的學習,這都將成為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有利因素。正如上文所述,數學學習難度大,知識內容抽象難懂,學生很容易中途放棄。為此,教師應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了解學生的難處,及時地給予指導,為學生創造觀察學習的有利環境,并通過創新教學方法,與學生形成和諧的互動關系。
二、提高學生課堂觀察能力的具體方法
中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要以學生的知識水平為基礎,雖然在短期內難以獲得實質性效果,但可通過加強方法教學,使學生掌握一系列的觀察方法,便能彌補知識水平欠缺的不利影響,切實提高學生的課堂觀察能力。
其一,學生要在觀察過程中建立科學的順序,善于從細節入手,逐步掌握事物的整體規律,也要善于從事物的整體狀態出發,推敲出細節性的知識。在此過程中,教師應加強指導,及時糾正學生錯誤的觀察行為。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數學七年級上冊第四章“圖形認識初步”時,有這樣一個例題:在一條直線上有a、b、c、d、e、f六個點,a為起始點,依次排列,請問直線上一共有多少條線段?正確解答方法為:依次以這六個點為起點,與其他點相連,因此,學生在觀察解題方向時,應遵循有序性原則。
其二,學生要在觀察過程中掌握循序漸進的原則,認真仔細地觀察每一階段的特征,逐步掌握事物的內在規律和屬性。學生需要從多個方向進行觀察,既要拓展觀察的廣度,又要加深觀察的深度,既要看到事物表面的變化軌跡,又要看到引起這些變化的內在原理,不斷提升觀察效果。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數學“一元二次方程”的內容時,有這樣一個習題:已知:關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1)x2+(m﹣2)x﹣1=0(m為實數)(1)若方程有兩個不相等的實數根,求m的取值范圍。解答這道題首先需要觀察方程“(m﹣1)x2+(m﹣2)x﹣1=0(m為實數)”,然后調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求解公式,根據“方程有兩個不相等的實數根”這個條件,得出m的取值范圍。
其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傳授一些基本的觀察方法,如類比觀察、分類觀察等,當學生初步掌握了這些觀察方法后,教師還要使學生了解觀察學習的一般性步驟:首先,學生需要明確觀察對象、目標,查閱資料,收集信息,并據此制定詳細的學習計劃;其次,學生在觀察過程中要進行實時記錄,將觀察成果詳細地記錄下來;最后,教師應組織學生整理材料,得出觀察學習成果。
三、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數學學習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觀察能力,善于從平時學習中發現規律,總結方法,提高學習效率。數學教師應注重設計相應的教學場景,使學生真正參與到學習中去,還要重點加強細節知識的教學,引導學生從細節內容出發,加強思考。另外,教師還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學生學習行為的考察。
參考文獻:
[1]時永.課堂觀察能力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獨特意義和培養途徑.考試周刊.2012.05
[2].初中數學專家教師與新手教師課堂提問的比較研究.重慶師范大學.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