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芳
【關鍵詞】 數學教學;數學廣角;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 24—0059—01
數學廣角是人教版獨具個性的編排內容,長久以來數學思想方法教學是我們教學中的短板,對學生發展而言是一種重大的缺失。筆者歷經三年的苦苦探索,凝心聚力創設了強化體驗——感悟數學思想;情境激活——沉淀數學思想;實踐應用——激活數學思想的教學模式。下面,筆者就此詳細談些體會。
一、強化體驗——感悟數學思想
依據數學思想方法的逐步滲透原則,將學生熟知的實例呈現出來,讓數學思想產生于學生的真實體驗。在數學廣角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學生參與、體驗,使學生在體驗中感悟數學思想。
如,教學“廣角:排列組合”時,剛一出示例子,就有學生看出兩件上衣搭配三件下裝有6種不同的搭配方法,可還是有一部分學生一臉茫然,不知所措。這時,筆者馬上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對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讓他們擺一擺圖片,在擺的過程中數出搭配方法;對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讓他們連一連線;對能力較強的學生,啟發他們想一想、算一算。這樣教學,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每一個學生都能自由、平等地參與實踐活動,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主動思考、選擇策略,進而提升數學思維能力。
二、情境激活——沉淀數學思想
在數學廣角教學中,思想方法目標的落實上要遵循逐步滲透的原則,不能激進求速成,滲透的理想境界是“潤物細無聲” 。為此,在教學中,筆者創設了能夠吸引學生參與的各種情境,讓他們以一種積極的狀態,主動參與到數學教學過程中來。在這樣的氛圍下,筆者適時啟發引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逐步領悟,進而解決數學問題。
反思以往的教學,正是因為我們不重視在創設有效情境的過程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導致學生數學思維方式和解決問題手段單一與薄弱。放眼長遠,由于數學思想方法教學的缺失,學生只習慣套用公式或模仿例題來解題,而不能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后果可想而知,那只能是越學越吃力,最后甚至厭學。
如,在執教“數學廣角重疊問題”時,由于集合的思想方法比較抽象,學生只能在學習過程和學習活動中充分體驗,逐步感悟。為此,在教學中,筆者先后設計了兩種不同情況下的兩對父子數人數的情境,根據統計表畫一畫韋恩圖的活動,依據韋恩圖想一想怎樣列式解答等。這些活動的有效開展,使得學生能用不同的學習方式,從不同的認知角度感悟集合的思想方法。
三、實踐應用——激活數學思想
眾所周知,數學思想的形成需要經歷三個階段,即模仿形成階段、初步應用階段、自覺應用階段。數學廣角的價值取向不是學生會解多少題,而是重在追求學生在探究中經歷知識再發明再創造的過程,關注的是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創新意識的增強。教學中,教師可以巧設各類練習,旨在一次次地用數學思想“敲打”學生,讓學生在反復“敲打”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從而不斷體驗數學的價值與魅力,不斷積累感悟和明朗思想,直至形成主動應用的意識。
如,“數學廣角:植樹問題”中,設計了在周長50米的圓形草坪外每2米擺放一盆花,一共可放多少盆花?讓學生在自主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練習目標多元,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培養學生反思性學習的意識。
總之,在數學廣角教學研究實踐中,筆者突出了“關注學情,順學而導,磨中思變,以悟領磨,質疑引思,提升素養”的理念,達成了以教學體驗為切入點,以提高學生的數學思想方法為宗旨,并不斷審視教學現狀、反思解惑,在科學借鑒、實踐比較、創新改進中不斷提升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