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偉兵
【關鍵詞】 物理教學;提問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 G63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24—0110—01
愛因斯坦指出:“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一個問題也許僅僅是一個數學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卻需要創造性的想象力,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焙Iひ苍f過:“提出真正的問題往往等于解決了問題的大半。”提問是探究的源,發現是提問和探索的果。牛頓正是以常見的蘋果落地而提出問題,最終發現萬有引力,進而研究、總結出萬有引力定律的??梢姡岢鰡栴}、發現問題的能力是創造的源泉,是人類素質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社會發展的動力之一。下面,筆者就如何在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談談自己的體會和看法。
一、激發學生提問的興趣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能使人專心致志,廢寢忘食地工作,充分發揮人的潛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式很多,除了實驗演示和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外,在講授概念、驗證定律或習題求解時,還應該考慮學生提問可能出現的困難,采用適當的方法,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幫助他們解決困難,獲得成功。例如,通過多媒體手段展現實際情境:輸送帶送物、剎車滑行、跳水運動、小孩滑滑梯、蕩千秋、亮度可調的臺燈、光導纖維傳送光信號、原子彈爆炸等。
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教師在課堂上要留有足夠的給學生思考的空間與時間,還要盡可能地多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去思考,促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自主發現問題。在一些實驗教學中,可通過巧設實驗、創設探究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
比如,為了探究“加速度和力、質量的關系”,可以設計這樣一個對比實驗:讓兩輛相同小車同時運動,同時停止,給它們施加成比例關系的拉力作用,結果發現小車運動的位移明顯不相同,似乎和力的比例關系有一定的聯系;給兩輛質量成比例關系的小車施加相同的力,同時運動,同時靜止,結果發現兩輛小車也有不同的運動位移,似乎和質量的比例關系有一定的聯系。學生對產生的現象非常感興趣,這樣便使學生帶著渴求的心理探索其中的原因。
三、給學生傳授提問的方法
l. 直觀型提問。①根據日常生活現象提問。如,洗過的衣服為什么能涼干?為什么在向陽通風處干得快些?高壓線對人很危險,為什么小鳥落在上面卻安然無恙……②根據實驗現象提問。如,在“測定滑輪組機械效率實驗”中,用同一個滑輪組提升不同重物時,測出的機械效率值不相同,就是一個很值得探究的物理問題。
2. 客觀型提問。對于客觀結論,主要是通過在“設置問題情境、了解并改進探究方法、探究現象或數據背后隱藏的規律”等過程中產生問題。如,在探究“阿基米德原理”時,先設置問題情境:分別把一塊橡皮泥揉成球,放在水中,前者下沉后者漂浮,同一塊泥外形不同浮力不同,提出:“浮力大小受哪些因素影響? 再改進實驗方法——提出:“能否用上述器材進行探究?”逐次減少橡皮泥質量后再做成船形,使其飄浮在燒杯內水中,觀察并比較每次被排開的水量。最后探究現象或數據背后隱藏的規律——提出:“從什么角度總結內在規律?”稱出每次的船重,算出每次被排開的水重,由浮力等于船重得出結論:船所受浮力等于被它排開的水重。
3. 創新型提問。教學中,可直接讓學生在課堂中直接進行創造性活動,如重新發現概念和定理,歸納有關規律,自制模型和學具,自行規劃、組織和設計探究性小課題等,在這些創造性活動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如,在探究“小燈泡電功率跟哪些因素有關?”的教學中,根據課本內容,學生們猜想:“電功率大小可能跟電流和電壓大小有關?!蓖ㄟ^制訂計劃、設計實驗等一系列過程,得出電功率跟電流、電壓之間的關系:P=U1。進一步讓學生們猜想,他們就會很容易想到:“電功率大小可能跟電阻有關”,再結合前面探究的設計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新的探究,進而得出新的規律:“電流一定時,電功率跟電阻成正比;電壓一定時,電功率跟電阻成反比?!?/p>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