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慶平
摘 要:地圖是地理教學的重要內容,讀圖是地理教學的有效手段,也是學習需要掌握的技能。通過讀圖學生可以理解地圖中豐富的潛在的地理因素。因此,在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讀圖習慣,通過填圖、繪圖提升學生分析地理事物的綜合能力,應用地圖解決和解釋地理中遇到的疑難問題,是地理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提升學生地理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初中地理;讀圖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1-290-02
初中地理是一門基礎性和綜合性都比較強的學科,涉及到各個地域的地理因素和人文因素。在地理新課標教學要求公布之后,教材中出現了大量的圖文并茂的內容和圖表,課本通過圖表的形式來表達地理事物的現象和有關的規律,從而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率,以便于掌握更加全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的地理技能。目前很多的地理章節都以地圖為主,并且不同的地圖樣式蘊含著不同的信息。在課堂上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是新課標對學生提出的新的要求,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洞察力,并且學會怎樣從地圖上獲得所需要的信息。
一、正確認識讀圖的重要性
1、讀圖能幫助我們形成地域輪廓
在地理教學過程中,從世界地理到中國地理有不同的地區劃分,讀《海陸輪廓圖》能幫助我們掌握七大洲四大洋的輪廓及其相互關系,讀《中國政區圖》可以幫助我們認識我國各省市自治區的分布。
2、讀圖能幫助我們識記、理解地理知識
地圖是地理知識的一種形象、直觀、綜合的表達,地圖是地理學的第二語言。比如通過文字閱讀,我們知道了蘇伊士運河是亞洲和非洲的洲界線,再通過對照地圖,找到蘇伊士運河的圖例和注記,就能夠牢記這一運河的有關知識。地圖中往往包含了眾多的知識點,許多地理特點、規律都可通過觀察、分析地圖得出。讀《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圖》,可以發現高原山地氣候突出表現在我國青藏高原地帶。
3、讀圖能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首先,讀圖能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閱讀地圖,離不開圖例。而圖例是對各種地理事物形象的高度概括,圖例就是人們形象思維的結果。讀圖的過程是學生形象思維的過程。其次,讀圖能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有的地圖包含著很多的地理事物,讀這樣的圖,就需要先對這些事物進行分類處理,以一定的邏輯順序組織起來。讀圖的過程,也就是學生邏輯思維的過程。
二、培養學生讀圖能力的方法
1、塑造良好的讀圖環境
良好的環境有助于好的習慣的形成,在初中階段的地理教學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更是需要良好的環境。鑒于此,我們需要運用不同的方式去塑造好的地理學習環境。比如我們可以通過在教室、走廊以及學生活動比較頻繁的區域張貼一些地圖、圖像,讓學生隨時可以看到地圖,感受地理學習氛圍,并通過觀看地圖獲取地理信息。這樣,在潛移默化中,學生會在不知不覺中提高對地圖的認識,消除一些地圖知識的盲點,學生的地理空間感覺就會然進步了。
2、培養學生的看圖、用圖習慣
有不少學生在學習地理知識時,對文字部分的接受力會強于對圖片的接受,甚至有的學生并沒有看圖和用圖的習慣,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學生讀圖能力的提高,所以,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看圖和用圖的習慣,繼而才能讓學生的讀圖能力得到發展。在學習過程中,我們可以將具體的地理事物和現象與地圖結合起來,將知識點落實在地圖上,比如說地區、山川、河流等都可以讓學生在地圖中自己尋找。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讓學生關注地理事物空間位置,空間上的聯系和組合,在觀察和分析中記憶地圖,從而得到地理信息。將看圖和用圖的習慣培養起來,學生用起地圖來就會得心應手。
3、讓學生在圖上有效地獲取信息
每一幅地圖都蘊含著豐富的信息。簡單而言,讓學生學會讀圖,首先需要讀圖名,繼而再去了解其他信息。圖名往往是地圖的主題和要點,觀察圖名有助于我們最快地初步了解地圖。利用比例尺,我們可以了解地圖的比例大小,圖例是地圖事物的象征,接著才是分析地理狀況及其成因,更要注意觀察地圖上的其他信息和數據。我們要善于將地圖分解分析,化繁為簡,讓地圖學習更加簡單。
4、采用圖文結合的方法
在我們的地理課堂教學當中,應該注重圖文的結合,將課本上的文字部分和圖片部分結合起來,讓學生一步步加強讀圖能力。舉例而言,在講到我國的省級行政區時,我們可以將教材的文字和圖片利用單元格組合介紹,這樣的講解不僅詳細明晰,而且有效地節約了課堂時間,讓我們的學生在學習地理知識時掌握到基本的讀圖能力。將地理教材中的文字和圖像結合,不但能讓學生增加對于地理事物空間分布情況的記憶,還能幫學生掌握地理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比如在講到中國人口分布圖時,我們可以根據圖表,觀察人口分布狀態,為什么有的地方人口密集,而有的地方人口稀疏,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是什么。這樣學生通過比較問題,讀圖用圖的能力就會得到一定提高,地理邏輯思維能力也就更強??傊?,地理文字的描述是具體而系統的,而地理圖片是明確而直觀的,教學中采用圖文結合,對于地理的學習有著極大的幫助。
5、加強學生對讀圖技巧的培養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地理教學同樣遵循這個道理。想要讓學生在地理學習上讀圖能力提高,教師就應該指導學生的讀圖技巧。例如在學習地理圖表時,首先我們需要讓學生有一個明確目標,通過讓學生觀察圖表,指導學生需要注意哪些地理事物,地理事物需要注意哪些要素,讓學生在讀圖時形成一條明確思路。另外在訓練學生的讀圖技巧上,要循序漸進,根據實際情況,按照地理事物空間分布情況、時間情況、邏輯情況去讀圖。在教學中,我們制定由易到難、由淺到深的讀圖訓練計劃,讓學生逐步掌握讀圖的步驟。
三、結束語
通過學習地圖來掌握地理知識是學習地理的必要手段,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重視地圖教學的手段和方法。教師可以積極鼓勵和引導學生進行地理地圖的分析和了解,讓學生在學習地圖的過程中掌握地理的基礎知識。地理教學的教學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學會對地圖進行分析和理解,還應該讓學生把所學到的地理知識應用到實際的生活當中去,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地理信息進行感知,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用圖和讀圖的能力和習慣,并且培養學生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 徐 飛.初中地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4,22:21-22
[2] 梁少泉.初中地理課加強學生讀圖能力訓練的探討[J].珠江教育論壇,2012,03: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