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瑛++許海雁
摘 要:閱讀習慣評價是閱讀評價的首要任務,培養閱讀習慣是終身教育的需要,是促進人格發展的需要,是學好其他學科的基礎。中高年級正是良好閱讀習慣形成的關鍵期。但是,傳統語文教學輕視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教學觀念陳舊,教學方法單一,教學缺乏情感,教學脫離生活。破解這些問題,可以從以下層面構建群文閱讀習慣養成策略。教師層面:探索閱讀方法;學生層面:掌握閱讀技能;學校層面:形成辦學特色;課程層面:引入閱讀資源。
關鍵詞:語文教學;群文閱讀;習慣養成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1-297-01
群文閱讀,就是把一組文章,以一定方式組合在一起,指導學生閱讀,并在閱讀中發展出自己的觀點,進而提升閱讀力和思考力的教學形式。新課改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群文閱讀正是新型學習方式的一種實踐形式。[1]既是對教學內容的突破,也是對教學思想的突破。
一、閱讀習慣養成教育的意義
葉圣陶先生對“養成良好習慣”作過精辟的論述:“‘教育這個詞兒……‘養成好習慣一句話也就說明了它的含義。”語文課標在“評價建議”中把“閱讀習慣”列為閱讀評價的首要任務,足見閱讀習慣培養的重要性。
1、培養閱讀習慣是終身學習的需要。20世紀60年代中期以來,終身學習在世界范圍內形成共識。終身學習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全民學習已成為一種風尚,建立學習型社會已成為人們的一種共識,良好的閱讀習慣無疑是終身學習的必要條件,也是最基本的條件。
2、培養閱讀習慣是促進人格發展的需要。習慣的培養和人格的形成存在著密切的關系。學生養成良好閱讀習慣后,就會自覺把書籍資源充分利用起來,讓高尚的情操、崇高的思想通過語言文字流入自己心田,認識社會、認識人生,領悟做人的道理,形成健康的人格。
3、培養閱讀習慣是學好其他學科的基礎。新課標明確提出要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增加閱讀量的要求,各科教學都要重視閱讀。如數學教學,其實質是數學語言的教學,所以,若要學生能準確地將生活語言與數學語言相互轉化,切實加強思維訓練,解決實際問題,最為重要的就是強化“數學閱讀”,培養閱讀習慣。[2]
二、當前小學中高年級閱讀習慣養成教育的存在的問題
小學中高年級學生可塑性大,正是良好閱讀習慣形成的關鍵期。因此,應重視小學生語文閱讀習慣的培養。但是,傳統小學語文教學更多關注的是字、詞、句、課文的背誦及寫作技能訓練,輕視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致使閱讀習慣培養存在如下問題。[3]
1、教學觀念陳舊。心理學認為,小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是通過感覺、知覺獲得的,是從直觀感知開始,在感知基礎上形成整體知覺。而在目前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很多教師從“應試”教育觀出發,偏重于在字詞句訓練上下功夫,忽視閱讀教學,導致學生閱讀訓練不足。小學生不能流利的閱讀,對閱讀材料的整體感知和理解難以形成。
2、教學方法單一。語文閱讀方法本來豐富多樣,但是,一些小學語文教師對課程改革目標、內容、方法理解的錯位,造成語文閱讀教學盡管活動時間多,但不注重閱讀方法的選擇,沒有發揮出各種閱讀方法的優勢效用,語文閱讀教學效果不好,達不到預期目標。
3、教學情感缺乏。語文課程標準指出: “語文課程應激發和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情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然而,由于對語文課程性質理解的片面性,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忽視閱讀情感教育,將充滿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語文變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藝之學、知識之學,乃至變成一種應試訓練。
4、教學內容脫離生活。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大多仍局限于課文,教師領讀,學生跟讀或者自讀,然后教師講解,完成課后習題,一節語文閱讀課就結束了。教學內容與小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脫節,一方面不利于學生對閱讀材料的理解;另一方面容易使學生形成“閱讀無用”的錯誤印象。
三、用群文閱讀習慣養成破解問題的對策
群文閱讀教學能增加閱讀的數量,讓學生讀得更多;能提高閱讀的速度,讓學生讀得更快;能強化閱讀的主體,讓學生讀得更樂;能豐富閱讀的方式,讓學生讀得更深。因此,對破解小學中高年級閱讀習慣養成教育的存在的問題有獨特價值。具體可以從以下層面構建群文閱讀習慣養成策略。
1、教師層面:探索閱讀方法。通過課題組培訓及閱讀教學的實踐,在實踐中探索出適合各類文體其自身的閱讀方法,交給學生,教會學生,在課題研究中提高教師教學理論素養、業務素質和教學水平,實現教師專業發展,從而為學校打造一支優良的教研隊伍。
2、學生層面:掌握閱讀技能。開展豐富多彩的“群文閱讀”教育實踐活動能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端正其閱讀態度。通過讓學生閱讀群文,摸索出不同文體其各自的一種或一些閱讀方法,讓他們在拓展眼界的同時,掌握不同文體閱讀的方法策略, 并逐步轉化成自己的學習能力,做到舉一反三,運用到閱讀中,進而提高其閱讀力,對語文及其他學科的學習起到積極的影響,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3、學校層面:形成辦學特色。在完成教育實驗的同時,借助實驗打造“書香校園”,形成以“閱讀”為導向的辦學特色,提升學校教育內涵與辦學品質。
4、課程層面:引入閱讀資源。將優質多元的閱讀教育資源引入課堂,在“群文閱讀”教學中積累群文素材,研發“群文閱讀”教師讀本和學生讀本等資料庫。
總之,閱讀習慣養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群文閱讀習慣養成教育是語文閱讀教學的方向。
參考文獻:
[1] 倪文錦.群文閱讀:閱讀方式的革新[J].小學語文教學,2015,(7-8):4.
[2] 陳玉梅.小學生閱讀習慣培養措施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11:(1-16).
[3] 隗媛媛等.小學生閱讀習慣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初探[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