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楠楠
【內容摘要】新背景下倡導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凸顯,導學案主要是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完成學習的教學手段,其實施分為四步:課前預習導學、課中助讀導學、課下鞏固導學、課外拓展導學。閱讀是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重點內容也是教學中的難點。本文筆者以朱自清的《春》閱讀教學為例,來探討導學案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有效實施。
【關鍵詞】導學案 ?初中語文 ?實施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導學案教學方法屬于新背景下新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引導學生自主的去探究知識,這個教學方法屬于是對探究教學方法的一個升級體現,學生通過學習能夠很好的掌握知識點,并形成一定的閱讀語感。導學案給予了學生一定的自主權,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能夠發揮自我,進而主動的去閱讀、品讀、體驗和感悟,升華自我的人格。在此,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以朱自清的《春》閱讀教學為例,粗略的談一下導學案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實施。
一、課前預習導學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一切教學活動倡導圍繞學生來開展。閱讀教學中教師都會給予學生一個課前預習的空間。初中生往往不知道怎么預習,預習什么內容,更多的是粗略的讀一篇閱讀文本內容,不能夠充分的發揮預習環節的作用。導學案則不同,從學生的角度來說,導學案教學是對探究式教學的一種升華,其核心也是讓學生主動探究知識,能夠提升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改變以往的灌輸式教學方式,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況。筆者一般采取的是在課堂上,以問題題目為線索和提綱,引導學生自主的預習,獨立的思考等等。如:在學習朱自清的《春》教學內容時,筆者設置這樣的問題來引導學生進行自主預習:作者朱自清的背景和代表作有哪些?閱讀課文內容,了解字、詞的意思,并將自己喜歡的句子做出標記。通過預習朱自清的《春》,你最喜歡哪幾句?簡單陳述喜歡的原因。搜集一些與“春”相關的詩句或者名言警句等等。在此過程中,筆者認為教師需要做的是對于一些重點及難點的問題進行點撥,側重對學生的思維方式和思路方向進行點撥,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活動深入順利進行。
二、課中助讀導學
閱讀不同于其他的內容教學,它需要學生真正的融入閱讀文本中去,與閱讀文本、作者等進行“靈魂”的溝通和交流,強化學生對閱讀文本內涵的掌握和了解,進而通過閱讀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增強自我的語文綜合素養和技能。傳統語文教學中,教師更多的是讓學生對閱讀文本進行閱讀,之后由教師逐句、逐段的進行講解,學生被動的學習,其閱讀教學效果不太理想。導學案作為新背景下的產物,是基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角度出發的,是教師引導進行的。
如:在教《春》教學內容時,筆者以知識體系結構建立的方式來助學生閱讀、深入了解,即:寫作背景→春天的特點(鳥語花香,樹木青綠,生機勃勃,帶給人的感覺是希望、歡快等等,引導學生初步感受春天的特點,進而帶著春天的感覺去閱讀、以靈魂體驗《春》)→文本解讀(春的寫作結構:盼春、繪春和贊春,這三部里都涉及到了修辭手法,將這些句子找出來,并說說其修辭手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寫作特點(五幅圖:深入進行感受)→朗讀(在有情感的基礎之上進行朗讀,深化閱讀體驗)。這樣,以知識鏈充分的調動其學生的主體性。一方面有利于引領學生的思維方向,另一方面也充分的凸顯了課程的教學要求:讓學生品讀,引導學生與閱讀文本進行互動和交流等等,升華學生的內在心靈,讓學生感悟閱讀,從而主動閱讀、自主閱讀等等。
三、課下鞏固導學
閱讀教學不僅僅需要課堂教學,更多的是讓學生養成一種閱讀習慣,打破課堂教學的局限性,促使學生能夠在課下主動的去探究、學習閱讀知識,深化自我的閱讀技能和素養。筆者在教學中,趁熱打鐵,在學生對閱讀有深入的體驗基礎之上實施課下鞏固導學,即:鼓勵學生朗讀并背誦課文,把握文章所表達的感情,感受春天景色的美麗,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情懷。
四、課外拓展導學
從拓展知識的角度來說,導學案教學方法注重歸納及拓展能力。在語文探究學習活動基本結束之后,筆者結合教學內容安排一些表演性的活動,對于剛學習完的內容進行歸納及拓展相關知識,其形式可以是分角色表演等等,使學生之間的互動增多,也是一種知識的交流,還能提升學生的歸納及實際運用能力。
諸如:在《春》教學之后,筆者開展了這樣兩項拓展內容:
1.從小學知識內容起到現在,總結有關描寫春的詩句。
2.學生小組合作學習。
根據課文中春草、春花、春風、春雨迎春人等五幅圖畫,合理分配小組人員角色,分別扮演五幅圖畫,自述自己對春天的貢獻。通過表演活動,感知文章所表達的情感,用心去感受春天景色的美麗,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同時提高情感朗讀,最后達到背誦。
總的來說,導學案教學法是在學習過程中老師只給出一些事例及問題,讓學生通過自主的閱讀、思考、討論等方法達到獨立探究及掌握相應原理的一種新型教學方式,改變了過去傳統教學中過于注重應考性的思想,提升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加強了對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體現了新課改對于學生全面發展的需求。
【參考文獻】
[1] 鄭西銀. 初中語文智慧課堂·閱讀教學的智慧[M]. 山西教育出版社,2015.
(作者單位:江西省瑞金市黃柏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