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琴
摘 要:分層教學法是在學生知識基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明顯差異的情況下,教師有針對性地實施分層教學,從而達到不同層次教學目標的一種教學方法。在對學生分層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進行分層備課、分層授課、分層訓練、分類指導和分層測試等,達到因材施教,分類優化,整體推進的效果。
關鍵詞:分層教學;學困生;“二一九法令”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比绾卫糜邢薜馁Y源開發學生無限的潛力,是值得老師深思的問題。分層教學法是在學生知識基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明顯差異的情況下,教師有針對性地實施分層教學,從而達到不同層次教學目標的一種教學方法。在承認學生對歷史這門學科學習能力、學習水平存在差異性的前提下,采取分層教學,兼顧各個層次的學生,讓優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飽”、差等生“吃得了”。因此,分層教學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獲得成功的體驗,這種愉快的情緒,極大地改善了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從而提高教師與學生之間合作與交流的效率。每個班級的每個學生都是一個個鮮活獨立的個體,也都存在許許多多的差異性,要讓他們對歷史這一科目有信心,愛上歷史科,也愛上歷史課,雖然方法多多,但在這里主要談談本人近期嘗試在歷史課堂上使用分層教學法的一些心得和體會。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克里米亞(克里木)戰爭的特點,就是一個采用原始生產形式的民族同幾個擁有現代生產的民族進行絕望的搏斗。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
材料二:1861年俄國自上而下的改革,延緩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這次改革是按照農奴主利益進行的,因此,農奴制廢除得很不徹底。改革后,沙皇政權基本原封不動,大部分的土地還是掌握在貴族地主手里,保存了貴族地主大土地占有制,俄國引起革命的各種社會矛盾,依然存在,并且繼續在發展。
——張興儀《淺談一八六一年俄國農奴制改革》
(1)材料一中“幾個擁有現代生產的民族”是指哪些(民族)國家?(C層次)如何理解這場戰爭對俄國來說是“絕望的搏斗?!保?分)(B層次)
(2)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為什么說1861年改革“延緩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10分)(A層次)
2014年福建高考真題,問題的設置分為A、B、C三個層次,逐層遞進,與高考相接軌,檢測學生對知識的運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作業的分層,從某種意義上也是對學生評價的分層,在學生作答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原因及對策的分析,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優化和提高,讓學生感受到歷史老師對自己的關注,也讓學生愛上歷史課,這也是分層教學最終的目的。
分層教學法在實行的過程中需要持之以恒。在針對班級中的一些“重點”學困生實行的效果來看,這些學困生的歷史學習情況已有明顯好轉。分層教學法的實行效果就是教師充分考慮到學生存在的差異,對不同類型學生的學習加以指導,使每個學生都得到最優發展。分層教學法充分體現因材施教、主體參與、分層優化、分類指導、整體推進的教學原則,學生可以各盡其能,各有所獲。
參考文獻:
[1]胡慶芳.優化課堂教學:方法與實踐[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
[2]吳于廑,齊世榮.世界通史·近代部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閆乃娟,張巧英.分層教學法淺析[J].職業技術教育,2002.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