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其成
摘 要: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我國與世界各國的聯系越來越緊密,英語作為世界上運用最廣泛的語言自然受到了教育界的重視。我國十分重視英語教學,將英語作為我國的第二語言。雖然英語受到了很大的重視,但是在英語教學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就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展開研究,著重研究了高中英語教學中文化意識薄弱的問題,旨在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和教學效果。
關鍵詞:文化意識;教學觀念;教學內容;教學思想
高中英語教學中文化意識薄弱是一個十分嚴重的問題,它直接影響著英語教學的質量,從而影響到學生將來是否能夠很好地
運用英語進行交流。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十分注意學生文化意識的培養,使得高中英語教學變得更有意義。
一、高中英語教學中文化意識薄弱問題的現狀
學生學習語言的最終目的是用語言進行文化、經濟的交流,同時語言也是一種文化。因此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應該十分注重文化意識的培養。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并不十分注重文化意識的培養。那么,高中英語教學中關于文化意識培養的現狀究竟如何?筆者提出一些自己的觀點。
1.高中英語教學中文化意識薄弱問題的思想現狀
高中教學大部分都是在為考試服務。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只注重單詞和語法的講解,并沒有注重英語文化和背景的講解。這就導致英語教學中文化意識薄弱。同時即使教師認識到英語教學中文化意識的重要性,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受到課時及教學任務的限制,并沒有去實施關于文化教學的方案。因此,在高中英語教育中文化意識培養的問題并沒有得到很好的重視。
2.高中英語教學中文化意識薄弱問題的教學現狀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常常只注重語法結構與單詞意思,并不注意文化的差異,這就導致在英語運用中會出現很多的誤解。這些文化差異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在與外國人的接觸中,對一些生活常識與俚語不理解,這會使理解出現很大的偏差。如,在中國文化中,見面第一句話通常是問吃了嗎,如果在與外國人的交際過程中,也用中國的習俗來問候,外國人就會覺得莫名其妙,不知道如何作答。再如,在與外國人的交談中,外國人用了一個很常見的俚語或潮語,如,shit happened,如果學生不了解西方文化就很難理解這句話。(2)國家文化不同,一句話表示相同意義但產生的結果卻不同。如,be reluctant to do something,這是不情愿做某事的意思,在中國文化中,不情愿做但最終的結果還是做了這件事,但在西方文化里,不情愿做,最終結果是沒有做這件事。這就體現出了文化差異。如果學生能夠了解西方文化,對于類似的短語就容易記憶和理解了。這樣的文化差異還有很多,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并沒有給予重視。
二、高中英語教學中文化意識薄弱問題的解決方法
既然高中英語教學中文化意識方面存在著許多問題,那么教師就應該積極地尋求解決之道,積極地為教育事業作出自己的貢獻。筆者針對這個問題積極地進行了思考和研究,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從思想入手
要解決文化意識薄弱的問題,要從根本入手,教師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與教學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教學觀念方面,教師需要改變英語只是聽、說、讀、寫這種觀念,英語的最終目的是與人溝通,表達出想要表達的意思。因此,文化意識十分重要,只有懂得英語文化才能理解性地記憶與學習。其次,教學方法方面,教師不應該只教書本上的知識,應該教給學生一些擴展性的知識。比如,講一講西方國家的歷史,這樣不僅能讓學生學到文化知識,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從教學內容入手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通常根據教學大綱進行教學,這樣學生的知識面會很窄,并且不能學到足夠的文化知識,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采用一些除課本以外的教材,如《英語廣場》這種針對高中生的英語雜志,選取其中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章進行教學。
學習英語的關鍵還在于學習文化。只有了解了文化背景才能更好地學習英語、理解英語。高中英語在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迷失了方向,廣大教師應該齊心協力改變英語學習的現狀,改變傳統的教育模式,使英語教學中文化意識薄弱的問題得以解決,使英語教學發揮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劉菊芳.高中英語教學中文化意識薄弱問題研究[J].網友世界:云教育,2013(22):132.
[2]黃杰.高中英語教學中文化意識薄弱問題管窺[J].教育界,2015(08).
[3]唐繼勇.淺析高中英語教學中文化意識薄弱問題[J].英語廣場:下旬刊,2013(01):165.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