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久杰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進行,教師在進行高中語文教學時,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擺脫應試教育的影響,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進行教學,充分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科的興趣,使他們積極主動地進行知識探究。在教學中,教師要把學生放到課堂學習的主體地位,對他們的學習進行引導,使課堂教學在師生的積極互動下高效進行。
關鍵詞:以人為本 ?語文思維 ?創新教學 ?效率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9.172
高中語文教學要提高教學效率,需要教師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創設符合學生實際的教學環節,激發他們學習主動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及時準確地收集學生的學習情況,隨時對課堂教學環節進行微調,使師生在積極的互動過程中實現高效教學。教師在教學中要做好教學的組織者和指導者,用科學的方法指導學生進行學習,使他們在語文學習中不斷獲得進步,獲得成功的體驗。
一、把握新的教學理念,激發學生的學習主體性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對學生進行灌輸式教學,認為只有把知識點詳細地向學生進行講解,才能讓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殊不知這種被動式的學習方式扼殺了學生的語文思維,使他們產生了思維惰性,學習效率達不到預期效果。隨著新課改的進行,教師要對學生“放手”,讓他們進行自主學習、探究,并有所發展。在積極主動的探究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積極狀態,他們能夠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提高學習效率。
1.對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指導,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要讓學生提高學習效率,激發他們的主動性,需要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有成功的體驗。這就需要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對他們的學習方法進行指導,讓學生用科學的方法進行學習,使他們能在學習過程中構建完善的語文知識體系,促進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例如,在教學文言文時,傳統的教學方法是教師講解,學生記憶,學習過程枯燥,學生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進行記憶,教學效率低下。在新課改的過程中,采用讓學生對重點句子進行書寫、翻譯的方法進行教學和練習,能夠讓學生很快把握教學的重點內容,有效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在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充足的思考和探究時間,讓他們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
2.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態,及時有效地改進教學環節。學生是不同的個體,在學習過程中,對知識進行積極的思考和分析能夠有效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思維和語文知識、能力處于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動態進行關注,了解哪些方面學生已經掌握,哪些方面存在問題,做到及時準確地對教學進微調,使課堂教學能更好地進行,促進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發展。在教學中,一些教師按部就班地根據備課方案進行教學,對課堂上一些隨機生成的問題不進行關注,這就失去了對學生進行教育的有效契機,使課堂教學無法真正實現教學創新。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來進行教學,使教學計劃和課堂隨機生成完美結合,實現高效的語文教學。
3.注重教學的實效性,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在新課改的過程中,教師在進行教學創新時,不僅僅要改變教學方法,擴大教學容量,還要看通過課堂教學,學生是否掌握了教材中的重難點。因此,在進行教學反思時,教師要從學生掌握內容的多少來判斷教學是否成功。分析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教學的實效性出發來進行教學創新。
二、創設和諧的學習氛圍,實現師生的積極互動
和諧的氛圍能夠激發學生的思維積極性,使他們在積極主動思考和探究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促進學習效率的提高。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為學生創設一個和諧的學習氛圍對他們的學習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來進行教學,在熟悉的生活場景中能夠激發學生的探究積極性,并大膽地和教師進行問題討論,通過信息的雙方傳遞,使教師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同時,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能用正確的思維和方法來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和諧的學習氛圍有助于實現師生的積極互動。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在面對學生時始終保持嚴肅、嚴厲的態度,學生在課堂學習中不敢發言。師生之間缺乏溝通交流,教學沒有真正做到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在新的教學模式中,師生處于平等的地位,學生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進行學習,敢于向教師進行提問,并敢于說出與教師不同的意見,在互相探討過程中,促進了學生對知識的深入理解,提高了教學效率。在積極的師生互動中,教師能夠運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來引導學生,使他們對語文學科產生興趣,并養成勇于探索的好習慣。
三、利用問題教學,培養學生的語文創新思維
創新思維的發展符合時代的要求。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掌握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還要引導他們進行創新學習,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皢栴}意識”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問題是新思想的萌芽,是創新的搖籃,在創新意識的培養和創新能力的提升中,一個學生如果不會提問題,也就不會去創新。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來設計問題,讓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進行有目的的學習和探究,提高學習效率。同時,教師要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讓他們學會提問,并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這些問題,從而拋棄過去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摒棄傳統、陳舊的教學模式,探究多元化教學方式,重點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有大膽質疑權威的探索精神,引導學生多層面、多角度、全面辯證地思考,能舉一反三,提出自己的看法。
總之,隨著新課改的進行,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對教學進行改革,為學生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模式,激發他們的探究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生語文思維的發展,利用問題模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進行思考,實現學習的高效性。在進行教學模式創新的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對教學進行反思,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來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使語文課堂真正成為學生發揮主體性的場所,實現高效的語文教學。
(責編 ? 金 ?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