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大年
摘要:教無定法,教學的方法萬萬千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教學方法,學生也有自己的學習方法,只有教與學兩者完美結合在一起,才能在課堂上產生絢麗的火花。在教學中,筆者采用我校的三段式教學模式,嚴格按照情境導入——合作探究——反饋提升的模式進行教學,優化了課堂教學結構模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激情,培養了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大力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三段式 ? 設疑 ? 展示 ? 點撥 ? 引導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9.211
當教師的都知道,學生在學校學習的全天候過程,是學生自己個體和班級融合進一步合作的過程,就是說只有當學生和教師產生了互動,和同學發生了合作,和所學的某一門課程發生了關系時,這個學生才算是真正地進入了學習的角色。我校實行多年的三段式教學模式,已經深入到了每個學生的腦海中,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我嚴格按照情境導入——合作探究——反饋提升的模式進行教學。這樣就優化了課堂教學結構模式,于情境處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從而培養了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大力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大膽設疑,培養學生的鉆研能力
學生,應該是學習的主人。教師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不是剝奪學生的學習主動權由教師擺布學生的學習行為,而是引領學生積極探討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在第一階段就激發學習的激情,教師要敢于放手,給學生一個自己去看、去想、去悟的環境,這個需要教師去營造、去創設。情境導入可以分兩步走,一是教師利用各種手段,把學生引進到一定的學習氛圍當中,通過自主預習、預習交流,學會本課的基礎知識。這一階段就是以前所說的預習階段,一個有經驗的教師,利用各種教學資源,來提高學生的各種能力,例如學生的分析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研究問題的能力、運用問題的能力等等,這種能力提高了,學生就會自然而然地把所學知識和新的要學的知識銜接起來,同時轉化為一種學習的能力,這種能力推動學生不斷地向前進步。這些能力不經過長時間的訓練是培養不出來的,所以需要教師的長期訓練,方能見功效。
這其中的第二步,就是導學案的編寫。在集體備課的時候,同學科的教師,確定本單元的教學重點和難點,確定學生自己能學會的知識點,如果學生自己能學會的教師則堅決不予講解,在具體備課的時候,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編寫學生能自己解決的一些基礎性知識,讓學生自己通過查找工具書來學習。這個過程中教師只是起指導作用,不能過多地剝奪學生的自主學習權。如學習“分數的初步認識”時,我們可以設計這樣的導學案。首先確定這節課的教學目標為:分數的初步認識,大致理解幾分之幾的意思。然后通過以前所學的平均分的知識,來引入分數的概念。讓學生做下題:20個蘋果,4個人吃,平均一人吃幾個比較公平?問題中,20個蘋果是怎么分的,其中的一人分了幾個,引出分數的概念。那么如何表示呢,自然而然地過渡到分數的知識范圍里來了。
事實證明,三段式教學模式下學生利用導學案進行學習,幾乎簡單易懂的知識學生都能自己學會,不會的查找工具書或者是在教師的幫助下,予以解答。
二、大膽展示,培養學生說的能力
我經常給學生講,學習猶如人的吃飯,假如你每天吃面條或者是頓頓吃美味,時間長了不管吃什么都反胃口。學習亦然,上課只有教師的講沒有學生的說,那是一種失敗的教學,有個詞語是教學相長,就是說教師和學生都要動起來。我經常聽到有人諷刺英語教師,說學生學英語就是學啞巴,還不如不學的好。其實我們數學教師一樣,也是啞巴式教學,只不過在外在表現上沒有英語那么明顯罷了。學生埋頭做題可能速度很快,但如果讓他們把解題的過程或者是解題的思路說出來,就沒有那么輕松了,有的甚至是半天憋不出一句話來。數學誠然不需要那么多說的必要,但是能讓學生說其所以然,這對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是非常有效的,也是非常必要的。三段式課堂教學模式,在訓練學生合作學習、組內交流方面,有他的巨大優勢,我們要發揮其長處,把教學效果最大化。
三、精確點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我們在教學中發現,一堂精彩的課,往往是老師和學生互動銜接得非常完美。在三段式教學模式中,合作探究環節當中,教師的點撥具有舉足輕重的的作用。每節課的知識,有重難點、易考點、易錯點等,學生無法判斷的,教師經過長期的教學實踐,靠經驗獲得的知識,這時在課堂上就有了用武之地。學生在探究的時候,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這時必須靠教師去把握、去引導、取精講點撥。如果教師能針對學生的展示情況進行有目的性的點評,我想修改肯定是好的,有些問題教師可以提出來,不一定去面面俱到地講解。但是教師點出出現的問題,一定能夠引導學生繼續探究,就是說能把學生的思維繼續拓展。如分數的理解,難點是理解幾分之一的意義。為解決這個難點,教師提前準備幾個正方形和長方形紙片,必要時準備多媒體課件。當教師的最喜歡在課堂上大講特講,以此來彌補方法不當或者其他缺陷所導致的課堂效率的過低,完不成教學任務。所以在課堂上突破教學難點,時間不宜過長,要點到即止。有些知識在經過學生的預習鉆研、小組交流、精彩展示和互動之后,已經掌握了,教師就沒有必要再去畫蛇添足了。我們要做的就是精確地點撥,這種點撥要起到點石成金的作用。
四、科學引導,培養學生反思的習慣
在三段式課堂教學模式下,最后一個環節就是反饋訓練。在這個環節當中,我們教師設計一些針對性的題,讓學生來做一做。一般情況下是學生先做,老師巡視,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如果是個別就個別輔導,如果是集體性問題就全班輔導。這個階段,學生的知識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他們做題的積極性往往非常的高漲,我們設計題的時候,應該考慮到不同層次的學生需求,設計難易適中的練習題。我在具體做的時候,經常會預留出5分鐘的時間,讓學生對本節課進行總結反思,反思還有那些沒有弄明白,需要繼續學習。
教學的方法萬萬千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教學方法,學生也有自己的學習方法,只有教與學兩者完美結合在一起,才能在課堂上產生絢麗的火花。這一切都建立在課題教學模式這個平臺之上。我們的三段式教學模式,在教與學的問題上,搭建了很好的平臺。我們面對的是擁有觀念超前、思想靈活、富有時代氣息的新人,如果自己的教學理念跟不上,那么在建構三段式教學的課堂上就無法實現傳播知識教書育人的終極目的。
參考文獻:
[1]黃巧霞.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學生之友:小學版,2013.
[2]孫國林.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 ,2009.
[3]何倩.加強直觀教學力度 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5.
[4]謝景蓮.談學生閱讀興趣與習慣的培養.赤峰教育學院學報,2000.
(責編 ? 金 ?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