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麗
【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不但可以提高數學學習的效率和質量,而且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奠定了基礎。因此,如何培養小學生良好的習慣,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應該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習習慣;培養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版)》中提出:“數學教學活動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使學生掌握恰當的數學學習方法?!毙W階段是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最佳時期,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不但可以提高數學學習的效率和質量,而且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奠定了基礎。因此,如何培養小學生良好的習慣,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應該思考的問題。下面結合平時的教學實踐,就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1.培養學生常規性數學學習習慣
常規性數學學習習慣主要是指課前預習、課堂學習中的聽課、作業書寫及課后復習的習慣。常規性數學學習習慣是學生主動參與數學學習過程、積極進行數學思考的基礎,也是提高數學學習效率的前提。
1.1課前預習的習慣。課前預習是指學生在課前對知識內容進行的自主學習。它能提高學生學習新課的興趣,使學生掌握學習主動權,通過預習,學生能對新課有個初步了解,為學習新課奠定一定的基礎,提高學習效果。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加強預習指導。如要求學生邊讀邊思考,了解要學習的是什么內容,與學過的知識有何聯系,自己理解的是哪些,不會的是哪些等等。為促使學生按時完成預習,教師可以與家長取得聯系,爭取家長的支持與配合,讓家長幫助督促學生完成,同時教師還要對學生的預習進行適當的檢查。長此以往,學生必將養成自覺預習的良好習慣。
1.2課堂上專心聽講、主動探究的習慣。認真傾聽要做到“三到”:眼到、耳到、心到。聽課時不搞小動作,不隨便打斷別人說話,邊聽邊思考的聽課習慣,應該從一年級開始培養,聽課的習慣不是學生一朝一夕就能形成,需要教師反復練習,及時提醒和評判。教師還要不斷優化課堂教學過程,激發學生聽課的興趣和主動參與意識,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課習慣。
1.3認真規范的作業習慣。在做題時首先要求學生讀懂題目要求,正確理解題意,明確題目中究竟要我們做什么、怎么做。通過審題訓練,可以養成學生認真嚴謹的習慣。小學數學教師應從小處著手,引導學生養成獨立作業、計算仔細、書寫整潔、自覺檢驗的良好學習習慣。例如,從一位數到多位數,從整數到小數分數的書寫,都要認真指導,嚴格要求。就連小數點的寫法及其書寫位置,分數的書寫順序都是十分重要的。運算符號和算式的書寫,也應注意規范,美觀,使學生受到數學美的熏陶?!凹毠潧Q定成敗”,正是這些細節之處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良好作業習慣的形成。
2.培養學生勤思好問的數學學習習慣
勤思好問是一種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敢于質疑的創造性數學學習習慣,是學生積極開動腦筋的充分表現。每個學生對外界事物都有自已獨特的理解和感受,對問題觀察、思考和解決的方式不盡相同。勤學好問習慣的養成是小學生深刻理解和掌握知識的需要,同時也是培養和訓練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這一習慣的培養應穿插在整個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我認為教師培養小學生的勤學好問習慣應注意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2.1善于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小學生較強的好奇心理,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意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學生一開始就對問題產生強烈的興趣,后來學習就輕松了。
2.2善于鼓勵和示范,激發思考。因為小學生模仿能力強,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及時地發現一些小學生可以效仿的事例,多用一些激勵性的詞語觸動孩子的心靈。如:“你的想法真是與眾不同”,“你提出的問題很有研究價值”等等。這樣,就能讓學生在榜樣示范的影響下,養成勤于思考的良好習慣。
2.3善于引導小學生主動質疑。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一個問題也許僅僅是一個教學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舊問題,卻需要創造性的想象力……”學生學習過程中會產生各種不同的問題,而這些疑問往往就是我們教學中的關鍵。及時鼓勵小學生主動質疑問題,并組織引導學生討論解決這些疑難問題,對主動質疑問題的小學生要給予充分的肯定,調動他們質疑問題的積極性。另外,教師應在日常課堂教學過程中要養成經常設疑的習慣,這也為小學生主動質疑創造示范,使他們知道如何去質疑。
3.培養學生合作性數學學習習慣
合作性數學學習習慣是指在數學課堂學習中積極參與合作實踐,思考處理信息、解決問題,課外合作收集生活中的數學信息的習慣。合作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溝通交流能力、團隊觀念和創新意識。課堂教學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每個學生都應積極參與,與人合作。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可以通過課前共同預習、課堂合作實驗、共同操作、相互討論、小組交流等形式積極開展互助合作學習活動。教學時,教師要注重選擇合適的問題和交流形式,有效地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合作交流,能夠根據不同的問題選擇合適的合作學習形式,恰當組織同學分組合作交流,提高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在合作學習中深化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總之,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可以使學生受益終身,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應常抓不懈,這樣才能提高教學質量,圓滿完成教學任務。小學生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體現在日常數學教學的細節之中,一旦他們養成了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那他們也就學會了怎樣學習,教師也就做到了如教育家葉圣陶所說的“教是為了不教”。
【參考文獻】
[1]王軍虎.小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2(7):39-40
[2]伏道榮.淺談小學生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J].新課程學習,2011(10):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