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芬芬
(咸寧職業技術學院,湖北 咸寧 437100)
?
舞出陽剛之氣
——試論學前教育專業男生舞蹈教學
徐芬芬
(咸寧職業技術學院,湖北 咸寧 437100)
摘 要:進入21世紀以來,幼兒教育也朝著素質教育方面發展。而舞蹈教學作為美育的一部分也受到重視。我國目前高校的學前教育專業基本上是陰盛陽衰的局面,學前教育各專業以女生為主。作為藝術專業的音樂和舞蹈專業,更是女性一統天下。這樣的人才培養模式,對于幼兒的成長極其不利。在日常教學中缺乏男性教師就容易使學生陰柔有余,陽剛不足。而舞蹈教學中缺少男性教師,更易使學生缺乏陽剛之美。
關鍵詞:學前教育;男教師;陽剛之美
舞蹈是造型藝術,利用人體的動作來塑造形象。舞蹈動作都是通過舞蹈者模仿生活中的動作,然后加以美化,配合著音樂節奏,使每一個動作都具有韻律之美。幼兒處在活潑好動的時期,對他們進行舞蹈教育,讓他們掌握舞蹈的基礎,對于幼兒成長有多方面的意義。首先,幼兒在學習舞蹈時,需要活動整個身體,這樣可以促進幼兒的肌肉、骨骼、呼吸系統和神經系統的發育,有利于身體健康。舞蹈動作都是對生活中的動作進行模仿,學習舞蹈就要注意觀察生活細節,這樣有助于幼兒養成善于觀察的習慣。舞蹈需要音樂伴奏,學習舞蹈就要先學會欣賞音樂,因此舞蹈還可以提高學生感受音樂的能力,同時也可以促進幼兒智力發育。幼兒舞蹈是將體育和美育綜合在一起的學科,對幼兒的智力和體力都有積極影響。
當前,我國的幼兒舞蹈教學還存在著很多不足,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一個是舞蹈基礎教學沒有受到重視,幼兒園缺乏高素質的舞蹈專業教師,現有的幼兒舞蹈教師都是音樂教師兼任的,在教學中沒有將舞蹈基礎教學放在首位。舞蹈成為音樂教學的附庸。另一問題是舞蹈教學中缺乏男性教師,因此舞蹈很難表現男性特有的陽剛之美。我國傳統的舞蹈都是男性表演剛健、奔放、豪邁而粗狂的具有陽剛之氣的舞蹈,女性表演柔美、婉轉,具有陰柔之美的舞蹈,這和男女的身體構造有著極大的關系,再豪放的女性也難于體現男性的剛健之美。在舞蹈教學中,無論男女,都只有女性教師傳授的委婉之態,只能使女性更加柔美,男性也變得柔和,少了力度,在舞蹈中難以體現陽剛之氣。長此以往,會影響男性幼兒對自身性別的界定,忘記了男性在舞蹈中的作用是表現力度和剛健的。
當前,我國的小學教育和學前教育中,最嚴重的問題就是陰盛陽衰。尤其是幼兒園教學,幾乎成了女性的專利,校長、教師和服務人員全都由女性擔任。盡管女性有自己的優勢,她們性格溫婉,又極有耐心,但在面對犯錯的孩子方面,這樣的態度沒有震懾作用,容易養成一些孩子霸道毛病改不掉的陋習。
我國傳統的家庭教育中,父親常常擔任“嚴厲”角色,母親扮演“慈祥”,這種剛柔并濟的方式使孩子既不敢膽大妄為,又不至于無處傾訴內心的苦惱。在學校教育中,男女教師其實也在扮演者父母的角色,因此缺乏男教師的教學,和缺乏父愛的家庭一樣,對孩子的性格形成產生不利影響,尤其是對于男孩而言,這種影響更加特出。許多寡母養大的孩子要么對母親百依百順,是個“孝子”;要么無法無天,一事無成,成為逆子。
當前的幼兒教育和小學教育由于缺乏男性教師,也出現了一些有問題的學生,他們性格脆弱,寡言少語,受不得一點委屈。到了中學也是這樣,被老師當眾批評就要出走、自殺,這些偏激行為都是缺乏陽剛之氣造成的。男性教師的缺乏主要是受社會觀念造成的,在大多數人眼里,幼兒教學的重要性被忽視,被當做“哄孩子玩”,這當然是女人該干的活,男性依著被當做“主外”的角色,因此很少有人愿意讓男孩子報考學前專業,這使得有興趣教幼兒的男性也不好意思當幼兒園“叔叔”。最近幾年,社會關注學前教育男性缺乏的問題,一些男生開始報考學前專業。但他們對于舞蹈的學習卻興趣不大,認為一個大男人學跳舞太娘了,他們更愿意學習鋼琴等器樂。
男生不愛舞蹈這種心理形成有多方面原因,首先是家庭教育的原因,如今,有孩子的家庭中,學習舞蹈的大多數是女孩,家長愿意讓孩子學習舞蹈,男孩家庭讓孩子學舞蹈的較少;其次是社會偏見,認為唱歌跳舞是女孩子的事;還有一種就是在舞蹈教學中,舞蹈都是表現柔美,很少表現矯健之美的,這樣的舞蹈對男生沒有吸引力。
要改善當前幼兒教學中男性舞蹈教師缺乏的現狀,要從以下幾方面做起。第一,要將男性在幼兒教學中的重要性曉之于世,這樣才能提升學前教育專業男生的地位,鼓勵更多男性教師投入到教學中。第二,要將舞蹈教學和幼兒人格塑造作為教學重點,重視舞蹈教學。這樣才能激發更多的家長重視男孩的舞蹈培訓。第三,在舞蹈教學中增加表現陽剛之氣的舞蹈教學內容。像軍旅題材的舞蹈,表現古代將士冷兵器的舞蹈,還有我國民族舞中蒙古舞蹈中的雄鷹、騎士之類,這些舞蹈都具有矯健、奔放、豪放的特征,能凸顯出男性的勇武陽剛之氣。第四,在校園文化中培養男生的陽剛之美。目前,很多男生缺乏陽剛之氣和周圍的環境有關,讓男生處在一個相對柔和安靜的環境,他們也無法使自己剛性的一面展現出來,因此在校園文化中開展豐富多樣的校園文化,讓男生有展現自己剛健的機會。如在校園中組織足球隊,籃球隊,讓男生利用自身優勢參與其中;節假日組織學生進行野外探險活動,讓學生通過步行,爬山來增強體魄,這些都有益于男生對自己的性別產生優越感,因而在舞蹈中可以運用自己的強健體魄來展示力量美。
培養男性舞蹈教師是個復雜的工程,要經過心理轉換,明白自己的性別優勢后,才能從事舞蹈教育,這也是學前教育改革的新課題。
[參考文獻]
[1] 張煥榮.學前教育專業男大學生職業認同感的培養[J].科教文匯, 2010,10.
作者簡介:徐芬芬(1977-),女,湖北監利人,咸寧職業技術學院講師,本科,主要研究方向:幼兒舞蹈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