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亞文
(安徽省宿州市第九中學,安徽 宿州 234000)
?
談音樂教學中不可缺的教學意識
丁亞文
(安徽省宿州市第九中學,安徽 宿州 234000)
【摘要】音樂課堂豐富多彩,科技時代瞬息萬變,我們應該不斷的提高自己,才能順應時代的大潮讓課堂不呆板、讓學生不厭煩、讓教學不枯燥、讓教學越來越精彩,做到這些音樂老師心中都應有順應時代的教學理念和敢于更新的教學意識,讓音樂教學課堂五彩紛呈。
【關鍵詞】音樂教學;教學意識;更新理念
春暖花開,萬物復蘇。新學期來臨,一切如同這欣欣向榮的景象一般,充滿著生機勃勃。在音樂新課改的大方向指引下,新學期對于教學的探討如同這持續升高的溫度一樣,大家都充滿著高漲的熱情,各種教研活動也陸續展開,作為我國審美教育重要門類之一,音樂審美的地位在不斷加強,在教學過程中越來越側重學生審美情趣的培養、審美價值觀的引導,怎樣能很好的完成教學目標,讓課堂不缺失教學主題、不偏離大綱、不脫離興趣、不脫節時代,這是我們在整個教學教研過程中不可缺失的教學意識。
音樂課程標準提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三維目標,但是每一位老師課堂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向是不一樣的,這就需要每節課都有一個既定的教學目標和方向,既本節課教師所要達到的課堂教學期望和課堂教學要實現的結果。教學目標不清楚,整個課堂教學就失去的方向,條理就不清晰,教學秩序混亂而達不到好的教學效果?,F在的學生學習知識和獲得信息的來源很廣泛,所以不能像以前制定教學目標那樣“一課一首歌”,只是把書上部分內容在課堂上教授一遍,這樣遠遠不能滿足當今學生的“胃口”,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重視知識領域的拓展,通過音樂作品與相關知識橫向和縱向聯系而展開教學,讓學生在“感受與欣賞、表現、創造及相關文化”方面都有所了解,從而推動學生知識的全面發展,提高核心教學內容,這才是我們音樂課堂教學首先需要重視的理念。
目標確定了方向,過程就要落實目標了。以往衡量教學效果是重結果、輕過程,不管實際教學中的學生是否對這種教學方法感興趣,也不管是不是真正理解作品本身,填鴨式教學;現在有些老師則走向另一個極端,在教學過程中有很多教學方法:朗誦歌詞、節奏練習、讀譜唱譜、發聲練習等等,一堂課花樣翻新,層出不窮,但效果甚微。個人覺得教學過程在服務目標的同時應該有清晰明朗的教學版塊,板塊之間絲絲相扣,每個版塊都為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服務,讓學生一節課從簡到易層層遞進,每個版塊可以有幾個教學預設,遇到不同層次的班級和學生,有多余的方案選擇,做到教學內容融會貫通、教學方法游刃有余,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適合他們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感覺自己是實實在在的“參與者”。
做一份美味的佳肴,每個程序都需要有合理的時間,上好一節課同樣需要安排好每個教學階段的時間,很多教師在設計教學過程的時候,主要重視整體時間的把握,而忽略每個學習階段的時間分配。這樣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容易出現虎頭蛇尾的現象,引導開場、教學過程都非常好,一節課的尾聲卻讓人感到時間捉襟見肘,草草結束,一節課好像還缺少什么沒有講完,所以在設計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每個版塊的時間分配:繁瑣的內容占用時間多、簡單的內容占用時間少;重難點占用時間多、拓展占用時間少;學生互動占用時間多、老師教授占用時間少,這樣合理的分配教學時間,才能讓教學有效率,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還有另外一個時間意識:課前準備的時間。每個老師開課前有會給一段時間準備,在這段時間里需要準備教學材料、設計教學框架、設計教學過程、制作教學課件,還要試課、磨課、改課等等,很多新老師不重視這個環節,感覺自己到課堂上就知道怎么教了,豈知課堂教學情況瞬息萬變,不準備充足怎能從容應對,最后完全駕馭不了隨堂教學情況,悔之晚矣!
音樂課程標準指出:“音樂課的全部教學活動應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將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音樂活動的參與放著首要位置。”我相信每位音樂老師對這段話已經耳熟能詳了,但理論不能僅僅停留在口號上,應該反思一下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是否做到了這一點,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應多多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了解他們的思維方向、興趣點和薄弱點,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定教學思路、調整教學策略、完善教學方法,這樣有針對性的課堂教學設計才更有意義、課堂實際教學才更貼合學生、課堂教學才更具有親和力。
當今時代科技日新月異,我們音樂教學也離不開大環境,也應該與時俱進,跟上教育發展的步伐,這就需要我們屏棄以往過時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不斷的充電學習,樹立新的教育教學觀念。當前的教學已從“概念教學”走向“應用教學”并跨入“思維教學”的變革,“堅持能力為重”這是《教育規劃綱要》中“戰略主題”的重要思想之一。在教學領域上,不能只單單看到自己的學科,要看到其他學科的長處,找出與之關聯的部分,全面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拓展知識面,豐富課堂內容。教師要扎實理論知識、充分解讀教材、細微分析學情、構思有創意的音樂課堂,讓學生在老師的現代教育意識和課程意識的引導下,感受時尚的氣息,享受音樂課堂之美,達成審美教育之功效。
音樂教學在審美教育的位置上凸顯分量,在越來越被重視的同時,我們更應該思考怎樣上好一節課,每節課的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教學素材是不是符合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如果沒有“改進”的意識,那我們的素質審美教育就會停滯不前。其實我們是幸運的,在當今開放進取的大環境下,越來越多的目光關注這教育教學的提升,創造很多有利于教學改革創新的的發展,我相信所有的音樂老師在不斷的自我完善中,課堂教學的質量一定會提升,達到熟能生巧、巧能通變、變能生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