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萌(江西警察學院,江西 南昌 330103)
?
貝多芬《C大調第一鋼琴協奏曲》第一樂章的演奏探討
吳萌
(江西警察學院,江西南昌330103)
【摘要】貝多芬是世界著名的音樂家,《C大調第一鋼琴協奏曲》是其一部早期的作品,這部作品在很大程度上還存留著古典主義的傳統,但是貝多芬在鋼琴方面的發展、以及樂隊方面都比原來有所加強,展示出了貝多芬的個性。這部作品在演奏中既要把古典主義表現出來,又要展現出貝多芬自己的個性與風格,然而處理好古典主義以及個性的關系是不易的。
【關鍵詞】《C大調第一鋼琴協奏曲》;第一樂章;演奏
由于《C大調第一鋼琴協奏曲》是貝多芬在18世紀的背景下創作的,因此具有很強的古典主義特點,保留著古典主義傳統,這種世紀協奏曲的演奏是有其獨特習慣的,第一遍由樂隊演奏的時候是不全部演奏出來的,每個協奏曲都是以漫長的管弦樂隊演奏開始的,《C大調第一鋼琴協奏曲》也不例外。
在演奏之初,由第二小提琴、中提琴以及低音提琴伴奏,然后再以第一小提琴輔之,并以PP來把第一主題呈現出來,整個初步的演奏的風格都是典雅精致的,緊接著管弦樂隊就登場了,他們齊奏ff,并不斷反復。然后,再向降E大調轉變,這個時候第一小提琴輔之,把副部主題優雅、流暢地演奏出來,隨著第一小提琴的演奏,不同的樂器組開始對主部的第一個小節,進行有節奏的重復和模進,最后伴隨著他們的演奏逐漸將鋼琴的主奏引入。
從70小節開始整個呈示部開始走向結束,這個部分的音樂內容是很豐富的,也是非常充實與緊湊的。呈示部將其保留的古典主義很好地展現了出來,有一種古典主義的風格。73到74小節的音型是需要強調的,不僅如此,還要斷開,斷開可以用手臂斷奏的方法來進行,在此基礎上將每個音都演奏得堅實有力,并且富有彈性,從而帶給人們一種生機與活力的感受。接著的79到83小節,它們的旋律在高音部與伴奏織體有效地結合在了一起,通常由右手斷奏的方法將其展現出來。演奏對指尖的要求很高,不僅要牢固還要手掌不斷地翻動,指尖的靈活以及手掌的翻動,能合理地掌握住彈奏的重量,促進其轉移,同時還能將旋律很好地表達出來。由于節奏逐漸變快,左手和右手要很好地協調起來,通過靈活快速的交替跑動將樂章中貝多芬的情緒進行完美的表達。整個呈示部結束之前,是左手、右手的六度顫音,這時候手指要緊貼鋼琴鍵進行彈奏,把握好力度,注意兩音的連貫,使音清晰、均勻。至此,呈示部在歡快的氛圍中結束。
這個部分是由鋼琴引入六連音音型,在此基礎上進行豐富與發展,六連音音型具有幻想曲風格。展開部有很多長連奏,并且都十分優美、動人、寬廣。在展開部開始之初,是以六連音為主的,六連音具有很強的連貫性和流動性,因此在彈奏的時候不能將其彈得太過僵硬,手腕要充分得靈活。對于右手來說,要彈奏的旋律是十分優美的,對于要演奏的樂句要用心地彈奏,使其如歌的展現,右手的指尖在觸碰鍵的時候一定要準確,要將整個身體都帶動起來,同時踏板也要完美地配合。這個演奏過程展現出來一種平和、靜謐的音樂情感。
六連音的連貫性使其演奏的效果猶如波浪一般,在此之后,是串柱式、和弦及八度的連奏。后者的彈奏是很有難度的,要彈和弦及八度要在原有的基礎上調整指法。不同的彈奏需要不同的指法,合適的指法才能將和弦及八度連接做好。為了使流動性更好,還可以充分利用好踏板的作用。
到展開部的中斷,這個部分有六個上行、帶跳音的三連句,這幾個樂句則表現了一種由弱奏向強奏的過渡,有一種激情釋放的感覺。在對其演奏時,要將跳音展現得十分有彈性,此外還要注意樂句內部力量的增加;除此之外,還要掌握好樂句的力度,以及樂句之間的聯系,這種聯系是內在情感的聯系,這樣可以使情感表達有一種遞增感。然后就是快速分解琶音,這種音要求不能太強,但是又不能因為不強而顯得輕飄,每個分音不僅要清晰還要平均,手指要把握好節奏和連貫,將每一個音都準確地表達出來。
對于華彩樂段的演奏來說,即興性是很強的,貝多芬為了更好地表現自己創作的情感和目標,創作出了三個各異的華彩,分別長達61小節、31小節、129小節,前兩個華彩是很單純的,但是最后一個卻有著很強的技巧性,最后一個華彩也是眾多的鋼琴演奏家爭相演奏的一個華彩。最后一個華彩可以說是整個《C大調第一鋼琴協奏曲》第一樂章的高潮部分,它處于再現部的末尾之處。這個華彩樂段對技術的要求很高,通過對它的演奏可以將一個演奏家的演奏技能充分地展現給世人。這個華彩樂段能把貝多芬的性格以及情感和創作天賦完美地展現出來,同時它在《C大調第一鋼琴協奏曲》第一樂章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它是由呈示部的主部主題以及副部主題不斷演變、發展而來的。這個部分的情緒很復雜,因此在展開的時候也比較復雜,而且其有著豐富的力度對比,它的表現空間非常大。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很容易地想到其演奏的技術性以及難度都是很高的。它不僅要求將長串快速音流準確地表達出來,更要將其清晰、連貫地表達出來。
每一首作品都包含了作家的心血,演繹好一部作品更需要樂隊的配合,為了演繹好《C大調第一鋼琴協奏曲》第一樂章,需要將古典主義以及貝多芬自己的個性特點、思想和情感等完美地結合在一起,這是《C大調第一鋼琴協奏曲》第一樂章演繹成功的關鍵。
參考文獻
[1]張瀟瀟.貝多芬《C大調第一鋼琴協奏曲》(第一樂章)演奏分析[D].南京藝術學院,2014.
[2]李蜀果,袁媛.貝多芬《C大調第一鋼琴協奏曲》第一樂章鋼琴演奏淺析[J].西華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02):107-110.
[3]鄭甜.貝多芬《C大調第一鋼琴協奏曲》演奏版本比較分析[J].音樂創作,2012(04):171-172.
作者簡介:吳萌(1988—),女,漢族,江西南昌人,講師,碩士學位,研究方向:音樂分析與審美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