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麗穎
(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哈爾濱 150081)
?
高職工學結合《運輸管理》教材開發設計及實踐
郭麗穎
(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哈爾濱 150081)
摘要:教材不僅體現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還承載著教學改革的思路與方面,教材編寫要體現“工學結合”內涵、體現高職特色,體現對學生技能的培養的重視。本文對物流專業核心課程《運輸管理》教材的開發進行了嘗試和探索。
關鍵詞:高職教育;運輸管理;工學結合
0引言
黑龍江省物流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指出,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企業,培育物流市場,提升我省物流企業競爭力。這就迫切需要培養物流領域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高職院校承擔了重要的物流人才培養任務。要實現高職教育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教學目標,必須有一套與之相適應的課程體系和教材設置。我院結合骨干院校建設,積極踐行和創新先進職業教育思想和理念,創新“工學交替雙循環”的人才培養模式;以工學結合為切入點,依據課程標準組織編寫了國家骨干高職院校建設課程改革教材。
1《運輸管理》教材現狀
教材脫離了物流行業和職業發展的實際,內容比較陳舊,不能及時反映迅速發展中的物流領域的新變化;教材內容與職業資格證書缺乏銜接,并且沒有涵蓋物流職業資格標準的內容;思想品德培養功能與學習個性化的特點體現不足;教材建設與課程體系配套性差,教材建設工作仍滯后于教學改革的實踐。以上這些問題嚴重制約了《運輸管理》課程建設的發展。
2教材的開發設計
2.1組建教材編寫團隊
根據“工學交替”雙循環人才培養方案,根據物流行業對物流運輸崗位人才的需求,組建由校內具有雙師素質的骨干教師和物流企業專家共同組成的教材開發團隊。
2.2對教材內容進行整體設計
基于運輸方式來構建學習內容體系,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合理設計學習內容。教材主要以運輸崗位職業能力培養為重點,與企業合作共同設計教材。深入運輸企業調研崗位工作,依據市場對運輸崗位群相應的知識、能力、素質要求,選取教學內容;以運輸崗位相關工作過程為依據,以職業崗位需求為依據,確定教材開發的整體目標。以工學結合為突破口,確立基于工作過程的教材開發體系,在編寫體例上實現創新,以滿足高職教師和學生在工學結合教學過程中的有效使用,高職教育是以服行業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的教育,高職教育的“產品”的最終受益者是企業,檢驗高職課改成敗的不是高職院校,而是社會用人單位。企業需要什么專業,專業需要開什么課程,課程的內容是什么,要由用人單位說了算。這樣的課改,才能有成效,產生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2.3與企業共同開發課程標準
《運輸管理》課程標準是建立在物流管理崗位需求、職業資格標準的基礎上,以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以創新課程體系和改革教學內容為重點,這就要求在實施過程中,與物流企業密切合作,對每個任務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生知識與能力準備、教師知識與能力要求、場地設施要求、教學方法建議、考核評價等方面進行教學設計。
2.4依據課程標準編寫工學結合《運輸管理》教材
該教是在深入推進“工學交替雙循環”人才培養方案的大背景下,以工學結合為切入點,依據課程標準組織編寫而成的國家骨干高職院校建設課程改革教材。
3高職工學結合《運輸管理》教材建設的實踐
《運輸管理》教材是由校企合作共同開發的工學結合特色教材。設計5個教學情境12個學習任務。教材是以工學結合為切入點,依據任務驅動六步法的方式組織實施教學過程,每一個任務均按照“資訊—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價”來設計,通過教材的引導、角色扮演,提高學生實踐動手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然后,輔之以多方檢查及多元評價,完成該實踐課程的學習。《運輸管理》教材以學生勝任崗位工作的綜合能力培養為主線,創新“工學交替雙循環”的人才培養模式;構建突出職業素養與綜合能力培養的“崗位能力漸進式”課程體系;按照職業崗位群工作所需的知識、能力、素質,校企合作開發核心課程。依據對關鍵能力的培養分析,創設學習情境,提煉工作任務,這些任務貫穿了運輸企業作業流程。本書以運輸工具為載體,通過任務驅動展現物流運輸典型工作業務,設計了5個學習情境:公路貨物運輸作業、鐵路貨物運輸作業、水路貨物運輸作業、航空貨物運輸作業與聯合運輸,共12個學習任務包括公路零擔貨物運輸作業、公路整車貨物運輸作業、特種貨物運輸作業、鐵路貨物運輸基本作業、鐵路貨物運到期限及運輸費用計算、鐵路特種貨物運輸作業、內河貨物運輸作業、海洋貨物運輸作業、航空貨物運輸業務流程、航空貨運運費計算、國內貨物多式聯運作業、國際貨物多式聯運作業。
以任務一教學實施方案設計為例
任務1教學實施設計
任務1公路零擔貨物運輸作業教學組織實施
咨詢階段:教師下發任務單, 教師給出學習資源,如:工作任務書、引導文、閱讀材料、相關網站資源等。學生根據任務單進行咨詢。
計劃與決策階段:每位同學均初步擬定并編寫出工作程序,教師提供指導意見,幫助同學改進計劃缺陷。針對布置的任務,學生分組進行制定任務計劃,小組討論并最終做出決策。
實施階段:學生扮演托運人、受理員、庫管員、理貨員收貨人等角色模擬完成一個運次的零擔運輸業務流程操作,教師加以引導和指導。
檢查與評價階段:對學生工作報告中公路零擔貨物運輸業務流程設計合理性;配載裝車合理性評價; 針對存在問題,提出修改建議。
評價方式階段:由學生自評、小組評價、教師評價構成該同學該任務成績。
4結語
通過對《運輸管理》工學結合教材的開發嘗試,我們取得了一定的經驗和成果。教材在內容上符合高職特色、工學結合特色,配合“做中學”、“學中做”、“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明顯提升,培養了學生職業素養、團隊精神和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胡延華.物流管理專業高職特色教材編寫的基本思路[J]. 職業時空,2013.
[2]邊昊. 校企合作下的課程、教材開發與改革創新[J]. 產業與科技論壇,2013.
(編輯馬海超)
The Design of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Material Transportation and Management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Work and Study and Practic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GUO Liying
(Harbin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Harbin 150081, China)
Abstract:Teaching materials as the knowledge carrier of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methods, carry the idea of teaching reform. Teaching materials compilation should reflect the connotation of “combination of work and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reflect the focus o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skills. This paper attempts and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material of the core curriculum of transportation and management.
Keywords: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ransportation and management; combination of work and study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碼:1672-0601(2016)01-0073-02
作者簡介:郭麗穎(1963-)女。副教授 ,本科。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收稿日期:2015-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