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湛
(常州旅游商貿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江蘇 常州 213032)
基于產教融合的旅游管理專業校內實訓基地建設實踐
——以常州旅游商貿高職校“常州菜研究院”為例
胡湛
(常州旅游商貿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江蘇 常州 213032)
摘要:基于產教融合的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的建設, 是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重要基礎建設項目。文章以常州旅游商貿高等職業技術學校(以下簡稱“我校”)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常州菜研究院”的建設為例, 闡述了校內實訓基地的功能定位、建設實踐、管理模式和運行前景等。
關鍵詞:產教融合;校內實訓基地;常州菜研究院
0引言
校內實訓基地是以學生實訓為主, 教師引導為輔,集生產、教學、培訓于一體的中小規模的實習訓練場所。學生通過實訓,能夠受到良好的技能訓練,掌握當前行業服務所需要的職業技能和服務技巧,提升自身的就業競爭力。
常州旅游商貿高職校(以下簡稱“我校”)針對長三角打造戰略型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基地的目標,旨在增強人才培養和服務經濟社會的能力。常州菜研究院是集授課、實訓、教師體驗于一體的綜合性教學基地,采用開放式廚房,并配備有自助餐區域,面向全校教師開放,旅游管理專業和烹飪工藝與營養專業的學生在這里接受實訓,真正實施了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本文闡述了我校校內實訓基地常州菜研究院在建設實踐中所做的探索與嘗試。
1常州菜研究院的功能定位
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的建設要滿足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常州菜研究院旨在培養學生掌握高星級酒店運營與管理專業對應職業崗位必備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具備本專業職業生涯發展基礎和終身學習能力,能勝任酒店服務、管理一線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和中等技術技能型人才。
常州菜研究院基于產教融合的模式,以訂單培養模式和“校內工學交替”的人才培養模式為基礎,加大創新力度,引入酒店前廳、餐廳及廚房真實的工作情境、文化氛圍和管理模式,按照服務的工序流程來進行布置,充分體現了“學做合一、校內實訓、工學結合、工學交替”的辦學模式,促進了我校校內實訓基地的健康發展。
2常州菜研究院的建設實踐
常州菜研究院設有前廳、廚房、餐飲、茶藝服務四個實訓空間,學生能夠在不同的實訓空間進行操作實踐,不斷提升操作、服務技能,實現由校園文化環境轉到工作文化環境的無縫銜接。
餐飲服務實訓項目設有大廳和4個包間,包間主題各不相同,突出的都是常州菜的文化氛圍和著名的常州菜點,分別是名人廳,名典廳、名山廳和名水廳。名人廳的一角是茶藝展示區,這里有整套的茶具,是學生學習、展示茶藝的地方。學校開設了茶藝課,來這里實訓的同學大部分都有一些茶藝基礎,因此可以學以致用,向客人展示中國優雅的茶文化。
3常州菜研究院的一體化管理模式
常州菜研究院由校長直接負責管理,具體工作實施由旅游管理系主任負責,安排專業課教師進行直接管理。管理隊伍以學校領導和專業教師為主,以優秀的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為輔,服務員全部都是技能學習階段的實習學生。專業教師每年暑假都到星級酒店的服務一線實踐,了解酒店的行業發展趨勢、工作特點,在實踐工作中熟悉酒店相關崗位的職責、操作規范、用人標準及管理制度等具體內容,學習本專業在生產實踐中應用的新知識、新技能、新工藝、新方法。因此,專業教師既是教學人員,也是校內實訓基地的管理人員。通過實訓基地的訓練,學生的專業化、職業化、規范化水平達到了新的高度,取得了傳統課堂難以達到的效果,順利實現“教學做”一體化。
4常州菜研究院的運行前景
4.1校內實訓基地建設與校外實訓基地建設統籌兼顧
校內實訓在建設中要與校外實習和頂崗實習形成系統,有側重,有分工,通過校內、校外兩個基地的特色互補,共擔學生教學實訓的重任。
4.2增強軟實力,提升實訓基地的管理水平
在實踐操作中,我們感到必須加大培訓力度,提升教師的自身素質和指導水平。只有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不斷地提高,才能源源不斷地吸引教師用餐,實訓基地才能步入一個良性循環的軌道。在提升學生技能、職業素養和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還可有一定的利潤產生,實現基地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4.3開發實訓基地多方面功能
除接待教師就餐之外,今后還可拓展成融教師培訓、人才培養、技能鑒定和技術研發為一體的區域共享型實訓中心。
5結語
“校政行企共建、產學研創協同”的產教融合平臺建設,是我校校內實訓基地常州菜研究院設立的基礎和理念。在此基礎上,我校再與商務局、旅游局、市外辦等共建創意旅游研究所、國際交流與發展中心、藝術設計中心等產教融合平臺,形成專業群建設與專業發展平臺的有機融合,使平臺成為生產性實習實訓基地、創業教育實踐平臺、技術服務和產品研發中心、現代學徒制試點載體、技能研究工作室,推動人才培養鏈與產業鏈銜接的動力源,促進專業發展的核心,從而推動常州菜研究院持續有效地運行發展下去,為學生踏上工作崗位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饒雪梅. 高職酒店管理專業校內生產實訓基地建設實踐——以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酒店管理專業為例[J]. 經濟師,2010(9).
[2]嚴輝華. 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研究[J]. 河北旅游職業學院學報,2012(6).
(編輯文新梅)
Practice of School Training Base Construction of Tourism Management Major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Taking “Changzhou Cuisine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angzhou Technical Institute of Tourism & Commerce as an Example
HU Zhan
(Changzhou Technical Institute of Tourism & Commerce, Changzhou 213032, 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the school training base construction is the important infrastructure project to cultivate students’ vocational ability. Based on the example of “Changzhou Cuisine Research Institute”, school training base, of Changzhou Technical Institute of Tourism & Commerce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school”),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function orientation, construction practice, management mode and operation prospect of school training base.
Keywords: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school training base; Changzhou Cuisine Research Institute
收稿日期:2016-03-10
作者簡介:胡湛(1983—),女。江蘇泰州人。講師。研究方向:酒店管理及旅游文化。
中圖分類號:G47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碼:1672-0601(2016)05-006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