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伍各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素質教育普及到農村。而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小學是創造性思維培養的黃金階段,所以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是目前農村小學較為重要的一個人才培養目標。然而,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不同于城市,由于其缺乏足夠的資金及師資支持,使得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水平難以提升,對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激發農村小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是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農村;小學語文;創造性思維;激發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3-323-01
語文是一門需要注入感情、開發思維的課程,它不僅能傳授簡單基礎的漢語知識與漢語文化,而且能夠通過語文知識傳達人文情懷,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因此小學階段就要重視語文教學,加之素質教育的實施,農村語文小學教師更應當充分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小學生的創新能力,為學生未來的成才和綜合素質的提高而努力。本文主要探討農村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如何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
一、打造輕松開放的學習環境
學習環境的好壞影響學生課堂效率的高低。作為農村小學語文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年齡等一般資料進行一個教學方案的準備工作,在教學課堂中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緩解小學生課堂的緊張情緒,使其思維得到拓展,從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另外,教師還應當為學生留出充足的思考時間及自學時間,引導其發散思維,將思考的結果分享給其他學生,并鼓勵其他學生積極提出問題,使學生在思想的碰撞與沖擊中得到更多的創新答案,提升自己的創造性思維,在此過程中教師應當尊重每個學生的答案,尊重其個性化發展。在教學形式上,教師可通過引入游戲、看電影、辯論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學習思維保持活躍的狀態,從而激發其創造性思維與創新行為的迸發。
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思維
興趣是求異的向導,是發現問題的催化劑,唯有讓學生對學習語文產生濃厚的興趣,他們的思維才能得以激發。蘇霍姆林斯基說:“驚訝是尋求知識的強大源泉”。農村小學生的思維依賴性強,較多處于被動思維狀態。因此,教師要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可根據教學內容選擇適當的導入趣題,引入誤題、導入懸念等多種方式創設啟迪思維的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帶著極大的熱情和自信投入到當中,挖掘知識內部的新奇事物,引起驚訝。教師可以以講故事的形式設置懸念,懸而不答,充分激發了學生探究新知識的強烈欲望,在開啟學生的思維中起到了良好的誘導作用,并有助于學生牢固的掌握所學知識。
三、鼓勵學生異想天開
異想天開通常用來形容想法離奇、難以實現的事情,不要認為學生在課堂上有時異想天開的提問或回答是胡思亂想。即使是異想天開,也應給予鼓勵,畢竟它是孩子思維的結果,更是創造性思維的信號。學生具有很強的可塑性,有的教師口頭上反復強調創新的重要,也不及實實在在的一次創新教育來得實在。在農村小學語文課教學中,教師提的問題要有創意,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可以回答幾個答案。這樣學生的積極性帶動起來了,思維也活躍了,許多同學就會勇于創新。小學生具有豐富的想象力。教師只要激活學生的想象力,他們就會用童言童語,源源不斷地寫出童真、童心、童情、童趣。有個小學生望著天空的彩虹,寫道:彩虹是天上的絲巾。望著天上的白云,寫道:白云是天空哥哥愛吃的棉花糖。看著花兒,寫道:花兒是草地美麗的微笑。感受著清風,寫道:風是愛吹哨的、頑皮的小伙子。這是多么自然、有趣的寫話練習。
四、加強學生的讀寫訓練
讀寫訓練是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重要途徑。讓學生在寫作與朗讀的過程中不斷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并解決問題,自然而然地就提高了創造性思維。
激發孩子的興致,教會孩子描述看到的或體驗到的各種景、物、人及感受。及時改正作文中的錯字錯句及邏輯錯誤,培養良好的寫作習慣。可以給些范文讓孩子模仿、學習,但要求要寫出自己的真實情感。也可以請教家長、同學的意見,精益求精。好的文章源于生活,寫你的所見、所聞;寫你的親身體會;寫出你的真情實感,這樣的文章,才會生動感人。小孩子寫作文,最好是切身體驗,引導聯想發揮。作文很多時候是描寫一個人,一個景,一件事,通常需要借助現實中的人物、景物、或者事件。小孩子見識的本就比較少,平時也不注意觀察生活,真正寫作文的時候,可能不知道到底該寫些什么,也沒有什么邏輯,所以引導小孩子寫作文,最好的方法是切身體會,讓他親眼看到,親耳聽到,家長或者老師,在一旁指導小朋友,哪些是重要的東西。
由于農村學校條件簡陋,沒有多媒體設備,因此教師的領讀,在語文教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理解課文內容的主要途徑,也是學好普通話、從小培養良好語言習慣的基本手段。可以把朗讀訓練分成三個階段,即初讀、細讀、品讀,這和心理學中的心理發展過程正好相符,從感知到品味,最后學以致用,運用到閱讀各環節中去,也就達到了教學目的。一、初讀:初讀是朗讀的初級階段,目的在于初步激發學生興趣,感知課文內容和重點,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初讀除了抓課題外,還要抓統領全文的中心句、段,讓學生著眼于對全文的理解和品味。二、細讀:細讀就是讓學生仔細閱讀課文,反復朗讀咀嚼語言文字,理清文章思路,抓住重點,體會其中的深層含義和思想感情。三、品讀:品讀是高層次的讀,它是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上,再深一步探索文章主旨,品評、欣賞作者的遣詞造句、謀篇布局、精妙之處,不但了解作者說什么,而且與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創造性思維的激發對于這個階段的小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需要農村小學語文教師本身具有較強的專業素質,然后結合農村實際情況對教學方法不斷進行研究和創新。這樣才能夠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參考文獻:
[1] 王玉寶.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激發[J].新校園(中旬刊),2014,(4).
[2] 李安琴.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創造性思維之我見[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3,(2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