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霞
(重慶師范大學,重慶 401331)
?
初中數學翻轉課堂教學設計原則的探究
李愛霞
(重慶師范大學,重慶 401331)
摘要:自2012年以來,翻轉課堂已逐步成為國內教學實踐探究的熱點,其教學設計更是主要的研究內容。本文從初中數學的具體章節入手,從不同角度分析了翻轉課堂教學設計的原則,并依據原則來進行教學設計。
關鍵詞:初中數學;翻轉課堂;教學設計
1初中數學翻轉課堂教學設計的重要性
傳統教學中,學習者的基礎水平和接受能力各有差異,教師的講解進度只能照顧到大多數學生。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課前通過對在線視頻播放的控制,自定步調自主學習,可滿足了個性化需求;在課堂上,學生通過參與互動、討論和交流來解決問題,并鞏固知識。在面對面的課堂活動期間,學生因獲得更多的參與機會而更加活躍。此外,教師也有更多的時間來監測學生的表現,并對學生個人或小組提供即時的反饋。
初中數學的教學對象精力充沛,認知旺盛,自我意識迅猛發展,接受外界事物的能力強。初中數學直接影響學生基礎知識的積累、邏輯思維的形成以及未來數學的繼續學習,我們要抓住這個關鍵時期,重點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協作學習和溝通交流等非正式學習的能力。
2初中數學翻轉課堂教學設計的原則
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中,課前,學生在自主學習;課中,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完成作業(即知識內化)。這兩個環節相輔相成,相互影響,因此,翻轉課堂的教學設計尤為重要。本文以九年級《數學》(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為例,闡述翻轉課堂的教學設計原則,并進行具體的教學設計。
2.1以學生為主體,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在課前,學生利用教學視頻自主學習,可以重復觀看,直至學懂為止;在課中,學生分組討論并完成作業,教師對重難點答疑解惑。所以,翻轉課堂的教學設計要以學生為中心,把學生看成認知的主體,而教師作為學習的指導者,可誘導學生積極思考,力求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以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2.2設計簡明的學習任務單。學習任務單要簡潔明了,讓學習者有的放矢。學習任務單能很好的引導前置性學習,它可讓學生帶著具體的任務去學習,集中注意力解決問題,并對自我學習的情況進行檢測監督。此外,教師依據教學目標設計任務單,能更好的把握教學內容。
根據本節內容設計如下學習任務單:
2.3課下和課上活動緊密結合
課下和課上活動緊密結合,能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課下,學生自學完成自測練習后,記錄不能獨自解決的疑難問題,課中教師組織學生討論交流并解決問題,這樣,學生可以過度并鞏固課前和課中的知識,有效促進知識的內化。如果學生對課下作業有疑問,教師可在課堂上要求學生分組討論,然后把正確的解題過程分享給全班同學。
2.4制作詳細的教學評價量規
詳細的評價量規更容易關注到學生的細節學習和重難點問題,是一種判斷、檢驗學習者學習結果的方式。教師制定詳細的評價量規,學生可按照評價指標進行自評;再者,同伴之間也可依此互評,這樣,學生就可以學人所長、補己之短,擴充自己的知識學習,與同伴共同提高。針對解答題設計如下評價量規:
2.5創建學生交流討論的社區
相比傳統課堂,翻轉課堂為學生提供了更多課堂交流討論的機會。不管是課上還是課下,都要為學生創建交流社區,因為課上的討論區有助于知識內化和接受,課下的討論區有利于學習的鞏固和完善,還可鼓勵組內同學積極發言,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
3總結
教學系統設計是以解決教學問題、優化學習為目的的特殊設計活動。翻轉課堂教學設計始終要以學生為主,學生是整個教學過程的主體,他們可通過自主學習、積極思考和踴躍討論教學內容及相關的綜合性問題來進行發現式的學習,從而培養其獨立思考、刻苦鉆研的學習態度。自控能力差或基礎薄弱的同學,可能會不適應這種教學方式,任課教師應更多的專門輔導,耐心講解。在學生最需要幫助時,老師及時出現,這也是翻轉課堂的核心理念所在。
參考文獻:
[1]何克抗,林君芬.教學系統設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
[2]錢研,陳曉慧.南加州大學翻轉課堂教學設計原則及啟示[J].中國電化教育,2015.6.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1602(2016)10-018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