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華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四川 南充 637000
?

新課標視域中中學體育教師職業能力研究
Research on Vocational Ability of Middle School P.E. Teachers in the Perspective of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西華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四川 南充637000
王永安,劉培
1前言
新課標的實施對中學體育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課程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都有新的變化,中學體育教師在教學內容、方法上要有新的突破。而作為體育教師,他們不僅是體育教育的實施者,而且也是體育課程改革的執行者,因此,他們職業能力的高低對體育課程改革的成敗起著關鍵的作用。隨之新一輪體育課程改革的推進,學校體育教育指導思想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這也促使體育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體育教學理念和方式,特別是改變體育教師的職業能力,這樣才能適應新一輪體育課程改革發展的需要。
2研究對象與方法
以四川省南充市三區六縣的城鄉中學體育教師為研究對象。
2.2.1文獻資料法
從萬方數據庫、中國知網查閱近年來國內外有關教師職業能力的相關文獻資料175篇,同時研讀了相關著作十余部,并對相關文獻進行分類整理和綜合分析。
2.2.2問卷調查法
向南充市三區六縣20所中學(城區10所,鄉鎮10所)的體育教師,共發放調查問卷160份(城區中學、鄉鎮中學各80份),收回調查問卷153份,回收率95.6%,其中收回的有效問卷145份(城區中學73份、鄉鎮中學72份),有效率94.8%。
對問卷進行了效度和信度檢驗。采用內部一致性系數(即同質信度,也稱Cronbach a系數)為信度分析指標。[1]結構效度,在問卷發放前請10位副教授以上及中學具有高級職稱的體育教師進行問卷的效度評價。6名專家認為非常合適,3名專家認為較合適,僅一名專家認為一般。用SPSS19.0 For Windows 統計軟件包和Excel軟件進行處理,得出兩次測試的相關系數為R=0.86,P<0.01。
2.2.3數理統計法
運用統計學的相關知識和原理,對回收的問卷用SPSS19.0 統計軟件包和Excel2003軟件進行處理,根據研究的需要對部分調查內容進行了因子分析。
3結果與分析
心理學研究表明,能力的形成與智力、知識和技能有著密切聯系,一方面能力是以知識為基礎,智力為突破點,技能為關鍵而發展起來的,另一方面技能的掌握和表現又是以智力和知識為前提。綜合以往研究資料,體育教師的職業能力可以定義為:“體育教師在從事學校體育教育教學活動時所表現出的智力、知識和技能的綜合能力。”[2]根據研究需要將體育教師的職業能力分為教學能力、訓練能力、競賽組織與裁判能力、科研能力以及人際交往能力等5個方面。
由于對中學體育教師教學能力設計的觀測指標太多,為了簡化分析,需做降維處理,故進行因子分析。KMO統計量用于比較變量間簡單相關和偏相關系數。KMO的取值范圍在0和1之間。KMO值越接近于1,越適合做因子分析,KMO值小于0.5,不適合做因子分析,0.6以上不太適合,0.7以上一般,0.8以上適合,0.9以上非常適合。[3]體育教師的專業能力主要是指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教學操作能力、教學評價能力等方面。

表1 中學體育教師專業能力的自我評定
從表1中學體育教師專業能力的自我評定調查表的KMO和Bartlett的檢驗結果可以看出,取樣足夠度的Kaiser-Meyer-Olkin度量值為0.825,適合做因子分析的要求。Bartlett的球形度檢驗的結果是:近似卡方值是1194.997,自由度是435,這些變量之間的相關系數基本上都在0.5左右,而其對應的相關性檢驗Sig<0.01,這說明這些變量之間存在著較為顯著的相關性,從而說明具有進行因子分析的必要。中學體育教師專業能力的KMO取值0.825進一步印證了作因子分析的必要性。
通過表2看出,在沒有進行因子旋轉的情況下,系統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從教師專業能力調查表的30個因子中提取出9個虛擬公因子,這9個公因子的累積特征占總信息的69.386%,也就是說總體近70%的信息可以由這9個公共因子來解釋,可見公因子對變量方差的解釋效果可以接受,因此提取9個公因子。
通過表3可以看出,體育教師在體育課堂教學能力方面做的相對較好,體育教師在運用現代化教育手段開展課堂教學方面做的相對較差,74人認為只達到一般水平,占51.0%,體育教師還認為教學媒體及資源的利用方面做的不太好,達到70人,占48.3%,從而說明體育教師運用現代化教學的能力不強。隨著科技的進步,對中學體育教師運用現代化輔助工具進行教學的要求也相應的提高,從而促使他們需不斷學習,接受新思想,來滿足目前中學體育教學的需要。這種現象說明,中學體育教師的現代化教學能力亟待提高。

表2 體育教師教學能力調查表的因子分析

表3 體育教師教學能力的自我評定人數統計表(人)
從表4的數據統計可以看出,有69名中學體育教師認為自己的訓練手段與方法較好,占調查總人數的47.6%,17人認為非常好,占調查總人數的11.7%,58人認為一般,占調查總人數的40.0%,僅1人認為不太好,占調查總人數的0.7%;有63名中學體育教師,認為訓練體育特長生的能力,占調查總人數的43.4%,18人認為非常好,占調查總人數的12.4%,61人認為一般,占調查總人數的42.1%,3人認為不太好,占調查總人數的2.1%。從這些數據可以反映出,目前南充市中學體育教師具有較好的訓練能力,這可能與他們本身的職業性質有很大的關系,他們要肩負起教學和學校訓練隊的重任,訓練能力就成為中學體育教師的基本能力。總之,中學體育教師還需不間斷地進行學習,不斷地提高自身的訓練能力。

表4 體育教師訓練能力的自我評定人數統計表(人)
3.3.1中學體育教師能夠勝任裁判項目數的現狀分析
表5統計數據可以看出,在對調查的南充市中學體育教師群體中,有87名體育教師能勝任三項裁判工作,占總調查人數的38.7%,三項以上的占21.3%,兩項的占總人數的34.4%,一項的占總人數的5.6%。這種現象表明,目前南充市的中學體育教師隊伍,在裁判工作這一任務中是能夠滿足學校舉行各項體育運動會的。

表5 中學體育教師能夠勝任裁判項目數、年齡分析表
3.3.2中學體育教師裁判等級現狀分析
通過表6可以看出,南充市中學體育教師裁判等級,主要集中在國家一級、國家二級這兩個等級上,分別占總人數的46.2%、52.4%,而在這些教師中主要是年輕教師居多,國家級裁判僅有1人,占總人數的0.7%。這種現象說明,目前具有國家一級和二級裁判證書的體育教師,能夠滿足中學體育運動會開展的需求,中學體育教師裁判等級結構相對合理。

表6 中學體育教師裁判等級、年齡分析表
通過表7可知,在所調查的145名中學體育教師中,自參加工作以來,僅6人參加過國家級課題研究,占總人數的4.1%, 7人參加省級課題,占總人數的4.8%,24人參加市級課題,占總人數的16.6%,有82人沒有參加過課題研究,占總人數的56.6%。統計結果反映出,目前南充市中學體育教師不太重視科研能力,非常不利于中學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這就需要體育教師重新改變對科研的認識,更加積極主動的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去,從而促進他們的職業發展,提高科研水平。

表7 南充市中學體育教師參加課題情況
從表8可以看出,在了解學生、平等與學生進行溝通方面,有40%的老師認為一般,而有34.5%的老師認為不太好;在與同事的合作交流中,有高達42.1%的老師認為一般,而有30.3%的老師認為不太好;與家長進行有效溝通,共同促進學生健康發展,認為做的非常好的有17人,占調查總人數的11.7%,比較好的有16人,占調查總人數的11.0%,一般的有49人,占調查總人數的33.8%,不太好的有55人,占調查總人數37.9%,非常不好的有8人,占調查總人數的5.6%。通過以上這些數據,從總體上反映出大部分中學體育教師的在與學生、同事和家長的溝通、交流方面做的相對較差。作為一名合格的體育教師,不僅要與學生保持良好的交流和溝通,還需與同事、家長以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關系,這樣更有利于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
4結論與建議
1.對南充市中學體育教師專業能力構成進行因子分析得到,中學體育教師的專業能力的自我評定調查表中的能力可以分為體育課堂教學能力因子、現代教學方法的應用能力因子、注意練習強度能力因子等九項,創編教學內容能力、確定教學目標能力、教學評價能力、教學方法能力方面做的相對較好,而現代教學方法應用的能力是目前南充市中學體育教師亟待進行提高的。
2.南充市中學體育教師訓練能力相對較好,表現為訓練方法手段及訓練特長生的能力較強。中學體育教師的競賽組織與裁判能力較高,基本上能夠滿足目前南充市中學體育各項活動的開展。
3.南充市中學體育教師科研能力及人際交往能力相對較
弱,主要表現為大多數教師沒有參加過任何級別課題的研究工作,而且參與課題的級別相對較低;在人際交往中體育教師與學生、同事、家長的交流和溝通較少。

表8 體育教師人際交往能力的自我評定人數統計表(人)
1.教育主管部門應注重加強對中學體育教師自身職業能力的提高,注重其自身素質發展的培養,轉變學校主管領導的思想觀念,在素質教育階段,在新課標的背景下,著力提高學校體育教育教學的重要性,加強中學體育師資隊伍的建設。
2.學校加強對中學體育教師的管理,改變傳統管理模式,向多樣化、自主化管理體制轉變,以便于發揮中學體育教師自身的職業優勢。
3.加強中學體育教師的職后培訓,鼓勵中學體育教師進修繼續教育,提高體育教師隊伍運用現代教學方法的能力、一定的科研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特別是與學生和家長交流溝通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張波.中學體育教師能力需求現狀與體育教育專業培養對策的研究[D].西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2]趙華恩.體育教師的職業能力及培養模式[J].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08:17-18.
[3]羅炯,鄭兵,等.SPSS統計分析與決策[M].原子能出版社,2009.
[4]李健, 譚剛,等. 中學體育教師課堂教學行為的理論構建[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05, 28 (7): 962-964.
[5]李洋洋, 王曉春. 新課改背景下初中體育教師職業能力認同情況的調查研究[J]. 沈陽體育學院學報, 2007, 26(1): 80-82, 91.
[6]王美紅, 巖松. 中學體育教師科研能力缺失的社會學分析[J]. 沈陽體育學院學報, 2010, 12(1): 101-103.
[7]張少鑫. 上海市松江區小學體育教師職業能力現狀分析及提升策略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 2013.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637000, Sichuan, China.
Wang Yongan, Liu Pei
摘要:職業能力是體育教師從事體育教育教學必備的要求,中學體育教師職業能力關系到我國中學體育教育教學事業的整體水平。運用文獻資料、專家訪談、數理統計等研究方法,在新課標這一視角下,對南充市中學體育教師基本情況、職業能力現狀進行剖析,旨在促進我國中學體育教師職業能力的不斷提高。
關鍵詞:新課標;中學體育教師;職業能力
Abstract:Vocational ability is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 of P.E. teachers in sports teaching and education. Middle school P.E. teachers’ vocational ability has significance on the whole level of middle school P.E. teaching cause in China. With methods of literature, expert-interview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the paper analyzes the basic condition of P.E. teachers in middle schools of Nanchong and the situation of their vocational ability with the intention to constantly improve the vocational ability of P.E. teachers in middle schools of China.
Key words:new curriculum standard; middle school P.E. teachers; vocational ability
doi:10.3969/ j.issn.1005-0256.2016.02.015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256(2016)02-0034-4
作者簡介:第一王永安(1979-),男,副教授,碩士,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學校體育學。
基金項目:南充市社科規劃項目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NC2013C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