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云
(南京理工大學,江蘇 南京 210094)
?
國內實驗動物倫理研究綜述
王向云
(南京理工大學,江蘇 南京 210094)
摘要:生命倫理學包含的主要內容之一就是實驗動物倫理問題。近年來,實驗動物的倫理問題已經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但是我國實驗動物倫理研究發展比較遲緩,大多數學者還多停留在西方動物倫理思想的簡單分析上。本綜述首先總結了目前倫理學界動物實驗倫理涉及的幾個重要的熱點概念;其次總結了目前倫理學界關于實驗動物倫理存在的三大觀點,并給出了筆者自己的立場。然后將“3R”原則作為單獨的第三個部分來進行總結,因為“3R”原則由國外傳入,現在流行于我國科技倫理學界,它是一種解決動物實驗操作者和動物保護者之間的可行的折衷主義方案。
關鍵詞:實驗動物;動物倫理;研究綜述
1實驗動物倫理的相關概念
1.1動物實驗和實驗動物
洪衛文和蘇國強在其發表的文章“小鼠模型在大腸癌研究中的應用進展”中對什么是“動物實驗”做了闡釋。主要內容:動物實驗發生于實驗室;它是進行科研活動的過程;主要有兩大目的,一是獲取醫學和生物學等方面的新的知識,二是進行科學研究;而使用一定的儀器或者方法則必然充當了中介的功能。總之,“動物實驗”是指由有專業素養和專業科研能力的實驗者在實驗室內依據一定的途徑去獲取新知識或者進行科學研究的一種過程。
由“動物實驗”引出本文的核心詞之一“實驗動物”。在《實驗動物管理條例》中對”實驗動物”有明確界定:實驗動物是指經人工培育、遺傳背景明確或來源清楚,對其質量實行控制、用于科學實驗及產品生產的動物。
在科技倫理學范疇內,“實驗動物倫理”主要表達的思想是指由于人道主義,用生命倫理準則來規范動物實驗,從而減少“實驗動物”的傷害。我國對于實驗動物倫理的關注始于2000年左右,并首次將動物福利納入法律條文。
1.2動物福利
關于“動物福利”的概念,國內外有很多種解釋。國際上通行“5項基本福利”原則,即不讓動物承受饑渴、困頓、病痛、精神之苦,并且享有相對充分自由。
2與實驗動物倫理相關的三大觀點
在科技倫理學界,關于“實驗動物倫理研究”,存在三大觀點,均源自西方,并沒有我們自身完全獨立的觀點,目前只是用自己的論據對國際上這三大主流觀點表達自己的看法。一種是“人類中心論”;一種是“動物權利論”。還有一種是“動物福利論”。
2.1人類中心論
人類中心主義者認為動物和人類是兩種不同的物質存在,動物不能和人類擁有相同的權利。即使我們把平等權利賦予動物,動物也無從感知。人也不可能真正知道動物的真實想法。目前學界支持人類中心主義的論據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動物實驗對人類和動物都會產生有益作用。
雖然人類進行動物實驗的最初動因是為了人類自身,但動物也可以成為很大的受益者。人類利用實驗動物來進行動物實驗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動物的優化和發育;與此同時,人類的發展和進步同樣也需要動物實驗。以H7N9為例,當病毒侵擾動物而危及人類生命健康時,國家投入了大量的資金進行動物實驗,研究出的藥品也可以使動物免受病毒的侵害。這樣不僅消滅和控制了病毒,還使得人和動物和諧相處。
第二,許多不同領域的教學都離不開動物實驗。如醫學院的解剖學、生物院系的解剖課程教學、畜牧學的日常教學以及一些日常的科普教學等,都需要利用動物實驗進行實際操作。
第三,人類的吃穿住行和動物息息相關,停止動物實驗,將阻礙人類的進步。
2.2動物權利論
國內對動物倫理研究較多的是中國社科院的楊通進博士,他指出我們必須深入探討“動物是否擁有權利”這一疑問;中國社科院的邱仁宗教授指出一個群體脆弱是指他們沒有能力來維護自己的利益,但并不意味著他們沒有合理和合法的權利,這就要去善待動物。中國環境管理干部學院的王廷偉老師撰文闡述了動物權利問題,并且把動物權利思想觀念分為三種理論形態:古代樸素動物權利思想、近代動物權利思想、現代動物權利思想。
綜合科技倫理學界發表的文章,總體上有五大論據支持著動物權利論者。
第一,動物和人類享有平等的權利。人類應該將倫理范圍擴大,使動物也成為受益者。這里的“平等”并不是絕對意義上的平等,而是要把二者的利益看得一樣重要。
第二,動物是生態平衡中的重要因素,保護動物就是在保護人類自己。
第三,盡管有些動物實驗成功了,但是并不都是對人類有益的。因為動物和人類畢竟在內部結構和體型特征方面都有極大的差異。
第四,動物實驗一大缺陷就是不穩定性,有可能會誤導研究方向、浪費時間和資源,甚至增加動物痛苦。
第五,人類不應該將自己應承擔的風險轉嫁于動物。病人可以對新藥說“不”,而動物卻沒有拒絕的“能力”。
2.3動物福利論
我國在2000年左右首次將“動物福利”納入法律條文。香山科學會議于2002年4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召開了以“我國生命科學研究中的倫理問題”為主題的第180次學術討論會,朱作言院士、許智宏院士等出席,會議設立了“實驗動物福利與倫理”專題,這是我國第一次以動物福利和倫理為主題的國際會議。2003年9月的第四屆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利用高新科學技術國際研討會的主題是“實驗動物福利與資源多樣性”。而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的金玫蕾女士長期致力于“動物倫理學與實驗動物福利”問題的研究。
在我國倫理學界,動物福利的主要內容和國際上通行的“五項基本原則”傳達的主要思想是相一致的。
就實驗動物倫理而言,動物福利論是筆者本人贊同的觀點。
第一,動物福利論也不等同于人類中心主義。人類中心主義認為動物無福利可言,認為對動物進行福利投入有礙于經濟的發展。人類中心主義和動物權利論是完全對立的兩種觀點。
第二,動物福利并不等同于動物權利。動物權利論強調的是人和動物的絕對完全的平等。所以動物權利論禁止人類的一切利用、使用動物的行為。
第三,動物福利論算是一種比較折衷的觀點。他們認為友善對待動物不等于絕對平等,期待人類給予動物更多保護。
3支撐“動物福利論”的“3R原則”
上文提到的致力于“動物倫理學與實驗動物福利”相關課題的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的金玫蕾指出:“3R”概念的傳入,目前我國的生命科學研究領域正在大力倡導。而《中國日報》2014年4月15日的一則新聞報道中,國家藥監局的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國將出臺和動物實驗相關的修訂版法規,改善實驗動物的生存條件,并將以“3R”原則為指導。
“3R”原則的傳人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一種可行性的折衷主義方案。“3R”原則更是我國倫理學界目前倡導的主流原則。“3R”原則是動物福利的一種具體的實施方法。據研究人員調查,目前“3R”原則應用的范圍主要集中在涉及人類健康的制藥和藥品質量的檢驗。學界關于何為“3R”原則以及“3R”原則的應用沒有爭議,可以說大家達成了共識。
所謂“3R”原則,分別是減量(Reduction)原則、優化(Refinement)原則、替代(Replacement)原則。
減量原則是指通過科學的實驗設計,在保證實驗數據可以有效獲得和進行數學統計的前提下使用盡可能少的實驗動物,避免不合理的統計辦法和實驗方案,提高實驗動物的使用率。
優化原則是指參與研究員、動物飼養員、動物實驗操作者等動物操作人員應接受相關培訓、自身具備嫻熟的實驗技能,從而最大程度減輕動物痛苦。需要結束動物生命時,采取安樂死。
替代原則是指制定方案,盡量避免活體操作。比如說,如果可以通過計算機構建程序和模型解決問題,就不要使用活體動物;能使用低等實驗動物(鼠、兔等),就不使用高級靈長類動物做實驗。
結語:中國生命倫理學研究的八大熱點問題之一就是動物倫理,實驗動物倫理便自然成為了需要研究的熱點和重點。我國對實驗動物倫理的關注始于2000年左右。科技倫理學界的很多研究者致力于實驗動物倫理的研究。圍繞他們研究的幾個核心詞匯便是“實驗動物”、“動物實驗”、“動物實驗倫理”、“動物福利”等。這些專業詞匯的概念闡述長期以來已經形成了較為一致的觀點。除去這些核心詞匯,便是不同的派別之爭了,學界總共有三大派別(人類中心論、動物權利論、動物福利論),但是這些觀點都是圍繞西方傳入的觀點展開的,并不是自身獨立的觀點。目前更多的人接受動物福利論。而動物福利論如何沖破重重阻礙,順利開展下去,絕對少不了由國外傳入的“3R”原則。該原則的傳入為解決存在的問題提供了一種可行性的折衷主義方案。
參考文獻:
[1]王學川.現代科技倫理學[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2]鄒議萱.基于動物虐殺的倫理研究[D].云南財經大學,2012.
[3]花茜.動物福利倫理思想研究[D].南京農業大學,2009.
[4]黃山.許暢.實驗動物倫理研究進展[J].醫學綜述,2015.
[5]陳潔.喻婷.劉武.對我國科學研究中實驗動物倫理問題的思考[J].農業科技管理,2014.
[6]金玫蕾.我國實驗動物科學帶來的動物倫理及福利問題[J].生命科學,2012.
[7]楊國輝.惲時峰.生命倫理學中實驗動物倫理問題的思考[J].中國比較醫學雜志,2010.
[8]洪衛文.蘇國強.小鼠模型在大腸癌研究中的應用進展[J].醫學綜述,2010.
[9]寧磊.吳祥林.實驗動物福利與“3R”原則[J].微生物學免疫學進展,2006.
中圖分類號:R-3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1602(2016)06-0286-02
作者簡介:王向云(1991-),女,山西高平人,現就讀于南京理工大學公共事務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研究部科技哲學專業,研究生,師從導師謝敏,研究方向:科技企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