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莉莎(吉林省龍井市第四中學 133400)
?
新課改下初中數學教學改革初探
徐莉莎
(吉林省龍井市第四中學133400)
摘要:新課程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推動了初中數學教學的發展,但是在發展中的初中數學教學仍然存在層出不窮的問題,這些問題影響著初中數學教學的發展與質量,所以,教師要在新課程背景下,逐漸展開教學方法,完善創新舉措,進一步轉變初中數學的教學理念。本文舉出了當今初中數學教學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并根據相應的問題提出了對應的改革建議,為我國的數學教育貢獻微薄的力量。
關鍵詞:新課改 初中數學 教學改革
新課改的發展逐漸改變了初中數學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方法,相比于傳統的教學方法和理念,現今的教學理念與方法更能夠為學生提供清晰的學習目標與教學方式。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從傳統的知識傳播者逐漸轉變為能夠影響學生身心發展與綜合素質的良師益友,教師與學生共同接受新的理論知識,共同進行實踐能力的培養,最終實現師生共同進步。
新課程在發展的過程中,我國的教育工作也隨之獲得了進一步的發展,這對我國的教育工作者來說是一項具有重大意義的舉措與經歷。新課程明確了教學思想,提出了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應該堅持的原則以及應該實現的教學任務。隨著教育事業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人們對于教育理念的認識也越來越深,教育工作者們更加注意提升教學工作中的教學質量與總體品質。而教育問題的出現,主要是因為傳統的教育理念不能夠滿足現代教育的要求,學生教育培養目標與實際教學相背而馳,所以教師的教學理念必須要進行轉換,教學方式也要注意進行優化改革。
1.學生學習數學的方式缺乏科學的研究與指導.
初中數學的學習對于學生來說尤為重要,這決定著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及發展,只有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與較高的實踐能力,才能夠接受更加復雜的高等數學教育。但是在實際教學當中,課程任務、學校整體環境以及主觀理念等因素都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質量,教師對于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不予重視,也忽視進一步的學習方式指導與改進工作,學生最終產生厭學心理,降低整體的教學效果和學習效率。
2.初中數學教學中重點和難點難以把握.
我國現階段的數學教學中,教師普遍側重于學生對于基本知識的積累與掌握,所以,多數學生的數學整體理論水平都是比較高的。問題在于學生雖然能夠切切實實的掌握理論知識,但是在運用和創新上就顯得略差一籌,學生欠缺數學學習中應有的舉一反三能力以及發散思維,這就是學生數學學習面臨的困難。造成這種形勢的原因,主要是數學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忽視了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沒有將培養學生數學實踐能力視為重點,最終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循規蹈矩,止步不前,成為學生數學學習道路的絆腳石。
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逐漸影響了市場對于人才的需求,當今人才除了需要具備基本的專業知識之外,市場經濟環境對具備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人才有更大的需求,對于人才的分析、解決問題能力更加的重視。新課改就是要摒棄傳統教學方法與理念,用全新的教學手段培養出更加適合社會發展的全能性人才。
1.初中數學教學應以學生為教學主體。
新課改下的初中數學教學,與傳統教學方式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要教師適應自身的教學角色轉換。在新課程教學的理念中,教師首先要學會科學合理的安排課程教學,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為學生提供舒適愉悅的課堂學習氛圍,這樣學生才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逐漸開展數學學習,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數學知識創造實踐能力。
2.結合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數學教學不是簡單的數學理論學習,教師還要利用生活中出現的實際問題為學生提供分析解決的辦法。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還可以改善學生實踐動手能力低下的問題,數學課堂的氛圍也會隨著生活實例的引入而變得越加活潑,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收獲知識,逐漸感受知識學習的樂趣。例如,代數式定義在講解時就可以引入生活中的事例,假如一只鉛筆定價為y元,那么五支鉛筆就是5y元,十只鉛筆就是10y元,學生可以更快了解代數式的定義,然后在進行方程的講解。教師也可以把生活中不同的物體帶到課堂上來為學生講解視圖問題,學生可以更加直接具體地感受視圖的學習內容,有效提升課堂上的氛圍。在實際教學當中,這樣的教學方法會給學生留下更加直接深刻的印象,便于學生的知識掌握,也有利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進行運用。
結語:新課改大背景之下的數學改革,不僅要求教師革新自身的教學觀念,還要不斷地進行教學方法的更新與鉆研。初中數學教學的發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僅影響著我國人才的質量,同時也影響著我國數學教育的發展,所以數學教育工作者們要充分重視數學教學的改革工作,提升數學教學的質量,為我國的數學教育事業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林巧燕.課程改革后的初中數學教學研究[I].科技資訊,2006,(6).
[2]崔軍.淺談在新課程背景下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策略[I].數學學習與研究,2011,(6).